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季铵化分离材料对Pu(Ⅳ)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2010-01-26 01:33李辉波叶国安王孝荣林灿生刘占元赵兴红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硅基吸附平衡烷基化

李辉波,叶国安,王孝荣,林灿生,苏 哲,刘占元,赵兴红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放射化学研究所,北京 102413

离子交换法在放射性微量元素分离提取中应用较为广泛,其应用的主要优点有:(1) 分离高效性和良好选择性;(2) 设备及操作简单;(3) 能使废物最少化。目前,离子交换材料通常以有机聚合物为骨架[1-2],其刚性结构和耐辐照性差,限制了其在放射性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硅胶作为分离材料有其突出的优点,尤其是机械强度高、辐照稳定性好,但只有单一的羟基功能团,而且不同类型的硅胶产品性能差别较大。季铵盐萃取剂在硝酸体系中对钚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辐照稳定性好,已在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中用于分离和测定钚,其缺点是在有机相容易形成三相和乳化,使分相困难。本工作拟结合离子交换法、硅胶和季铵盐萃取剂的优点,将合成的硅基季铵化分离材料用于吸附硝酸溶液中的微量钚,并对其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进行研究[3-6]。

1 试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硅基季铵化分离材料(简称SiR4N),粒度0.015~0.025 cm,交换容量为0.46 mmol/g,自制;氢氧化钠溶液、浓硝酸、二甲苯等试剂均为分析纯。BT01-YZ1515型蠕动泵,天津市协达电子有限公司;KSY-12-12型箱式高温炉,天津中一有限公司;LS-6000LL型液体闪烁谱仪,美国Bechman公司。

1.2 硅基季铵化分离材料的合成

合成路线如下:

R1 、R2、R3=C8H17

称取5 g硅胶放入反应器,在室温下,加入二甲苯并搅拌混合15 min,再加入过量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恒温80 ℃搅拌回流反应6 h,然后用丙酮洗涤并烘干,得到含氯甲基的硅胶烷基化中间体。称取4 g硅胶烷基化中间体,加入二氧六环浸泡24 h,然后加入过量三辛基叔胺,室温下搅拌反应48 h,并依次用二氧六环、2 mol/L NaOH溶液洗涤,最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无氯离子,50 ℃减压干燥48 h,获得硅基季铵化分离材料。

1.3 试验方法

称取0.1 g已预处理的SiR4N于10 mL离心管中,加入2 mL相应浓度的硝酸溶液浸泡24 h,然后加入微量Pu(Ⅳ)(质量浓度为100 mg/L)进行恒温静态吸附至平衡,每隔一定时间取上清液,采用液体闪烁谱仪测定Pu(Ⅳ)的含量,按(1)式计算分配系数Kd、吸附率E、静态平衡吸附量Qe和分配比D:

(1)

2 结果和讨论

2.1 SiR4N合成过程中产物的红外分析

图1为硅胶合成前后产物的红外光谱图。谱图对比结果显示,硅胶表面经过烷基化反应后,在670 cm-1出现了C-Cl特征伸缩振动峰,同时在2 940 cm-1和1 420 cm-1左右出现了-CH3伸缩振动吸收峰和C-H弯曲振动吸收峰,表明产物为含氯甲基的硅胶烷基化中间体。经过季铵化反应后,670 cm-1处的C-Cl振动伸缩峰消失,在2 960、2 930、2 860 cm-1左右分别出现C-N+、对称和非对称C-H伸缩振动吸收峰,上述结果表明硅胶表面已成功地进行了季铵化功能修饰。合成的SiR4N分离材料可能结构示于图2。

2.2 吸附平衡时间对吸附Pu(Ⅳ)的影响

吸附体系为4 mol/L硝酸溶液,恒温(30±2) ℃下进行静态吸附,其它方法同1.3节,按(1)式计算吸附率E。SiR4N吸附平衡曲线示于图3。由图3可知,吸附2 h后,SiR4N对微量Pu(Ⅳ)的吸附基本达到静态吸附平衡。

图1 合成过程中产物的红外光谱图Fig.1 IR spectra of as-synthesized silica gel1——原始硅胶(As-synthesized silica gel),2——硅胶烷基化产物(Silanized silica gel),3——季铵化产物(Silica-based quaternary ammonium material)

图2 SiR4N的可能结构Fig.2 Structure of SiR4N

图3 SiR4N吸附平衡曲线Fig.3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urve for Pu(Ⅳ)on SiR4Nθ=(30±2) ℃,c(HNO3)=4 mol/L

2.3 H+及浓度对吸附Pu(Ⅳ)的影响

图4 H+和浓度对SiR4N吸附Pu(Ⅳ)的影响Fig.4 Effect of H+ and N concentration on adsorption Pu(Ⅳ)θ=(30±2) ℃1——H+;

2.4 吸附等温线

图5为SiR4N对Pu(Ⅳ)的吸附等温线。由图5可知,当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平衡吸附量几乎不变化,即吸附达到饱和。通过计算可得,在4 mol/L硝酸溶液中,SiR4N吸附Pu(Ⅳ)的饱和容量为0.25 mmol/g。

图5 Pu(Ⅳ)在SiR4N上的吸附等温线Fig.5 Adsorption isotherm of Pu(Ⅳ)on SiR4N

Langmuir吸附等温式[7]:

(2)

式中,F,表面覆盖率;b,为吸附平衡常数(也称吸附系数);p,气体分压。对于液-固吸附体系,式(2)以浓度c代替气体分压p,同时覆盖率F用平衡吸附量Qe表达,故:

(3)

式中,Qm,饱和吸附量;Qe,平衡吸附量。因此Langmuir等温式可写成:

(4)

将(4)式写成直线方程形式:

(5)

以1/Qe为纵坐标、1/ce为横坐标作图示于图6。由图6可知,当Pu(Ⅳ)吸附浓度较低时,吸附量与吸附浓度成正比,在等温线上得到一条直线,当吸附浓度足够大,吸附达到饱和状态,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在等温线上表现为水平线段。以上现象说明Pu(Ⅳ)在SiR4N上的吸附基本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属于单分子层吸附。

图6 Langmuir吸附等温线Fig.6 Langmuir fitting line

2.5 Pu(Ⅳ)在SiR4N上的吸附热

吸附热的数值范围可根据Clausius-Clapeyron方程作图来确定[7],其积分形式如下:

(6)

式中,C′为常数。以lnKd对1/T作图可拟合出一条直线示于图7。直线斜率即为-ΔH/R,由斜率可计算出吸附热ΔH=-7.23 kJ/mol,说明此吸附反应为放热过程。

图7 Pu(Ⅳ)在SiR4N上的吸附热Fig.7 Adsorption heat of Pu(Ⅳ)on SiR4N

2.6 吸附机理探讨

为了探讨SiR4N在硝酸溶液中对Pu(Ⅳ)的吸附机理,假设SiR4N在硝酸溶液中对Pu(Ⅳ)的吸附存在如下反应[3,8]:

lgD=lgK+xlgn(SiR4N+)

(7)

式中,K,吸附平衡常数;D,分配比;x,配位比;n(SiR4N+),树脂功能基含量(以树脂含氮量计量,mmol)。

称取5份不同量的SiR4N,吸附体系为4 mol/L硝酸溶液,恒温(30±2) ℃下进行静态吸附至平衡,其它方法同1.3节,分别测定其吸附平衡时溶液中钚浓度ce,并计算其分配比D,以lgD为纵坐标,lgn(SiR4N+)为横坐标作图,得一直线示于图8。拟合方程式为:lgD=3.43+1.74lgn(SiR4N+),由直线斜率可得x=1.74,其值接近于2,由此可推测认为SiR4N主要吸附的是[Pu(NO3)6]2-络合阴离子。

图8 lg D与lg n(SiR4N+)关系曲线Fig.8 Relationship of lg D and lg n(SiR4N+)

3 小 结

通过研究在硝酸溶液中SiR4N对微量Pu(Ⅳ)的吸附行为可得出如下结论:

(1) SiR4N对微量Pu(Ⅳ)的吸附基本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为放热过程,静态吸附饱和容量为0.25 mmol/g。

(2) 在硝酸溶液中,吸附分配比D与树脂功能基团SiR4N+的关系式为:lgD=3.43+1.74lgn(SiR4N+),其配位比接近于2,由此可推测SiR4N树脂在硝酸溶液体系主要吸附的是[Pu(NO3)6]2-。

[1] 孙素元.萃取色层及其在放射化学中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1979(4): 112-131.

[2] 钱庭宝,刘维琳.离子交换树脂应用手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96-142.

[3] 罗文宗,张文青.钚的分析化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1:68-72.

[4] Choi S H, Hwang Y M, Ryoo J J,et a1. Surface Grafting of Glycidyl Methacrylate on Silica Gel and Polyethylene Beads[J]. Electrophoresis, 2003, 18(24): 3 181-3 186.

[5] Arai T, Sabharwal K N, Wei Y Z, et a1. Studies on the Adsorption of Uranium and Fission Product Elements From Nitric Acid Medium by Novel Silica-Based Polyvinylpyridine Anion Exchange Resin[J]. J Nucl Sci Technol, 2002, (Suppl 3): 882-885.

[6] Nogueira R, Lubda D. Silica-Based Monolithic Columns With Mixed-Mode Reversed-Phase/Weak Anion-Exchange Selectivity Principle for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 J Sep Sci, 2006, 29(7): 966-978.

[7] 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物理化学[M].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 高宏成,王文清.钚(Ⅳ)-硝酸根络合常数测定[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1(4):500-503.

猜你喜欢
硅基吸附平衡烷基化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五氯苯酚吸附行为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KBR固体酸烷基化技术(K-SAAT)
基于硅基液晶拼接的高对比度动态星模拟器光学系统
硅基互联时代文化在商业空间景观设计中的构建
KBR公司K-SAAT固体酸烷基化技术首次授让
硅基光电子学的最新进展
7-O-羧烷基化白杨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
多组分气体吸附平衡预测的探究
偏二甲肼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研究
一种硅基导电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