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过度理由效应浅析

2009-12-23 03:39刘世伟
学理论·下 2009年10期
关键词:激励思想政治教育

刘世伟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解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但是在这个矛盾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度理由效应,其会降低一个人学习工作表现的内部动机。因此教育者要通过认真客观的分析受教育者的需要,加强精神鼓励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挖掘受教育者本身的内在动机,调动受教育者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教育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过度理由效应;需要;激励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6—0231—02

自从人类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思想政治教育就以其特殊的方式在人类文明嬗变的历程中演绎着自身的价值逻辑。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一直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为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而服务,也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卓绝的贡献。在中国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巨大的号召和凝聚作用,鼓舞着无数的中华儿女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中国共产党人亲切而又形象的称其为“生命线”。具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或集团,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通过转变人们的思想,来改变人们的社会行为的实践活动。它是一项专门做人的工作,对塑造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过度理由效应的内容

过度理由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外在动机,例如金钱或物质奖励,会降低一个人工作表现的内部动机。心理学上的自我知觉理论对这种过渡理由效应的解释是:当外在动机出现时,人们会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外在动机的奖励上,而减少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这种效应将人们的动机转化为外部的因素,消弱了本来存在的内部动机。

有关过度理由效应最早的一个例子来自于心理学家德西(E.Deci),他在1971年用实验方法,很好的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他以大学生为被试,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诱人的测量智力的问题。试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每个被试自己解题,不给奖励;第二阶段,被试被分为两组,试验组被试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一美元报酬,这一组被试通过解题可以挣不少的报酬。而控制组被试则像原来一样没有报酬;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被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目的在于考察被试是否维持对解题的兴趣。结果发现,与奖励组相比较,无奖励组休息时仍在继续解题,而奖励组虽然在有报酬的时候解题十分努力,但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对解题的兴趣。第二阶段时的实验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过度理由,造成了明显的过度理由效应,使奖励组被试转向用获得奖励来解释自己的解题行为,从而使自己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出现了变化。到第三个阶段,奖励一旦失去,对态度已经改变的被试,没有奖励则就没有继续解题的理由,而控制组被试对解题的兴趣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的损害,因而第三阶段仍维持着对解题的热情。

对于过度理由效应,心理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认知评价理论认为,那些有形的奖励,比如说金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控制力和强迫的源泉,它们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决定感,从而消弱人们的内部动机,而那些不定时出现的奖励并不会强迫人们完成某种任务,所以很难被视为一种控制力,也就不大可能消弱内部动机。此外,无形的精神奖励,例如褒扬,会提升人们的自我认定感,并让人们感觉自己很有能力,使人们更加的自信,因此提升人们的内在动机。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过度理由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需要之间从互相排斥、互相适应,到互相超越,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呈现出波浪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需要的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决定着其它的一切矛盾,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的基本动力,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

为了把教育者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自觉的,主动的按照教育者的需要出发,展开行动,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士气,鼓舞干劲,全力投身于弥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需要矛盾的过程中去,并做出符合教育者要求的社会行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般会采取激励的方法如物质奖励。然而,在进行物质奖励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异想不到的结果。在开始进行奖励的时候,受教育者往往还能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比较好的完成教育者的要求,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奖励形式固定不变,这种奖励的作用也在不断减弱,受教育者的热情也在不断减弱,更有甚者在没有物质奖励的时候,还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抵触心理。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原本是出于本身的需要与兴趣,但是,如果教育者为了督促他的学习,不断地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这种奖励多了,受教育者的学习目的可能就会由兴趣爱好,或者是基本适应,转变为获取教育者的奖赏了,他的动机也由内部动机转变为外在动机,也就没有持续的进取心和推动力了。

三、过度理由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过度理由效应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从一个侧面挑战了一直被公认的“强化理论”——奖励可以提升行为发生的概率。过度理由效应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从此人们认识到物质奖励并非是万能的,而精神鼓励在促进受教育者正确行为的塑造上却略胜一筹,更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虽然马克思曾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心理学家伍德?黛西在1999年前后进行的一系列研究综述显示,物质奖励对内部动机的消解是在时刻发生的,特别是不管任务做的是好还是坏都有奖励的情况下。而精神上的鼓励,比如口头上的表扬和非期望中的不固定奖励则不会降低内部动机。不过有的研究也显示,对于表现优异者,枯燥无味的任务的物质奖励同样也会提高人们的内部动机。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提高人们的内部动机肯定是最重要的,而且最好是通过精神鼓励的方法进行。但是,邓小平也明确指出:“如果只讲牺牲,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如果受教育者对任务不感兴趣,内在动机不强,外部动机也会有利于提高他们进行这些活动的兴趣。不过,这种奖励应当仅限于那些受教育者不感兴趣的事情上,对于他们本来就感兴趣就乐得去做的事情,就可能会适得其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四、对于过度理由效应的解决对策

激励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艺术,它应包括精神上的激励,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刺激。要使一个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就应该激发其内在的动力,而不能仅仅靠外在物质奖励,表扬、鼓励和信任等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奖励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物质奖励而学习”的心态。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升华。教育者如果希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要求,在给予恰当物质奖励的同时,还必须让受教育者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教育者的教育要求,而不能简单地与物质待遇挂钩。

1.从客观实际出发,研究、分析主客体的需要,分析其客观性和可行性。例如马斯洛曾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然而,需要也是具有可变性的,即使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人的需要也是不相同的。同样满足需要时也不一定先从最低层次开始,有时可以从中层,或高层开始;有时个体为了满足高层次的需要也会牺牲低层次的需要。并且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满足而消失,高层次需要发展时,低层次需要仍然存在。在许多情景中,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因此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分析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积极引导和满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需要,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弥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需要矛盾的过程中去。

2.不能迷信物质是万能的,一味强调物质的力量,而忽略精神的巨大的鼓舞力量。虽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对具体的问题还是要具体的分析,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面对不同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警惕掉入如过度理由效应的陷阱之中。要积极地引导受教育者的内部动机,使之和教育者的需要相一致,通过增加鼓励而减少物质奖励的方式,强化巩固使之形成社会实践行为。这样才能保持持久的积极进取性,主观能动性,昂扬充沛的热情。当然也不能彻底的否定物质奖励的作用,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注重精神奖励,同时也要有物质奖励的积极配合。

3.注意激励的策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需要鼓励的行为,要不断地去强化。有的强化是连续的、固定的正强化,譬如对每一次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都给予强化,或每隔一定的固定时间,都给予一定的强化。尽管这种强化有及时刺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对这种正强化有越来越高的期望,甚至认为这种正强化是理所当然的。教育者要么不断的加强这种正强化,否则其作用会减弱甚至不再起到刺激行为的作用。另一种正强化的方式是间断的、时间和数量都不固定的正强化,亦即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人行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的反映,不定期、不定量的实施正强化,使每一次正强化都能起到较大的效果。实践证明,后一种正强化更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对于不需要或者不鼓励的行为,就要进行不断地负强化,以使这些行为消弱直至消失,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实际上,不进行正强化也是一种负强化,譬如,过去对某种行为进行正强化,现在不再需要这种行为,但基于这种行为不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这时就可以取消正强化,使行为减少或不再重复出现。实施负强化的方式与正强化也有所差异,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即对每一次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都应及时给予负强化,消除受教育者的侥幸心理,减少直至完全避免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一旦其做出此类的行为,就进行及时批评惩罚等,避免这样的行为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张耀灿,郑永延,吴潜涛,骆郁延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激励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加强基层老员工管理的几点思考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