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斌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从而使他们尽快达到“展卷自能通解,下笔自能合度”的自学水平。故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失为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的“舵手”。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
运用激励名言使学生充分认识“疑”是学习的需要,从而有起疑积极性。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愿意质疑、敢于质疑。在此基础上,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常见的质疑方法有哪些呢?
一、找寻关键词发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就是问题。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独立思考的发现。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要引导学生能在看似平常、实有深意的文章中质疑,也就是找寻关键词句。
对一些深刻隽永、耐人寻味的佳句,学生总能提出质疑。《孔乙己》一课中,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道:“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经过思索,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了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了分析这个人物的钥匙。
二、依据文章结构、文体特点质疑
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各类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表达方式(说明、记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铺垫、对比、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其次,了解析段的基本手法:划分层次,归纳段意,理清段落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尤其要明确照应的几种类型:首尾照应、情节照应、伏笔照应、人物语言照应、文题照应等)。
围绕这些方面质疑,使学生感到有规律可循,学生避免了质疑的盲目性、随意性。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质疑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发了学生独立钻研课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从比较中质疑
教师要培养学生比较质疑能力,可从下列几方面进行:
(1)前后比较
通过前后比较提出问题,比如阅读《故乡》时,比较少年时的闰土、中年时的闰土,杨二嫂前后的外貌、语言、动作行为的不同。经过比较分析,就可提出以下问题:20年前的闰土和20年后的闰土有什么不同?这变化表现在哪儿?杨二嫂有什么变化?他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2)参照比较
以课文为中心参照多方面的材料进行比较,从中发掘疑点质疑。比如学习《晋祠》时,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同时参看词典中“晋祠”条目和有关晋祠的材料,从比较中寻找疑点、提出问题。如晋祠与太原的距离,课文上说是40里,条目中说是50里,哪一个对?对于那棵老树,课文中说是“唐槐”,条目中说是“隋槐”,说法不同,为什么?塑像的数目课文上说42尊,条目上说43尊,哪个对?课文与其他材料在表述方法上有何不同?等等。
(3)异同比较
即把主题相同题材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从中发现它们的异同,由此质疑。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都是写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经历和命运,都是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都运用了讽刺手法。但他们是有差异的:孔乙己是封建末期一个科举制度殉葬品的典型形象;而范进则是一个屡试不第、半生潦倒、痴迷功名的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典型形象。《孔乙己》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范进中举》则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毒害。《孔乙己》是以乐境写哀,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范进中举》则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进行辛辣的讽刺。通过分析比较,可提出质疑:两篇课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异同?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等等。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更能理解作品独特的内涵及魅力。
学生学会了质疑,犹如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他们就会学得积极、主动,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获得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这就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教学境界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