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录民
从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到河南工业大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为适应国家走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需要,我国参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形成了一系列适应我国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办学机制,建立了紧密结合需求的办学模式,行业性大学、部属院校应运而生,涉及农、林、水、地、矿、油、电、化、建、交等国民经济各个关键领域,并在长期的行业办学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行业优势和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专业人才。
在这一背景下,1956年6月,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在北京成立,负责全国粮食系统的干部培训。1959年4月21日,以中央粮食干部学校为基础,组建了我国第一所粮食高等学校——北京粮食专科学校,开始进行学历教育。1960年8月,北京粮食专科学校迁址郑州,更名为郑州粮食学院,这是我国第一所也是亚洲唯一的粮食高等院校。“文革”期间,学校曾两次搬迁,两次被兼并,校舍被占用,设备损失殆尽,停止招生达7年之久,一度陷入瘫痪状态。
改革开放后,国务院批准恢复郑州粮食学院。学校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重新获得发展活力,迅速医治“创伤”,由复苏走向健康发展。进入21世纪,学校坚持科学发展,全面谋划发展大计,认真思考办学定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于2000年6月5日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揭开了学校建设的新篇章。2004年5月,经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郑州工程学院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河南工业大学。
面向全国,服务行业,与国家和粮食行业同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校与国家命运和行业兴衰息息相关,同步发展。1978年后,我国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是1978年12月,国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着力解决要不要发展的问题,突破了发展的禁区和障碍,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全党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大发展,经济大发展促进教育大繁荣,郑州粮食学院由此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第二次是1992年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的思想解放,重点解决的是发展方向和道路问题,冲破了“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解决了从内到外、从单一到多元的问题,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郑州粮食学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打破了服务面向的限制,突破了单一的学科专业领域,加强了经济、管理等学科专业的建设,办学规模和学科结构得到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多科性大学的格局。第三次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继续解放思想,重点是实现科学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如何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问题。学校以此次思想大解放为契机,坚持科学发展,重点解决如何提升办学质量、办学层次以及如何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校始终面向全国,服务行业,在每一次的思想大解放下都推动了学校的大发展。1978年至2008年,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规模由不足2000人到近3万人,专任教师由181人到1500人,教授由12人到150人,博士由1人到220人,硕士点由1个到47个,本科专业由3个到46个,学科门类由单一的工科到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农学等7大门类,校舍建筑面积由8.5万平方米到63.07万平方米。河南工业大学成立后,学校党委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提升综合实力,整体工作有序推进,重点工作创新开展,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使学校呈现出干事创业、和谐向上的良好局面。
依托行业,提升内涵,向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迈进
在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对于具有行业背景和学科特色的大学,走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努力构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应该是其必然选择。这不仅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高等教育分类、分层办学的需要。
河南工业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依托行业,强化特色,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行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准确定位,科学发展,打造优势学科专业群,向着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是因“粮”而立,围绕行业构建专业群。服务于粮食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是学校办学的起点和长期任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紧缺,人民生活困难,粮食安全和供应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成为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和当务之急。郑州粮食学院应运而生,肩负起了粮食行业管理与技术人才培养的时代责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粮食行业的生产和流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秉承服务粮食行业的办学传统,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围绕行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行业,通过对传统优势专业进行传承和提升、拓展和延伸,逐步构建了有力支撑粮食行业进步与发展的专业群。学校建成了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提升了为行业服务的能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以特色优势专业为核心,相关工科专业为支撑,管理、经济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群,办学特色不断强化,优势更加突出。
二是为“粮”而育,面向行业造就生力军。学校主动适应粮食行业改革发展需要,发挥专业群优势,造就服务于粮食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行业管理岗位上,学校大部分毕业生迅速成长为骨干力量,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粮食主管部门中都有学校毕业生担任领导职务,他们以良好的专业素养、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着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在行业科教领域,一批毕业生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学科带头人、校(院)长和学术骨干。在粮食行业的6个科研院所中,担任院长、副院长的毕业生11人;在高校工作的毕业生,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博士生导师。在行业经营领域,学校毕业生担任了大多数企业的领导或技术骨干,他们以创新的精神和突出的业绩推动着行业的发展与繁荣。他们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公认,这展现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
三是依“粮”而为,服务行业创新促发展。在基础研究方面,储粮昆虫分类学研究解决了中国重要储粮害虫象甲分类的国际困惑,“粮食散体物料压力理论”构建了多种储粮仓型的粮食侧压力理论模型,“我国主要粮种储藏期间微生物的活动规律及其引起粮食霉变发热、带毒的原因及防治途径”首次为中国科学储粮防霉提供了理论依据,“自然缺氧保管粮食理论”填补了国际缺氧储粮保鲜研究空白。在应用研究方面,“玉米品种及纯度鉴定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筒仓防爆技术的研究”攻克了引起粮食筒仓爆炸临界粉尘浓度控制的技术难关,“粮食储藏磷化氢熏蒸增效技术研究”成果写入“磷化氢环流技术规程”行业标准。在创新技术方面,学校研制的第一条连续化馒头生产线开创了国内馒头工业化生产的先河,“食用大豆磷脂的研制”率先攻克了大豆磷脂提取加工技术,“粮库储粮虫霉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粮食中有毒物质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技术,“小麦加工与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大大缩小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在重点工程方面,学校积极参加承担国家重点工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完成了总投资12亿元的工程设计与建设任务和投资337亿元的“国家储备粮库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全部采用学校的储粮工艺设计。在重大项目方面,学校参加了联合国“中国粮食仓储行业淘汰甲基溴项目”、国家发改委“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化现代农业专项——粮食储运新技术与设备优化集成示范、促进全球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分析方法一致性的欧盟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进一步显示了学校的学术和科研实力。在技术服务方面,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横向科研与开发项目600余项,全国大多数小麦大中型加工企业、植物油加工企业、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了学校提供的技术。在决策咨询方面,学校协助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制定了国家粮食产业发展规划,参加了“十一五”国家及河南省粮食科技发展规划的论证与制定。在标准化方面,学校是国家粮油标准委员会粮食储藏与物流技术工作组组长单位,油脂及油料技术工作组、粮油机械及仪器设备技术工作组和粮食及制品技术工作组副组长单位,主持或参与制定、修订的粮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52项,这促进了行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水平的提升。
河南工业大学在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进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校在大师级领军人物的引进和培养、博士授权单位的申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阻碍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为此,学校在全面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深刻认识学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时代赋予学校的历史重任,明确提出了新时期的办学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服务行业,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积极改革创新,注重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综合实力省内一流、优势学科国内领先、以工为主的多科性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作者系河南工业大学校长)
责编:路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