李向宏
(陕西省种子管理站,陕西西安 710021)
随着耕地面积的刚性减少,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途径,一是稳定作物播种面积,二是提高作物单产。种子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在农业生产中种子的科技贡献份额占40%以上,实施良种补贴对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和更新换代步伐,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发挥良种的优良种性和内在品质。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以来,各级种子管理部门以高产和优质专用为主攻方向,加快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审定和推广工作。通过建立示范方、样板田,组织群众实地看、现场比,提高农民使用新品种的积极性;每年组织品种观摩会,认真考察和总结品种表现,并结合各地生产实际,提出品种布局指导意见,引导农作物品种合理布局;实行品种强制退出机制,公布停止使用一大批品种混杂、种性退化、抗性减弱的农作物品种,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
通过几年的努力,一大批优质高产品种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明显加快。小麦品种应用数量由2004年以前的近百个下降到2008年的50多个。以小偃22号、西农979、西农889、武农148等为代表的优质高产品种在全省种植近千万亩;以郑单958、浚单20号、豫玉22号、沈单10号、登海9号、中科11号、正大12号、新户单4号、中单9409等为主的青贮、高淀粉、高油、高产稳产玉米品种在主产区大量应用,确保了小麦、玉米的丰产丰收。同时,水稻、棉花、油菜等品种的更换步伐也较项目实施前有所提高,双低油菜和抗虫棉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这些品种的推广应用,为我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农作物品种的区域化布局,提高了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种子是实施良种补贴的基础,只有生产出了数量足、质量优的种子,才能保障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随着良种补贴项目的深入实施,对良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了我省种子产业的发展。
2.1 培养出了一批专业化种子企业。培养了陕西大唐种业有限公司、杨凌新西北种业有限公司、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鑫丰种业有限公司、宝鸡秦丰种业有限公司、扶风县种子公司、国营华阴农场种子公司等年小麦种子产销量达500万公斤的种子企业十余家;陕西秦龙绿色种业有限公司、陕西兴民种业有限公司、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等拥有自主品种或稳定的制种基地的玉米种子生产销售企业;陕西三北华农种业有限公司、陕西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等油菜专业化公司。
2.2 种子基地得到长足发展。项目实施以来,我省种子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基地面积得到稳定发展,种子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小麦种子基地面积由项目实施前的不足10万亩发展到2008年的84.9万亩。油菜制种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生产的良种不但满足省内生产用种,80%的种子还销往外省。
2.3 企业实力稳步提高。通过参与良种补贴项目,企业种子销量大幅度增加,实力逐步壮大,竞争力日益增强。就小麦种子一项而言,种子年供应量由项目实施前的不足千万公斤提高到2008年的1.4亿公斤。据统计,陕西实施小麦良种补贴五年来,种子供应总量为6亿多公斤,按照每公斤0.2元的净利润计算,全省种子企业累计可获利1.2亿元。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各企业在加大种子加工储藏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自己供种网络的建设,基本做到了县有加工区、乡有配送站、村有供种点,形成了完整的良种供应体系,为良种补贴项目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保证。
2.4 形成了良性竞争机制。通过招标定价,签订供种合同,开展经常性的种子市场检查,稳定了种子市场秩序和种子价格,形成了良性竞争机制。
良种良法的配套应用是充分发挥品种自身优势,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为了确保良种统供各项实用技术落实到位,我省在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工作中,从统一包衣、统一提供栽培技术要点入手,狠抓技术工作的落实。为了确保包衣质量,针对各地病虫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种衣剂剂型向供种企业推介。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的实际,制定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明确最佳播期、最佳播量和生长期间的管理措施,在种子销售时分发给农户。成立由种子、栽培、植保、土肥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结合项目实施,建立栽培技术样板田、示范方进行指导和培训,引导农户科学种田。
在良种补贴的带动下,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农业综合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和落实。据统计,仅包衣技术一项,小麦种子包衣率就由项目前不到20%发展到现在的70%以上,玉米由项目前的50%发展到现在的80%,棉花种子包衣率也较项目实施前有了大幅提升,为有效防治地下害虫,确保一播全苗,提高播种质量作出了显著贡献。
种子质量是农业增产的前提。在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工作中,要求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和供种企业切实把好种子质量关。每年在种子销售过程中,农业部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西安)对全省种子质量抽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市县两级的种子质量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按照省农业厅要求每年抽检玉米、小麦种子样品各100多份,水稻、棉花、油菜种子样品不少于10份,对检测不合格种子依照有关法规进行查处,有效地防止了假劣种子用于农业生产。要求所销售的种子必须精选加工,规范包装标签,做到直接向农民销售的种子不加工不销售,无标签不销售,不包装不销售,不包衣不销售,并建立健全完善种子经营档案,使供应到户的种子来源有据可查。完善种子质量管理制度。要求所供种子必须坚持“先检后收,先检后调,先检后供”原则,并实行“谁检测谁签字,谁负责”的种子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种子质量。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管,坚决打击销售假劣种子的坑农不法行为,杜绝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
通过良种补贴的带动,我省农业生产不断向优势产区集中,同一品种连片种植,整齐度高,混杂小,成为加工企业稳定的原料基地,提高了我省农业产业化水平。据统计,我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由补贴前的100多万亩增加到现在的800多万亩。部分项目县农业部门通过积极推行“农户+种子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的订单农业生产模式,种子企业或乡村政府组织农民与陕西老牛面粉厂、陕西西瑞集团和西安群众面粉厂等多家粮食加工和食品加工企业签订优质小麦定单生产合同200多万亩,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促进了全省粮食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