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云 文胜武
[内容提要]一直以来,对台湾政党政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蓝绿两大阵营的政党,而较少关注 两大阵营之外的“第三股力量”。近年来,岛内一直有人试图筹组超越蓝绿的“第三势力” 。“第三势力”在台湾政坛究竟还有多大的活动空间?本文试图运用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 架,对台湾政党政治的现状及在可预见的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剖析,以期对“第三势 力”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获得的选民支持的空间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第三势力” 两党制 公共选择 台湾政治
中图分类号:D6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3-0093-06
自从2000年民进党执政以来,“蓝绿对立”成为岛内政治的主要格局。与此同时,筹组“第 三势力”的呼声和传言几乎从未中断过。有学者将“第三势力”界定为介于蓝绿阵 营之间的中道力量,他们主要争取蓝绿阵营以外的中间选民,其政策诉求跳脱蓝绿对立的政 治议题,以关心民生为主,寻求“共同利益”。[1]依此定义,“第三势力”主要 包括第三社 会党、红党(红衫军)、绿党、公民党等,以及未来存在结社可能的潜在政治势力。“第三 势力”在台湾政坛究竟还有多大的活动空间?本文试图运用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台 湾政党政治的现状及在可预见的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剖析,以期对“第三势力”在这 一过程中可能获得的选民支持的空间提供一种进一步探讨的出发点。
选举规则与政党数目
公共选择理论,也称新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 的理论,[ 2]它用 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和严格的个人主义的方法论来分析诸如国家、政党、利益集团和 投票等传统上为政治学所关注的议题,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公 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市场有着与经济市场类似的供需结构,同样是一种个人相互交易的市场 。所不同的是,人们在经济市场是用货币来进行交换,而在政治市场交换的媒介变成了选票 ,选民和利益集团是这一系统的消费者,而政治人物和政党是处于供给者地位的厂商。政党 政治是公共选择学派较为关注的一个主题。关于政治体系中活跃的政党的数目,在一般公共 选择理论看来,首先与选举规则有着密切关系。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选举规则千差万别,但 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多数票获胜规则和比例代表制规则。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在多 数制的情况下,一个选区只选举一个代表,或者是获得多数票者(相对多数或绝对多数)全 胜(winner takes all),就极可能会产生两党制,或者会促成党派合作而形成两个政党联 盟。[3]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在这一规则下,每个政党的最优选择都是争取 过半数以确 保当选,这样小党就会在长期的当选无望中消亡或依附于某一大党,而实力远远超过当选半 数的大党则会有意缩小规模以至刚好过半,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比例代表制 即一个选区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选名额,通过各个候选人的得票多少的比例次序来决定 。这种选举规则较容易产生多党制,因为此时没有获得过半数的政党也可以取得一定的当选 席次,抑制了政党间结成联盟的企图,鼓励了小党的发展。
台湾地区目前共有九项选举,其中具有全岛影响意义的主要是地区领导人选举和“立法委员 ”选举。前者从1996年开始实施“总统直选”以来都是采取“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决制” ,也就是整个选区只产生一个代表,获得相对多数票者即可当选。而“立委”选举制度自19 92年“万年国会”全面改选之后曾经是采取多数区域“立委”由“复数选区单记不可让渡制 ”(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Multi.Member District, SNTV.MMD)产生,即一 个选 区可产生若干名当选者,少数不分区“立委”由按政党得票率分配。一直到2008年1月开始 变革为 “单一选区两票制”,即73名“区域立委”由“单一选区制”产生,6名“原住民立 委”仍采“多数选区制”,而另外34名“不分区立委”名额按政党名单投票选举之,由获得 5%以上政党选举票之政党依得票比率选出。[4]台湾地区其他“地方公职人 员选举”与 政党政治主题相关性相对不高,故本文拟重点考察前两项选举的规则与台湾政坛政党数目之 间的关系。
在这样的选举规则之下,台湾的各方政治势力在过去的十多年经历了激烈的竞争和不断的重 新洗牌。就地区领导人的选举来看,在已经过去的四次选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明显的 两党制的趋势。按照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这样一个趋势是在不断的回应规则环境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台湾亦是如此。在1996年的第一次“总统直选”中,共有四组候选人参选,且 落选者的得票率都接近或远高于10%,显示出参选各方在选民中的实力都不容小觑,也显示 出在没有选择联盟参选的情况下,很难有哪一方在野势力足以挑战执政党的优势地位。这种 情况在2000年的“总统”选举中更是达到了巅峰。虽然此时已经有人提出理念较为接近的候 选人(如连战和宋楚瑜)结成选举联盟的主张,⑤但是因为某些政治原因最终也没有成局, 从而造成国民党内“鹤蚌相争”的局面。这其中当然主要缘于某些政治人物对个人权力的考 量,但也在于政治人物没有完全认清在“相对多数”选制下的政党政治的规律。而这一情形 在2004年得到改变,泛蓝阵营充分认识到再也没有分裂的本钱,只有团结才有胜选的可能。 [5]仅有两组候选人参选,这是台湾政坛两个政治阵营正式整合的重要里程碑。20 08年的“大 选”再次延续了两党竞争的稳定格局。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总统大选”从最初的“ 群雄逐鹿”到现在的“两党PK”是选举规则下必然的演进,而在此一选制不变的前提下,很 难有“第三势力”胜选的可能。
“立法委员”选举相对“总统”选举,更为复杂,却更具有考察的必要。因为对于势力远不 及国、民两大党的“第三势力”来说, 如果能够在“立法院”占有一定的席位,同样能保有 一定的生存空间。通过对过往数次“立委”选举的得票情况分析,实行“单一选区两票制” 前后的选举结果差异较大。以改制前的第四届“立委”(1998年)、第五届“立委”(2001 年)、第六届“立委”(2004年)与改制后的第七届“立委”(2008年)席次比对为例,国 、民两大党在上述前三届“立法院”中总计拥有席次占全体名额依次为86.5%、69.5%、75.3 %,而在2008年最新产生的“立法院”中,国、民两大政党的席次占有率竟达95.6%,席次明 显向两个大党集中。造成这种局面除了具体的政治原因外,更重要的还是源于选举规则的改 变。尤其在“区域立委”部分,“复数选区”时代仅靠个人实力而没有大党背景的候选人, 在改制后的“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决制”的规律下,失去强大的政党做后盾,基本上很难获得 一个选区的多数票,也意味着生存空间的完全丧失。所以在这次选举中,走极端路线和没有 国、民两大党背景的“立委”候选人几乎全军覆没。[6]而在“不分区立委”部分 ,国、民两 大党之外的小党在本次选举中的总计得票率为11.9%,但是由于小党势力的过分分散,各自 都没有能够突破5%的门槛限制,使得这一部分民意没有充分的体现在 “立法院”的席次中 ,只能由国民党和民进党按比例分摊。但是由于采用不同于“区域立委”选制的“比例代表 制”规则,而且相当部分民众确实已经厌恶了蓝绿两党的恶斗,理论上我们不能排除未来“ 第三势力”在“不分区立委”部分拿到少数席次的可能。然而目前在台湾,潜在的“第三势 力”尚缺乏有足够公信力的政治人物来实现整合,不管是李登辉、施明德还是其他小党的领 导者,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原有蓝绿阵营的失意者或者边缘人物,各方都囿于自身的利益,缺 乏长远的目光,短期内很难期待由他们来带领“中间势力”获得一定民众的认同。另一方面 ,在名额最多且至关重要的“区域立委”部分,由于选举规则的限制,“第三势力”也很难 在近期内拿到席次。
选民偏好与政党数目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体系中的政党数目不仅与选举规则有关,也与选民的偏好分布有关 。在公共部门领域或政治领域,出于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人 们用“民主投票”选举民意代表和公职人员来表达其对公共物品或公共政策的偏好。这就是 说,只有能满足一定选民偏好的政党才有可能在体系中存活下来,所以政党的数目与选民的 偏好的关系是正相关。在安东尼•唐斯看来,在政党或候选人只对某一个问题表明观点的情 况下,选民的偏好可以分为三种:单峰偏好、双峰偏好、多峰偏好。[7]在单峰偏 好和双峰偏 好的情况下,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两党政治,第三党的活动空间将十分有限;而在多峰偏好的 情况下,一般会产生多党政治的格局。
在西方国家,最常见的衡量选民偏好的标准是沿着一维的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到保守主义的 “左右”划分方法。这种选民偏好的差异虽然在台湾也某种程度的存在,却不是最主要的影 响选举结果的社会分歧。因为第一,由于部分政客们的操弄,长期以来给台湾民众灌输的更 多的是在政治层面的“统独”意识或者是“族群认同”意识,而有意淡化经济民生议题在民 众中的影响;第二,国、民两党都认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都主张执政当局对经济领 域只能有适度的干预,反对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表现在民主化以后各自当政的时期,双方 对市场的介入和社会福利政策都没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民众对这一意识形态的分野也并不是 太大。可以说现阶段即使是在经济政策领域,台湾选民的分歧也主要集中在是否与中国大陆 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经贸关系方面,而这背后折射出的又是深层次的“统独”意识,并非西 方国家传统的“左右对立”。第三,民意调查表明,国民党被多数台湾民众认为在提升经济 方面的能力远超出民进党及其他政党[8],该党却在2000年和2004年两次“大选” 中都没有得 到过半数的选票。另一方面,民进党在经过陈水扁八年执政的经济低迷、两岸关系停滞不前 、贪腐弊案频出的情况下,2008年选举仍然维持四成多选民的坚定支持,这一“怪现象”恐 怕还是得要从“统独”及“族群认同”来解释。以下我们重点考察民众在“统独”问题和“ 中国人台湾人身份认同”问题上的偏好及其与政党数目之间的关系。表1为政治大学选举研 究中心所做的近五年来的台湾民众“统独”偏好的民调数据。[9]
我们看到,台湾地区选民的“统独”偏好基本上符合“单峰偏好”的假设(见图1),也就 是“维持现状”的比例最高,处于抛物线的顶端,左右波谷分别为“立即统一”和“立即独 立”的选择,选民的偏好从顶点向两端逐渐下降。而依据公共选择的空间定点理论,在这一 情况下,各党为了选票的最优化,会投中间投票人所好,提出极为类似的政策。[10] 我们发现 ,近年来国、民两大党对“统独”的宣示有着明显的“中间化”的现象,例如在2008年的“ 大选”中,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宣称在他任内绝对不会与大陆讨论统一的议题,提出“不统 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宣言;而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承认“宪法一中”,否认有宣布“台湾 独立”的必要以及表达期望和大陆进行对谈的意愿。公共选择理论认为,这样博弈的结果便 是有两大政党分别处于“选民偏好抛物线”顶点的附近,从而囊括各自一边的选票,形成稳 定的两党政治。从这一角度看,“第三势力”如果期望从“统独”议题切入,只有两种选择 ,一是走极端的支持统一或主张“台独”的路线,而这样做可能得到的选民支持率是极为有 限的;第二是走中间路线,而这样又面临与两大党政见“雷同”的尴尬局面,同样无法争取 选民的认同,这也无怪乎为什么“第三势力”都喊出“超越统独”的口号。
台湾的“族群认同问题”,依学者的看法是来自于外在环境的刺激。从表2来看,分歧主要 发生在认同自己“既是中国人又是台湾人”和“只是台湾人”的民众之间。从民调反映来看 ,持此两种认同偏好的选民比例各自都一直维持在40%以上,几乎涵盖了台湾地区民众的绝 大多数,而且近年来呈现出更为稳定的趋势。这样一个民众的态度分布属于公共选择理论意 义上典型的“双峰偏好”(见图2),即全体选民形成了两个偏好集团或团体,一部分选民 拥护一种政策立场,另一部分选民拥护另一种政策立场的情况。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这就 为两党制的产生提供了选民的基础,因为此时各方政治势力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会 尽力集合在两大偏好的周围,以回应和吸引更多的选票,并且在选民偏好不易改变的前提下 ,任何一方都无意试图争取对方选民的支持,而是将选举策略重点放在如何进一步稳固本方 选民。由此便形成稳定的两党(政治联盟)的局面。所以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蒋经国当初会 宣示自己“不仅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而且此后国民党一直恪守这种身份标签,大力推 行本土化的同时又反对“去中国化”;另一方面,民进党则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台湾人自己 的政党”,“乐此不疲”的操弄民众的“仇中意识”,刻意挑动族群矛盾,丑化外省人等等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岛内最具分歧性的两个议题上,不管是政客的操弄还 是民众的真实意愿,国、民两大党已经在客观上占得了代表和回应绝大部分选民偏好的绝对 优势地位,能够提供给“第三势力”有所作为的空间非常小。
新选民与新政党
前文的考察是假定政治系统处于一个相对静态的情境,这是当代政治研究的重要且有效的一 个观察视角。但是现实的政治却处于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当中,这也包括政治系统中选民的 偏好结构,否则我们就很难解释何以在实行西方选举式民主制的国家当中,频频有新政党崛 起以至足以与原有政党抗衡甚至取而代之的例子 。这种现象又如何用公共选择的理论来解释呢?安东尼•唐斯在他的《民主的经 济理论》一书中向我们展现了在新选民加入之后的选民总体偏好发生了动态变化情况下的新 政党的产生过程。这里给我们的启示是选民的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 迁,老一代选民的凋零和新一代选民的加入,观念和环境的变化都将使得选民的总体偏好发 生不小的变化,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能够敏感地觉察到变化趋势的政党自然就能生存下来 ,而不能与时俱进的政党将不得不为时代所摒弃,由此向我们勾勒出新的选民带来新的偏好 ,从而产生新的政党的政治公式。
台湾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民主转型以来,民众的政治观念受到了内外环境的很大影 响,特别是没有经历过“两蒋威权时期”的年轻一代选民在很多政治观点上与老一代有着不 小的差别。根据陈陆辉和周应龙的研究,在民众关于“统独”立场上,上世纪60年代以后出 生的年轻一代选民较老一代选民更不愿意改变现状,而持有极端“统独”取向的也远低于后 者。[11]游清鑫和萧怡靖的研究表明,“后九二世代”在“统独”问题上较“前九 二世代”更为主张“ 维持现状”,显示出新世代在两岸关系上更愿意持观望态度,分歧较少。“后九二世代”在 “中国人/台湾人”身份认同上持“两者皆是”的比例较“前九二世代”增长至五成左右, 并呈稳定结构,显示出族群认同的分歧也在逐渐缩小。[12]
这些数据都说明,年轻一代的台湾选民在“统独”和“族群认同”的问题上的偏好已经显现 出不同于老一代选民所持有的两极分化的政治态度,而是更愿意选择淡化这些意识形态之争 ,将关注重点放在经济和民生领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 因:第一,年轻的一代出生在台湾民主转型的时代,对之前的“国共内战”的历史背景缺乏 深刻的记忆,没有国民党党化教育下的强烈的“反共”意识,同样的原因又导致他们具有比 较深厚的“台湾本土意识”而缺乏“中华民族意识”,所以大多数年轻一代倾向于对未来台 湾与中国大陆之间任何可能的政治关系持较为开放的态度,而不像年长的一代选民那样在“ 统独”问题上持有鲜明的立场。第二,外省人大规模在1949年随国民党逃台已经过去了60 年,他们及其后代已经充分的融入了台湾社会,与本省人之间在资源和利益上已经没有之 前那么大的冲突。特别是随着民进党在2000年上台,本省人的“悲情意识”也已经呈边际递 减的趋势。第三,新的一代 选民成长的年代是台湾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由此带来两个问题,首先他们对较高的生 活水平和较稳定的社会环境已经习以为常,一旦经济出现滑坡或者社会因政治而撕裂,他们 会十分敏感和不能接受,所以对经济和民生问题更为关注。其次,年轻一代普遍有着良好的 教育背景,对诸如环保和生态问题更加重视。第四,祖国大陆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对年轻一 代台湾人有着不小的吸引力。调查表明,有越来越多的台湾毕业生愿意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 移到大陆地区。[13]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也就不希望两岸兵戎相见,而是期望 搁置暂时的争议,两岸携手合作,共创和平发展的局面。
任何一个政党,都必须以一定数量的选票来维持,而选民的投票选择是在自身的偏好与政党 之间的政策比较中做出的。一定的选民偏好结构衍生出一定的政党政治的格局,而新的偏好 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政党。当选民的偏好发生大的变化时,某些现存政党极有可能由于意识形 态稳定性的限制,无法立即调整它的相关路线和政策以迎合这部分新偏好的要求,而新的政 党就没有这种包袱,他们可以及时按照选民偏好的结构,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切入点,确 立相应的意识形态。[14]
前文已经分析到,虽然选民在“统独取向”和“族群认同”方面有最大分歧,但是相关数据 表明在新一代选民身上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淡化这一分歧的趋势,他们更关心的是经济的稳定 和“小我的幸福”。[15]而目前的两大党又是如何回应这种趋势的呢?国民党方面 ,由于其在 威权时代的外省人背景和对台湾本土文化的刻意压制,长期以来在“统独”和族群议题上就 一直处于守势,所以国民党主观上比较赞同“淡化统独议题”。另一方面,威权时代所创造 的“经济奇迹”为国民党积累了充足的经验和人才,使得在民众对该党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 较为信任。而随着民主转型的阶段性完成和党内的民主改革,国民党之前的“威权形象”也 已经淡化。民进党方面,该党由鼓吹“本土意识”和操弄“统独”议题而起家,以致在2000 年和2004年两次获得执政权,民进党中相当部分政客至今仍然迷信这一选举伎俩的效用,特 别是在党遇到危机的时候,更是大肆炒作诸如“宪改”、“去中国化”和“入联公投”等相 关议题来拥抱深绿民众。而在经济和民生领域却较少有建树。所以我们看到,即使在台湾经 济在马英九上台一年后仍然处于低迷状态的今天,认为如果是民进党执政,情况“也不会好 转”的比例远高于持相反意见者。[16]总体而言,在这一新的选民偏好的变化趋势 中,国民党 较民进党更为适应,而后者如果碍于自身的意识形态和党内的派系争斗而无意调整政策方向 ,将会为未来的第三势力创造不小的空间。
结语
本文以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分三个面向考察了“第三势力”在台湾政坛的发展空间。通过 研究发现,在台湾目前的选举规则之下,短期内“第三势力”除了在“不分区立委”部分不 排除能获得个别席次外,很难有其他进入政坛的途径。而在路线和选举策略上,“第三势力 ”如果想获取一席之地,可能的选择之一便是努力突破“统独”的屏障,淡化“族群认同” 等等已经为国、民两大党稳稳占据的老议题,及时回应由新一代选民的加入而带来的新议题 ,例如经济、民生甚至环保、女性等议题。另一方面,也应该利用现存政治势力之间的恶斗 和劣迹,引导选民的民主制衡意识和对新生势力的信任感。当然,在目前的台湾政坛错综复 杂的情况下,前提还是“第三势力”能实现有效的整合。
ぷ⑹:
[1]王鸿志.台湾的“第三势力”.两岸关系,2008(1)
[2][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王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
[3]文建东.公共选择学派.武汉出版社,1996:58
[4]详细选举介绍参见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网站.http://www.cec.gov.tw/?Menu_i d=0,另本文所有选举数据除特别表明外均来自“中选会”网站。
[5]连宋配连战:没有不成局的打算.[台湾]联合报,2003.01.25
[6]以被称为民进党“立法院三宝”之一的蔡启芳为例,改制前的第六届(2004)“立委 ”选举以得票率15.11%当选,而第七届(2008)“立委”选举却以42.53%的得票率败选。
[7]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7.91
[8]盛兴盢,陈义彦.政治分歧与政党竞争——2001年立法委员选举的分析 .[台湾]选举研究,2003(3)
[9]表1和表2数据均参见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相关民意调查,表1中原“统独立场”民调 数据将“维持现状”细分为“维持现状再决定”与“永远维持现状”两种,本文为讨论的需 要,不做如此细分,取两者的和,视为广义上的“维持现状”.见http://esc.nccu.edu.tw/ newchinese/main.htm
[10]甘峰.公共选择视野中的两党制目标——试析2003年日本众议院议员选举.日本学刊, 2004(3)
[11]陈陆辉,周应龙.台湾民众统独立场的持续和变迁.[台湾]东亚研究,2004(2)
[12]游清鑫,萧怡靖.以新选民的政治态度论台湾民主的未来.[台湾]台湾民主季刊,2007 (3)
[13]联合行销研究公司调查台湾青年约5成有意登陆就业.[台湾]联合报,2004.11.03
[14][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118
[15]杨方儒.20世代大调查,对自我乐观,对台湾悲观,未来我当家别叫我草莓族!.[台 湾]远见,2006(7)
[16]《马英九满意度与总统选举一年后民调》显示“如果现在是民进党执政,38%的台湾 民众认为不会比国民党好,17%认为会比较好”.参见tvbs民调网站.http://www.tvbs.com.t w/news/poll_center/default.asp
(责任编辑:张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