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动儿童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2009-12-30 09:52吴小翎伍林生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特殊性素质教育

王 琼 吴小翎 伍林生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流动儿童素质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教育的对策;首先提高流动儿童父母的素质教育;其次学校应加大对流动儿童的关怀;第三,政府应为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 流动儿童;素质教育;特殊性;实施方略

一、素质及素质教育

素质是人的一种基础的、基本的品质,它反映的是个体的基本水平和基本力量,并制约着个体的认识、行为和创造性,因而具有基础性特点。同时,素质也可以说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基本的主观现实条件,这种主观现实条件与客观现实世界发生关系,也就形成了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能动性基础。[1]

素质教育是在世界范围内新兴的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全体、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理念,现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及当今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它旨在强调素质的全面性,即提高所有学生的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水平。其根本任务及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这一教育方针,就不能忽视广大流动儿童的素质教育问题。

近年来,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但是农村的素质教育受师资、教学设施、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全面实施。那么,如何对随家长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进行相应的素质教育,使其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流动儿童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1、社会交往缺乏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孩子只有在与他人的良性交往互动中才能不断积累知识经验,使自己的人格逐渐完善,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然而流动儿童随父母外出生活,远离了自己熟识的家乡,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环境,时空距离割断了他们与童年伙伴以及家乡其他亲人的沟通和联系,致使他们的人际交往出现了断层。

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流动儿童(58.3%)不喜欢、甚至讨厌城市的孩子,理由主要是他们欺负人(26.2%),看不起人(37.1%);同在一个城市生活,有些孩子(3.1%)甚至从来没有和城市的孩子接触过。[2]走访发现,流动儿童的好友也是流动儿童,40%以上流动儿童对城市同龄儿童持否定态度,一半以上流动儿童对其所生活的城市没有认同感。[3]

根据另一项调查,尽管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的时间要比在家乡长,但只有20%的流动儿童认同自己是城市人(包括在城市出生的流动儿童);在城市儿童眼里,流动儿童与他们的父母一样都是外地人。40%的流动儿童曾被瞧不起,20%的城市儿童家长告戒自己的子女不要带流动儿童到自己家里来玩,理由是“有些外地人偷东西”、“素质低”。[4]

这说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的群体界线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在这种客观现实环境中生活,不仅会造成流动儿童视野狭窄,友情观念淡漠,也会对流动儿童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给流动儿童提供必要的社会交往机会和活动空间,帮助他们融入丰富的城市生活,从而愉快健康地成长是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2、学习成绩普遍较低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般都归结为“流动”,并且学生流动越频繁,对他们学习构成的威胁越大[5]。受客观条件限制,流动儿童必然要跟随其父母一起生活,而工作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农民工的工作场所经常发生变更,因此流动儿童的“流动”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流动是造成流动儿童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就不难理解了。首先,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大部分流动儿童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新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有一部分流动儿童因无法融入周围环境而产生厌学情绪。其次,流动本身还在一定程度上中断、延误了流动儿童的学业,影响他们的学习进度,进而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再次,不同地区使用的教材不同,且难易程度不同,流动儿童在随父母辗转流动的过程中,要不断适应各种程度的教材与教育教学方法,无形中加大了他们的学习难度。

公立学校面对流动儿童学习上的这种特点多采取漠视的态度。一般学校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学校硬件扩大上,认为招收流动儿童就学只不过是多增加一些“学位”而已,好一点的学校也仅仅满足于将流动儿童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所有学生相对于歧视流动儿童的做法无疑是一个进步,但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流动儿童有其特殊的一面,在其成长过程中有不同于城市非流动儿童的特殊需要。学校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平等”,对经济状况不如城市儿童、却还要承受学习方面因流动而产生的额外负担的流动儿童来说就意味着产生了新的实际上的不平等。

3、负面情绪体验多

流动儿童的居住条件、经济条件、以及他们的权益问题、户口问题等等都不如城市里的孩子,而他们却要和这些“优越”的城市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无形的“社会比较”增加了他们自卑的主观体验,因而普遍缺乏自信。[6]

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总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与周围的本地儿童进行比较,小到长相、穿着、口音,大到学习成绩、特长、家庭条件等。儿童的心理还没有成熟,也就不可能客观、全面地认识差异及其原因,所以,常常产生严重的自卑。当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处时,由于思维、行为方式等的不同,又可能听到一些消极评价、遭到同伴的嘲笑或歧视,越发觉得自己无能。

流动儿童由于自卑而内向,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再加上缺乏一定的与城市儿童交往的技能,因而不愿意与同学交往,乐群性差,不善言辞,出了问题也很少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同伴接纳感低而孤独感高,缺乏稳定感与归属感,比较孤僻或自闭,容易产生被歧视、受压抑、不公平感甚至对立感。

流动儿童处于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期,他们既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同时又追求独立、不愿意向别人吐露心事。他们缺乏城市儿童因出身地和家庭的稳定所带来的安全感,对于户籍制度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对自己不利的社会地位和处境非常敏感。多数流动儿童希望与城市儿童交朋友,但却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这种复杂心态足以说明“外来人口”的身份已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4、家长文化水平比较低,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

农民工进城务工逐渐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城市各个行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农民工携带子女外出务工,表面上看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品德等比留守儿童更加容易监护,但实际上由于受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城市生存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对子女的管教往往力不从心。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显示,2003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盲占1.9%,小学占16.7%,初中占66.3%,高中占10.8%,中专及以上占4.3%。在所有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15%。[7]可见,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简单粗暴,缺乏有效性。再加上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早出晚归忙于生计,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很少,因而降低了儿童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认同感、接纳感和价值感。

5、流动家庭教育负担重

流动家庭绝大部分收入用于食品消费,恩格尔指数达80%-100%,明显高于恩格尔系数仅为37.9%[3]的城市普通居民家庭。这就决定了农民工在孩子的教育费用的投入上大打折扣,而不像城市居民将教育消费作为家庭的重要开支。另外,城市户口家庭独生子女较多,而流动家庭多数是多子女家庭,据统计,流动家庭两个孩子的比例最多(54.8%),其次是三个孩子(23.6%),一个孩子的家庭仅占16.1%,四个孩子的占4.1%。[2]这无形之中使流动家庭教育负担雪上加霜,即使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教育收费完全相同也意味着他们要承担双份或多份的教育负担。进入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要缴纳较高的借读费、赞助费和一些隐性费用,这让流动儿童产生“社会不公”、“农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低等”的心理阴影。“借读生”、“乡下人”的帽子也会影响他们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因而部分家庭不得不让孩子选择民工子弟校或让孩子辍学。而专为流动儿童开办的民工子弟校办学条件非常简陋、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学校管理不善,使得在这些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虽与城市的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却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资源,也容易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不平等感和对立感。

6、社会生活环境的多重负面强化

首先,从地理环境来看,流动人口都生活在城市脏、乱、差的边缘地带,居住条件非常恶劣,居住人群素质较低。这些客观现实使人们对流动人口子女形成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偏见:缺乏教养、不卫生、行为不良甚至蠢笨,自然会对他们产生排斥和歧视。

其次,大众媒体出于善意对流动儿童的报道多倾向于过分的同情与渲染,往往忽视了肯定其良好的行为品德,强化了人们对流动儿童的偏见,强化了流动儿童“自己是弱势群体”的认识,也伤害了流动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最后,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生活环境的不连贯性会对人格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流动儿童本来就游离于城乡之间,社会生活环境经常发生变化,同时又体验着城市人对自己的排斥和歧视,于是形成一种独特的“边缘人”心态,虽然身在城市,却认为自己是“农村人”、“外地人”,在心理上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缺乏稳定感、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

三、流动儿童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实施

综上所述,流动儿童素质教育的重点应首先放在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安全感、稳定感、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上,这需要流动儿童父母、学校、政府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1、提高流动儿童父母的教育素质

首先应纠正错误观念。许多流动儿童父母错误地认为只要能让子女在城市学校继续读书自己就已经尽到了做家长的职责,完全不了解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于是将家庭教育责任抛给了学校和社会。家长应当认识到,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给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所以应尽量抽出时间倾听子女的心声,了解子女的渴望及要求,及时肯定子女的成绩,促使他们的自我评价与自我体验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其次,流动人口在要求子女进步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城市发达的资讯在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对子女产生行为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逐步改善原有的不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帮助子女尽快融入新的社会环境以获得客观的自我评价和良好的自我体验。

最后,流动儿童父母要经常与子女所在学校及班主任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身心发展情况,请教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发展全面素质奠定基础。

2、学校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关怀

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可以帮助流动儿童顺利化解发展中出现的自我意识综合危机。

首先,构建公立学校内平等、无差别的教育环境。目前在公立学校借读还是流动儿童主要的就读方式,学校应当积极倡导平等尊重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让流动儿童真正融入所在的班集体以及学校,提高他们的归属感,优化他们的主观体验。

其次,教育者应善于发掘并表彰流动儿童身上的闪光点,比如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等积极品质,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高自我评价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改变同伴群体对流动儿童的偏见,有助于建立平等的学校教育环境。

再次,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班队的引导作用,鼓励流动儿童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提高他们的乐群性,激发他们的表现力,从而改善其拘谨消极的行为方式。

最后,学校及教师应保持与流动儿童家长的联系,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变化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家长提高管理教育子女的素质。

3、政府及社会应高度重视流动儿童的成长

首先,政府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中,学龄儿童的居住权和义务教育权没有得到有效整合,致使流动儿童享受不到法定的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所以,尽快建立富有弹性的户籍制度势在必行。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民工子弟校的扶持力度。通过注入资金、培训、检查监督等方式改善这类学校的教育环境,提高流动儿童所受教育的质量,让他们真正平等地享受城市良好的教育资源。

再次,大众媒体应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国人客观、公正地认识与评价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流动人口在城市里做着城市人不愿意做的最苦、最脏、最累而收入最少的工作,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子女同样也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媒体对其报道时应注意适当宣传他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良好品质,促进整个社会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群体形象的重新定位,逐步消除排斥与歧视,为流动儿童营造一个平等友善的成长环境,使其逐步建立对城市的归属感,走出城市“边缘人”心态。

最后,民间团体应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救助活动,比如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流动儿童入学,或者组织流动儿童参加社区内的各种活动,与城市儿童进行交流沟通,逐渐消除这两个同辈群体之间的隔阂,拓宽他们的交往空间,使流动儿童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 高丽金.礼仪教育——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J].机械职业教育,2002(12).

[2] 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J].青年研究,2001(9).

[3] 赵娟.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03(8).

[4] 郭良春、姚远、杨变云.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一北京市中学的个案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5(9):50-55.

[5] 程福浪、柯洪仗.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再审视[J].教育探索,2006,8(182).

[6] 陈小普.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特点分析[J].视野,2008(4).

[7] 吴冤、丁杰、邓友超、张晓红.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调研报告[J]:http://www.cnier.ac.cn/kyc/juece/kyc-20040905153019.html.

[8] 唐贵忠、唐晓君、肖家慧.重庆市城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3,28(3).

[9] [JP3]鲁化堂.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特殊性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我的关怀德育梦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