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倩
遗传因素先天决定了我们是男性还是女性,即通常所说的性别,但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的性别角色,即一个人把自己看作是男性还是女性,是在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特定的社会情形会使一个人的性别角色形象发生变化。现在的男生的确出现了很多女性化的表现,诸如:留长发、洒香水、皮肤白嫩、杏眼朱唇、穿着中性;说话细声细气、胆小怕事等,真的是由内及外都充满了女性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结合资料和生活实例,笔者归纳出三大影响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
一、家庭
家庭是我们第一接触,也是受其影响时间最久的环境,这种影响潜移默化,威力无比。
家庭影响的第一个因素:过分溺爱。笔者所在的城市无锡,80后基本都是独身子女,几乎个个娇生惯养,平时护送上下学,限制野外活动,在外不用打工,在家不用干家务。家长这种过度的保护必然导致孩子的胆小、怯懦和优柔寡断。笔者的男性朋友晚上不敢独自走路;不敢抓龙虾;所有活动都由女同胞们组织策划。虽然这些男孩子外表不女性,但他们的行为的确失去了男孩该有的特征:勇敢、刚毅、负责、善于自制、沉着、当机立断、豁达大度等。笔者在此提出观点一:并不是相貌、穿衣打扮,声音都男性的男孩心理就不女性化,即“外男内女”型男孩。
家庭影响的第二个因素:父母对孩子培养的性别错位。有些妈妈希望生个女儿,但却生了男孩,于是从小把男孩当女孩养,给其涂指甲,扎小辫,穿洋装等,这些行为使部分男孩产生了性别角色畸形,从小自我意识偏斜,性格失调,最终男孩女性化也就难以避免了。严重的甚至产生同性恋、异装癖及异性癖等性变态的心理。这类即典型的“外女内女”型男孩。
家庭影响的第三个因素:单亲妈妈。生长在这样家庭中的男孩,往往受妈妈的过分关爱或限制,在女性的氛围中从小耳濡目染,缺乏男性榜样。笔者一同学,从小由妈妈抚养长大,他的确很“女性”,皮肤白皙,爱干净,会干家务,常常翘兰花指,声音也奶声奶气,但他做事认真细心并且很有责任感,也很勇敢,考虑问题的方式也很男性。笔者观点三:不是在相貌、行为举止具有女性化特征的男孩心理就女性化,即“外女内男”型男孩。
二、学校
对教育已经普及的现代国家来说,人们受影响的另一环境莫过于学校了。
学校影响的第一个因素:制度。从当今的学校教育来看,教师对学生的性格导向是呈女性化的,无论是评“三好”学生,还是选班干部都是以女孩子的性格为标准:听话、顺从、谦虚、文静、行为端庄、举止规范、认真仔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等。学校和老师所要求的这种好学生必然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形象,而这些好学生的特征都明显地带有阴柔性,在学校里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被老师视为好学生的或当上班干部的男生多是阴柔有余、阳刚不足的男孩。此外,绝大多数学校都严禁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追逐打闹和高声喧哗,课堂上不许有小动作,这些原本富有活力、富有男性典型性格特征的男孩正是在这些制度化的种种规范限制下逐渐被纳入女性化的性格模式中。
学校影响的第二个因素:男女教师比例失调。调查表明:在初级学校中,80%以上的教师是女性,而幼师,几乎都是女性,要知道儿童在3岁左右,正是性别角色的形成期,小孩在家里大多跟母亲在一起,而学校又是女教师居多,这对男孩的心理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社会
在此,笔者主要分析社会媒体的影响。社会媒体包括电影、书刊、电视和广播等大众传播工具,它们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巨大影响,是传播性别角色观念的有效途径。记得笔者小时候,社会崇尚的都是男性化的男人和女性化的女人形象,电影电视作品中多是刚强稳健男人味十足的英雄和温柔多情女人味十足的美女,如周润发、成龙、邓丽君和王祖贤之类。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也在变,现代的电影杂志等媒体中弥漫着中性的味道,像超级女声,第一次看李宇春还以为自己视力出问题了,而加油好男儿中受欢迎的居然是阴气十足的某某之类,如今人气正旺的是花样少男F4。在日本,“男孩女性化”现象更是成为了主流,几乎偶像剧中的美男都可以乔装成美女,耽美恋是时尚,众多青少年争相模仿,cosplay中男孩穿女装,明明自己不是同性恋偏要装同性恋。当一种现象被社会接受并认为是一种美时,人们的性别角色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变化。
“男孩女性化”现象是否阻碍了社会前进的步伐,我不加评判,但如果要改变男孩女性化,就必须从小培养,那么怎样培养男孩的男性气质呢?针对产生男孩女性化的原因,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1.不可溺爱娇宠
家长不能对小孩,尤其是男孩百依百顺,要布置适当的家务等需要独自完成的任务,让其产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男孩要有责任感”的观念。给男孩自由玩耍的时间,培养男孩吃苦耐劳的精神。
2.防止生活环境女性化的影响
如前面所说,儿童出世后接触最多的是母亲和女性教师,他们过多地受到女性的影响,儿童是通过模仿成人的角色去学习性别角色细节的,如果成人大多是女性,容易使孩子把自己装扮成心中所崇敬的女性形象,男性性格从小就被一种扭曲的心态所阉割。所以,应注意生活环境中男性角色的增加。在家里父亲应多陪陪儿子,幼儿园应增加男教师,单亲妈妈可带男孩去亲戚家,跟舅舅哥哥等男性接触。
在儿童3-5岁时,切不可将男孩扮女孩,可有意识地让其跟男孩子们在一起游戏,不要怕他舞枪弄棒,摔跤习武,爬墙上树应该鼓励。男孩多参加室外活动,打篮球、踢足球、钓鱼等,在家可以给他们讲军事题材、英雄传奇等故事,培养男孩勇敢、自信、有魄力的男性性格。
3.抵制社会媒体的影响
应尽量避免让儿童观看日本动漫,含有变性人、花样美男等非传统性别角色的影视作品,如果接触了,应给其正确的引导,防止其心理产生非常态的审美观。
当然,并不是“男孩女性化”就一定是负面的,现在中性男人似乎更受青睐就说明了这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查威森曾对近两千名儿童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令人惊异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变化。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所谓女性气质的男孩和那些兼有刚强、勇敢等所谓男性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也往往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有利地位。比起僵化地维持某种性别特征的人,这种“男女同体人格者”往往具有更高水平的道德推理能力,也更能够获得成功。如果说以前我们是通过模仿成人、遵循社会习俗来学习做一个男孩或女孩,那么到了青少年时期,我们需要学会区分社会习俗的见解和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作出自己的选择。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埋葬某些刻板僵化的性别标准,形成一种更具弹性的观念。
我们并没有强调要女性化的男孩变得超级男性化,而是要避免其向性变态发展,引导其形成一种更为健康的,更有利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性别角色,并且笔者认为一个女性化的男孩更具备发展成为中性或是具有双性特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