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遇哲
根治择校费出路在教育资源均衡
◎/张遇哲
近日,教育部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教育部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提出各地要力争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这是教育部官方首次明确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时间表。
近年来,初中和小学择校现象越来越普遍,而择校费也是越收越高且屡禁不止,已经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公,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此次,教育部公开表示五年内治理好择校乱收费问题,无异于向全社会立下一份军令状。这种自我加压的精神,也让我们对彻底根治择校费多了一份期待。
择校费之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折射出其背后有坚实的生存土壤。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重点学校制度,从师资、经费乃至生源,各级政府对重点学校都给予了极大政策倾斜,从而导致不同学校在教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正是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催生了择校的利益驱动,上演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默契游戏。从地区差异来看,东部辽宁省高考入学率可以达到西部云南省的两倍;从城乡差别来讲,目前中国30%的城市孩子占有70%国家配置的优质资源。在教育条件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名校、重点学校的“洼地效应”,自然吸引了更多的求学诉求。当强烈的择校意愿被导入交钱择校的唯一通道后,择校费成为通向优质教育资源的“绿卡”,再多的禁令也只是拳头打在棉花上。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择校费的真正可怕之处,不是违背程序正义,带来权力寻租,而是粗暴地践踏了教育公平,形成“强校越强、弱校越弱”的马太效应。一方面,好学校通过择校费增强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师资力量;另一方面,薄弱学校生源大量流失,教师纷纷跳槽,进一步失去竞争力。《人民日报》近期的一则报道,就提供了有力的注脚:山西永济市城镇学校人满为患,不少农村学校却成为空巢,投资数十万的教学楼变成猪圈。管中窥豹,透过这个有些极端的个例,我们可以预料到择校费乱象引发的恶性循环。
早在2003年,国家就正式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的理念。择校费乱象表明,我们距离真正的教育均衡相去甚远。究其根源,主要有两点。一是经济利益驱动。择校的存在,既补贴了学校的收入,又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还给一些人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好处,正是在这种重重利益交织下,本应推动教育均衡化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对上级的三令五申存在抵触情绪,缺乏根治择校费的足够动力,导致教育资源均衡化步履维艰。二是政绩工程作祟。一些领导干部的重点学校情结根深蒂固,并没有真正把教育公平植入意识深处,而是喜欢用某些名校光鲜的教学成绩为自己脸上贴金。当“状元之乡”“最牛班级”等光环,成为地方政府标榜政绩的道具,相关部门自然更愿意为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锦上添花,而不是给薄弱学校雪中送炭。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治理好择校乱收费,措辞严厉的专项治理只是“斩草”之策,关键是从根本上铲除其赖以生存的“根脉”。倘若把均衡教育资源与地方官员的问责制挂钩,促使地方政府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及教育质量差距,则择校狂热可遏,教育公平可期。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委老干部局)
(责任编辑 黄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