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

2010-01-25 01:56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10期
关键词:电算化实训岗位

茹 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之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的“职”字明确了人才教育模式中的职业性。何以体现“职业性”?必须要加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教学的行为模式,从理论教学转变为实践教学,从封闭式教学上升为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教学。会计人才不是“念”出来的,是“炼”出来的,没有实践的演练与体验,就不会成长。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从学生的本位角度出发,分析学生对知识、能力、素养的需求,构建适合学生文化水平与能力的课程教学模式。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技术性与操作性强的课程,注重对会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能力,决定了其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因此,深化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紧跟社会化发展需求,寻找一条符合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之路。

一、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时间少且时间安排不合理

目前,部分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重视传统手工会计的教学,会计电算化课程所占比例几乎不到15%,不少院校会计专业仅设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一般在70个学时左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与简单操作,远远达不到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熟练掌握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具备系统管理员与操作员的岗位技能。

(二)缺乏系统、实用的模拟实训教材

会计电算化教学虽然以操作为重,但不仅仅是一套财务软件的使用,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经济关系。当前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还只是停留在“仿真”的初级阶段,即单纯模拟一个企业某一月份中若干笔经济业务,而不能针对真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以及职能岗位进行全方位的模拟。

(三)对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

考核是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环节,也是检查和督促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对课堂理论教学的质量考核,各学校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对于实践教学却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在实践课程的考核中,通常重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且存在较强的滞后性,因此无法形成实践教学的及时反馈和互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与教学素质的滞后性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扎实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会计电算化也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和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管理技能,而且会计电算化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还必须同时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但很多院校并没有提供相应的平台来提升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及信息化管理理念与技能,教师缺乏承担相关科研课题的机会,也没有参加提升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训,有些院校甚至由完全不懂会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

二、什么是工作过程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要在课程建设中,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在具体的工作过程、工作要求中进行,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归结于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就是以针对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来串起整个职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让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和融合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和融合在学校教学的环境、实施教学的教师、接受教育的学生以及学院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职业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充满职业的气息,成为企业所需要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

三、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

(一)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1.会计电算化岗位分析

会计电算化的全面实施不仅提升了会计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及时性,更是变革了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与业务流程设置,必然要求对会计各岗位进行了重新的定位。针对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岗位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分析每个电算化岗位的职业功能,进一步分解每项职业功能的工作内容。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并结合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特点,电算化岗位可以设置为系统管理员、操作员(包括制单员、审核员、出纳员等)、档案管理员、系统维护员等。

2.学习情境设计

以电算化岗位能力为起点,基于对每个岗位的职责进行分析,提炼出各岗位的典型任务——即学习情境,进一步对典型任务进行分解,分设各个工作项目,以每个工作项目为一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与实践。本文依据电算化岗位的工作流程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将各个岗位的工作过程细分成11个学习情境,具体见表1所示。

表1: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情境表

(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资料的变革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也比较重视一些会计主干课程的技能训练,但各门实验课程之间缺乏系统性与联动性,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各自为政,互补关联,人为地割裂了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的联系。采用统一的实训资料,实行一体化的实训方式,将电算化实训与手工实训有机结合。如:学生做完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的凭证及资料,可作为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基础资料输入到计算机里,进行数据处理。这样,不仅能巩固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还能更好地熟悉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三)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方式的变革

在基于工作流程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与方法,将“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在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中,基于工作流程的分析可以将其分为11个学习情境,并将每一个学习情境进一步细分为N个工作任务,主张在实践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工作任务展开,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其中担任“引导者与组织者”角色。

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共同解决工作任务的方式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充分体现“从做中学,从学中做”的教学新理念。

(四)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的变革

基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与课程的教学目的,设置考核标准。从以理论为主转向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考核模式,注重学生对软件动手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同时强化平时的实践环节考核力度,以每一个“工作任务”为一个标准考核点,通过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确定考核分。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过程,可以从工作到岗、工作准备、工作态度、参与积极性、操作流程熟练程度、业务规范化程度、团队写作、工作任务绩效等进行评分。同时,结合学生互评与教师总评,体现了学生在执行工作任务过程中的主人翁意识与团队协作意识。

猜你喜欢
电算化实训岗位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会计电算化模式下财务工作探析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浅议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