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问题

2009-12-30 09:52李季良吕亚飞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师资培养民办院校教育理念

李季良 吕亚飞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目前独立学院存在现状及问题的分析,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师资培养等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主要是:明确学校的定位和办学方针,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狠抓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加强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 民办院校;教育理念;师资培养

教育改革大潮中涌现出的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对近几年民办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的科学总结,标志着民办高等教育从自我发展走向法律规范和认可的阶段,从而为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独立学院应抓住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发挥本身的优势,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同时规定,投资兴办民办高等教育,可以获得相应的表彰和合理回报。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都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重任。学校的性质,并不取决于管理方式和经费来源渠道,“合理回报”并不等于“以营利为目的”,这并不违背《教育法》中“办学不得以赢利为目的”的规定,较好地处理了投资和回报的关系。教育的公益性和对办学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并不是对立的不可统一的矛盾。学校的性质是由办学宗旨和教学内容决定的,坚持全面贯彻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不以营利为办学目的,是发展独立学院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独立学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制订了“科教兴国”的战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速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高等教育将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更重要位置。因此,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起步的民办高等教育,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近几年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有很大的发展,成为加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支柱。但是,由于我国的独立学院缺乏历史积淀,起点低,基础弱,规模小,灵活性有余,稳定性不足。因此独立学院很难与公办高校并驾齐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公办高校仍然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

高校扩招后,每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就业难,是学院培养的人才层次、专业以及人才规格等方面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困难。高层次拔尖人才、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专门人才、能从事实际工作(操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仍然求大于供,缺口很大。作为新生力量的独立学院,应当从实际出发,摆正位置,避开公办高校的强项,不要盲目追求升格,而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敢于创新,准确定位,以培养应用型的专门人才为方向,其专业结构及培养的模式和规格也不应照搬公办高校模式,而应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对独立学院建设的建议

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独立学院的生命线,必须始终把不断深化教学领域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独立学院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没有历史包袱,机制灵活,比较容易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束缚,但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明确学校的定位和办学方针,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定位是战略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方向,一所大学如果不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办学就会走向盲目,学校就无法办好。独立学院尤其这样,应该非常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明确自己培养的目标。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遵循“依托母体、相对独立、办出特色”的办学方针,致力于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因材施教,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院自1999年举办本科教学以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扩大。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高,创新与实践能力较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学院合理的定位、明确的办学方针是分不开的。

制度带有规制性,它告诉我们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给我们的行为规定了一定的范围。教学管理、学风建设、考风建设、教学效果、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都要靠制度来保证。而合理制度对其有很大促进作用,但是合理的制度都经受长时间的检验。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制度的规范性、合理性均要经受时间来考验。独立学院要借助本科教学评估,建立起规范、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就应该坚决执行,一视同仁,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狠抓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

第一,要树立大众化的教育观,以“应用性”和“职业性”为主线和特征,构建新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和管理机制体系。基础理论以必须和够用为标准,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独立学院还承担不了培养学术精英的任务,不能照搬公办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要把学术性和应用性有机结合起来,创立新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引入教学领域。等办学条件成熟,也要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

第二,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树立服务育人的理念,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和主辅修制,分层次教学。增加选修课比例,因材施教,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专业适应性,创造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发展个性、特长和兴趣的广泛空间。

第三,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同相关企业的紧密联系,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把基础理论学习、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缩短从学习到应用专业知识从事实际工作的过渡期,尽快成为用人单位可使用的人才。

第四,加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的听说能力。外语要实行分级教育,打破以过级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改善以前“哑巴英语”的不良局面。

3、加强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建成高效、稳定的师资队伍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一是公办高校加速了从传统办学业模式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挖掘其教育资源,他们采取多种形式吸引高水平的教师,离退休的教师被返聘任教。独立学院从公办高校聘请教师或离退休的教师,其难度将增大。二是独立学院的基础和财力都相对薄弱,其社会影响、学术氛围等缺乏,缺乏对高学历、高水平的中青年教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还不具备以优惠条件“大批招聘”高水平中青年教师的能力。这个问题不解决,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就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甚至有滑坡的危险。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本学院教师的培养。这些教师将是独立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此,鼓励教师进修深造并积极开辟新的学习渠道。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非常快,独立学院应加强与其他院校、社会团体的交流,了解科学的最新动态,及时掌握新知识。加强以老带新工作,力争使年轻教师在三、五年后能成为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系主任的作用,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望,作为刚刚起步的独立学院,在学科建设、学术水平与氛围上还不可能与公办高校相比,因此要从独立学院学校社会地位、作用和发展前景的需要出发,把学科建设和培养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列入议事日程和战略性规划,确立重点学科,以学科建设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创造有利于中青年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学术氛围。同时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梯队建设,努力形成以资深教授为核心,学科带头人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第二,有针对性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要特别重视对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尤其是35-45岁的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这个年龄段正是一个人事业上的顶峰时期,精力充沛,他们有各自的研究方向且都带有自己的课题,有较广泛的学术关系网络,这对独立学院教学工作以及正处在初期阶段的科研工作的起步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做好外聘教师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这部分教师一般有着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但是由于他们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在教学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对于他们,一方面要作好服务工作,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困难,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另一方面也要慎重选择、加强约束,尽量聘请高素质、高质量的外聘教师。

第四,建立流动教师库。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的联系,并通过现有外聘教师的协助,形成一个有相当数量的高素质待聘教师的储备库,以满足学院发展的需求。

第五,对教师实行聘任制,打破终身制,建立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目标管理的机制;建立合理的业绩考核评估,比如采用学生给教师测评、教师互相测评等,把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与分配、福利待遇相结合,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创造条件。

独立学院要在本世纪初的几十年内真正融入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主流行列,就必须一方面继续依靠公办高校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要自力更生,同心同德,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相信独立学院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陈远清.民办教育促进法实务全书[M].吉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

[2] 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 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3(8).

[4] 吴启迪.以评估为契机,力促独立学院提高办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7).

[作者简介]

李季良(1973-)男,浙江东阳人,讲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师资培养民办院校教育理念
陕西民办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基于民办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慕课平台使用情况研究
校园足球师资培养途径探究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欧美出版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的三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