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畴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创办于1985年的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郑州旅游学校。在2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始终坚持“三个贯穿全过程”来进行人才培养,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跨越式发展。实践证明,坚持“三个贯穿全过程”是紧贴职业院校实际的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多年来,学院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结合旅游行业特点,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及帮助学生养成“敬业乐业、优质服务、协同合作、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指导思想,努力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学院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的办学思想,要求广大教师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高度重视和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把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立志做事”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努力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通过学校教育早成才、快成才甚至成大才。
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建立大德育体系,寓道德教育于学校教学和管理服务活动中。为体现职业教育对职业道德要求更高的特点,切实改变德育与智育相割裂的现象,我们要求每一名任课教师在每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发掘本学科蕴涵的德育因素,在课堂教学或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道德渗透”,力求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和参加专业实践活动的同时,在思想上也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实现德育与智育的完美结合、和谐统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倡导“团结实干、齐心协力”的优良校风和“做深、做细、做实”的工作作风,全力推进“学习型校园”“和谐型校园”建设。我们着力构建大德育教育体系,在全院上下提出“以服务求支持、以服务求尊重”的口号,号召教职工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搞好各项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广大学生对学院的关心和热爱。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类活动不断地将道德准则内化为自我道德信念,进而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开展自我道德教育。学院确立了“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经常邀请学院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让在校生明白“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成功”的道理,以此振奋他们的精神,激发他们的斗志,使他们充满自信、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此外,我们还注重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社团及学生个体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使广大学生能够在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下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健康成长。
二、把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近年来,学院坚持“把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原则,在专业创新、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成效显著。
面对市场需求,科学设置专业。为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学院坚持以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把搞好专业创新作为带动全局工作顺利开展的大事来抓。学院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各大人才市场调查研究,找准社会紧缺人才与紧缺专业,把握人才需求发展趋势,为科学设置专业提供参考和依据。目前,学院已开设服务与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环境艺术设计等10多个大专专业和导游、烹饪工艺与营养、工艺与营养、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等10多个中专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专业还分别设有旅游英语、旅游德语、旅游日语、会展经济、市场营销、休闲旅游等多个培养方向。专业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适应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学院的各项工作。
重视专业建设,推进课程改革。近年来,学院注重强化改革创新的观念,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着眼点,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工作。学院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科学论证、合理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具体培养方案,认真研究制定、组织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和课程改革方案。为充分发挥旅游学科的办学优势,学院以“突出特色、建设精品、扩大影响”为指导思想,积极推进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目前,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已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等专业也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为顺利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学院着重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深入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逐步扩大“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二是建立和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酒店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等专业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三明治式”“多阶段、模块式”“厚基础、深功底校企合作模式”等教育教学模式。这些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践活动。三是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考核力度。四是针对各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岗位技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由低到高、结构有序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技能培训,为学生获得多种技能等级证书创造有利条件。
开展素质教育,提升综合能力。学院围绕“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思想,提出了“会学习、会做事、会合作、会发展、会服务、会生活”的素质拓展理念,强化素质拓展教育,着力为学生的特长与爱好发展、个人潜能发挥和技能培养搭建良性平台。为了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院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和各项文体活动,要求每名学生在校期间除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社交礼仪》《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必修课程外,还要根据个人的特长与爱好或个人发展需要选修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此外,学院还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文体活动和技能竞赛,为学生拓展综合素质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
三、把就业指导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为切实解决毕业生的“出口”问题,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建立了责任明确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因片面追求就业率而忽视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学院非常重视把就业工作与招生工作结合起来,把就业教育与入学教育、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把就业教育与专业训练、素质拓展结合起来,努力使就业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认清就业形势,扩大招生规模。针对河南省旅游业基础好、发展快、前景好、人才需求量大的特点,近年来学院根据自身办学条件,重点投入建设了酒店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等专业。鉴于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较好的情况,学院每年都尽可能地通过申报更多的计划来扩大这些专业的招生规模。
加强就业教育,端正就业观念。在新生入学之初,学院就要求就业指导部门及班主任采取集中教育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让学生及早做好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确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学生从进入校门就开始关注就业、准备就业。
结合就业需求,加强就业指导。学院要求每一名任课教师都要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尽可能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能满足学生未来岗位工作需要。学院将就业指导课列为全院必修课,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咨询服务以及在校园网上开设《就业指导》专栏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以形势与政策、面试技巧、心理调适、求职维权、职业测评、创业经验等为内容的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对就业现状的认识,提高他们选择适合自我特点的岗位工作的能力。
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服务。学院着力建设融入市场的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用人单位广泛接触、沟通,通过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共同举办人才交流会等形式逐步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搭建良性平台。此外,学院还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工作,及时征求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学院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为学院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20多年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全体教职工满怀着“人人成才”的教育梦想,以平等、博爱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情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受社会欢迎的高技能旅游职业人才,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快乐之门。时至今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毕业生不仅遍布河南旅游界,而且已逐渐走向京、津、沪、粤、浙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良好的就业形势和高质量的毕业生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和时任省长李成玉等领导同志先后莅临学院指导工作,并对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丰硕的办学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和“2006河南省最具特色的十佳职业院校”。
(作者系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院长)
责编:晓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