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苍
摘要:旋律听记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听记提高音乐记忆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感觉,养成良好的记谱习惯,加强音乐音响与乐谱的联系,提高音乐综合能力,以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演绎音乐。因此,在旋律听记的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记谱习惯尤为重要。
关键词:旋律听记;旋律形态印象;坐标记谱;速记;点记
中图分类号:J6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061-04
旋律听记训练并不是单一的为听而听,为写而写,它是针对音乐旋律各方面要素对学生进行的一种综合能力培养的训练,通过旋律的听记训练提高音乐记忆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感觉,养成良好的记谱习惯,加强音乐音响与乐谱的联系,提高音乐综合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演绎音乐。
旋律听记的训练大致与下面几个方面相关。
一、旋律记忆的训练
视唱练习时要求学生边唱边想象乐谱的空间形态和节奏型形态,边唱边结合旋律的空间形态对旋律印象进行记忆。听记练习时将注意力集中到对旋律感觉的印象记忆和对旋律在五线谱上由不同音符的纵向空间位置形成的线条形态和横向空间位置形成的节奏形态上,对旋律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对旋律包含的节奏型形态进行分析判断,对旋律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判断,对旋律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判断,这些都是提高旋律记忆能力的要素,同时也是提高听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调式感的训练
调式感是指对调内各音级间的相对高度记忆的准确程度,对调式音级倾向感觉的把握程度,对调内和声功能感觉的熟悉程度。这些程度的高低对调式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有良好的调式感就具有良好的音乐记忆力与判断力,同时也能具备良好的演绎音乐的能力。因此调式感的训练在听记旋律之前必不可少。
听记开始之前,首先进行与听记旋律的调名相同的调式感练习,如听记旋律的调名是e和声小调,就进行下面e和声小调的调式感练习:
1、仔细聆听钢琴奏出的音响并视唱上面谱例,努力做到清楚前边8小节的和声功能;清楚调内音的音级标记和音级属性(阶名);了解音级倾向并在音高方面努力实现这种倾向;体会调内音高及调内音程感,尽量记住更多的音高感觉、音级倾向感觉、调内音程感觉及调内相对和声效果感觉。
2、进行音级倾向的构唱练习及调内音程的构唱练习(不带调性的音程练习也很重要,可在教学中的其他环节进行)。构唱的音级数量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给级数进行构唱,先构唱包含音级倾向的音级串,再构唱包含各种度数的调内音程串。也可以按旋律给出音级串进行构唱。
3、按和弦级数顺序与转位次序跟唱调内三和弦及常用七和弦。在跟唱练习过程中要求不仅要清楚和声功能及其标记,而且要对各和弦在调内的相对和声效果感觉进行感受和记忆。(不带调性的和弦练习在教学中的其他环节进行)。
4、最后进行调内三和弦、七和弦的构唱练习。先构唱密集排列和弦,再构唱四声部开放排列和弦;先构唱单个和弦,再连续构唱有声部连接关系的四声部和弦连接。
构唱时要求首先根据音高感觉、音级倾向感觉、调内音程感觉及调内相对和声效果感觉的记忆,立体地参照,比较最近的音响印象,对构唱对象进行整体的预感默想。然后再将预感默想到的构唱对象唱出来并由教师进行检查纠正。
三、节拍的判断
从听觉上对旋律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判断旋律的节拍,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乐曲结构从而帮助记忆。
从听觉上判断旋律的节拍不能单靠物理上的强弱关系来完成,更不能靠弹奏者夸张的强弱提示来完成。不同节拍的音乐强弱律动感并不一定由拍子来规定,而是由音乐节奏片段重复规律、节奏疏密循环规律、织体、乐汇和乐句的长度感以及曲式结构感决定的。所以,从听觉上判断旋律的节拍应该抓住一个乐句的长度,感受音乐的节奏片段重复规律或节奏疏密循环规律。
一般情况下,一个乐句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乐思,或旋律的和声内涵中有一个终止式,或结尾音显得稍长并有停顿感,或出现重复(原样部分重复、或节奏型重复、或音调重复)开始因素之前的部分。通过提示,学生是不难把握一个乐句的长度的。
古典音乐中的乐句一般为4小节,将一个乐句的单位拍总拍数除以四后再参考节奏片段重复规律或节奏疏密循环规律即可判断出旋律的节拍。非方正结构旋律和变换节拍旋律的节拍判断则参照乐汇长度和节奏片段重复规律或节奏疏密循环规律进行判断。
判断出节拍后,至于以什么音符为单位拍记谱,则要视旋律记写的复杂程度而定,记写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都不妥当。如全曲单位拍中常出现4个以上音符的三节拍就不适合用八三拍子记谱而适合用四三拍子记谱。全曲单位拍中的音符数量较少的四四拍子实际上应该缩小记谱音符的时值,使用四二拍子记谱。
四、培养对旋律空间形态的想象力
五线谱记谱法是一种非常科学的坐标式记谱法,其以纵向空间的高低位置记录音的高低关系,以横向空间的距离位置记录音的时间关系——节奏。
很多学生在听记旋律时急于求成,往往首先就寻找唱名而不关注旋律线条的空间形态感,不关注节奏型的空间形态感而导致旋律印象模糊抽象。记不住旋律印象,难于完成听记。记谱也没有科学的速记方法。
在听记旋律时为了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旋律线条的空间形态感、相邻音高的音程关系感、节奏型的空间形态感上,首先要求学生不要过分注意旋律线条中的音符唱名,不要把听出旋律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唱名上。如果将听出旋律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唱名上,具有一定首调唱名概念的学生和不关注音高间的音程关系感的学生就会走调或找不到正确的唱名,对旋律形态也不能产生一个大致的印象。越是想听出旋律由什么唱名组成就越是听不出来。因为越是想听出来,注意力就会越集中到自身的概念积累中那些与音高之间的相对关系(音程感)及旋律的高低空间位置形态概念结合不是很好的唱名符号上,从而不能借助容易把握的旋律形态感和音程关系感找到唱名。
五、把握旋律特征
大小调式及中古调式的旋律,其旋律特征一般是级进进行与跳进进行相结合。级进有上行级进、下行级进和两者相结合的波浪式级进,跳进有单一音程跳进、分解和弦音跳进。音程跨度较大的跳进后通常反向级进。旋律进行中的级进有二度级进与半音级进,旋律进行中,只要超过三度就叫跳进。旋律进行中的级进和跳进的概念与和声连接中的概念不同。
五声调式的旋律,其旋律特征主要是旋律以大二度与小三度组成的三音组(五声细胞)进行为主。
听记过程中,只有抓住旋律特征,多关注旋律的空间形态感,才能使对旋律各方面的判断与乐谱的速记变得容易。也只有抓住旋律特征,才能准确地分析判断旋律的调名。
六、听记过程中的速记方式
很多学生听记旋律时将符头涂抹得圆圆的,并且就想在听的过程中一次将能听出的旋律写好。实际上这样写的速度是完全跟不上旋律进行速度的,无论旋律进行速度多慢,记写也不可能跟上。这样做的结果是听一遍最多也只能完成一两个节奏型或一两小节,效率低下,而且对旋律也缺乏一个整体印象。
在边听旋律边点记符头的过程中,哪怕再短暂的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点一次符头用一个单位的时间,涂抹两次就会耗费两倍的时间,涂抹三次就会耗费三倍的时间。通过观察,绝大多数习惯不好的学生记写符头时,对符头的涂抹次数在三次左右。所以为了节省时间和注意力,建议符头用往左下方稍微拖动的点来记录较好,而且也并不一定将每个符头都点上。
当点记符头的速度跟不上旋律进行速度时,只要保持清晰的空间感觉,记住旋律走向和节奏型,可以只点记每小节的开始音后,轻划旋律形态线或点记估计难于回想起来的地方。遇到节奏型片段与先前相同时,记住相同的地方;遇到原样重复的片段时,可以留出重复片段的空间并记住属于原样重复,暂不点记;遇到模进时记住属于严格模进还是调内模进,记住模进的方向、度数和次数,只需点记第一个模块而不必将模进完全点记。这样做既能跟上旋律进行的速度,又能节省出更多的注意力分配到对旋律音响的听辨判断上。
边听边点记符头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晰的单位拍空间概念、小节空间概念、乐句空间概念。一定要让内心有一种单位拍等时空间感(拍感)。具有清晰的空间概念,点记的节奏形态位置才准确。点记的节奏形态位置准确,才能利用符头的横向空间位置形态将节奏信息记录下来。
来得及点记每个符头时可如下点记:
从上面的点记谱上很容易就能看出旋律的节奏形态。
来不及点记每个符头时可如下速记:
根据对旋律印象的回想及旋律各方面要素的分析判断,完成乐谱的整理:
边听边点记符头的过程中切勿使用橡皮擦。拿橡皮擦和擦几下不仅会耽误点记的时间,而且会转移对音响的注意。随便擦一下,几小节的音响印象就会被打断和忽略,甚至后边的音响也由于联系间断而没有参照,结果对旋律没有任何音响印象。
七、每遍听完后对点记谱的整理完善
音响间歇,整理乐谱时不要停滞追究印象模糊的地方,这样会淡化刚获得的旋律印象。每遍听完后,应将整条旋律的音响印象边看速记谱边快速回想几遍。回想过程中,先按符头的节奏形态填补完边听边速记时来不及点记的地方,再快速添加符干符尾及小节线,将印象深刻的地方整理完善,等待下一次音响的开始。
下一次音响开始时,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去根据旋律各方面的因素检查已整理的部分,听辨点记印象模糊的部分。一般印象模糊的部分大多属于难点,针对这些难点,只要多注意旋律形态和根据音高之间的调内音程度数感觉就可以理性地将唱名和节奏判断出来。
点记符头时,要关注音高走向、旋律特征、音程感觉、节奏型形态,不要孤立地直接寻找唱名和等距离点记符头,这属于没有理性指导的纯感性做法,这种做法会使思维混乱、没有条理。无论听记时能够做得多快都应该将对这些因素的关注和听辨分析放在第一位,唱名是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听辨分析之后产生的。
八、符干符尾书写的笔顺要求
整理符干符尾时,如果没有正确的笔顺,将影响记谱的速度和谱面的美观,所以要养成良好的记谱习惯,按正确的笔顺记谱。
首先,对边听边点记的位置不太准确,形状不太美观的符头以节奏型为单位进行修正,修正也只是点重一点而已,不能涂抹。然后再以节奏型为单位参考五线谱的中心线(第三线)决定符干方向整理符干。最后还是以节奏型为单位参考符头倾斜方向整理符尾,符尾不连写时可不以节奏型为单位,单独书写。总之,整理符干及符尾时应以笔尖在谱纸上移动的距离最小为原则。
九、旋律调名的判断和调号的确定
1、根据旋律特征确定旋律所属调式体系。
2、五声性调式体系旋律的调名判断:
先找到大二度和小三度构成的三音组(五声细胞),再从结束音(结束音就是主音)开始将五声细胞中的音按音高次序排列得到五声音阶,然后通过手势判断此音阶的结构即可知道旋律的调名。找到宫音,调号使用宫音音名的大调调号。
3、大小调体系及中古调式体系旋律的调名判断:
两种体系中,单一调名的旋律大多数情况下结束音是主音。主音上方的三度音与主音是大三度关系,按大调的判断方式进行判断;主音上方的三度音与主音是小三度关系,按小调的判断方式进行判断。具体属于哪种大小调或哪种中古调式,则再根据旋律中调号以外的变音记号并参考旋律的和声内涵和旋法特点进一步分析判断。
与自然大调相比较,第四级音一直高半音的旋律属于利底亚调式旋律;第七级音一直低半音的旋律属于混合利底亚调式旋律;尹奥尼亚调式旋律的音级与同主音自然大调旋律的音级完全相同,但音级倾向(旋法)不同。
与自然小调相比较,第六级音一直高半音的旋律属于多利亚调式旋律;第二级音一直低半音的旋律属于弗里几亚调式旋律;二级、七级音一直低半音的旋律属于洛克里亚调式旋律(较少见);爱奥尼亚调式旋律的音级与同主音自然小调旋律的音级完全相同,但音级倾向(旋法)不同。
大调旋律使用大调调号,小调旋律使用小调的平行大调调号。中古调式旋律,则应将旋律中某些音级上一直都存在的变音记号添加进判断旋律调名时暂时借用的同主音大小调调号里。或判断出旋律的调名后再根据主音的调式音级名称(阶名)找到尹奥尼亚音,使用该音音名的大调调号。
离调转调频繁的旋律,结束音就不一定是主音了。这时就应该通过多分析旋律的和声内涵和旋法特点来确定调名了。此类旋律一般使用开始调的调号,离调转调时比开始调的调号数量多出或减少的部分,在旋律中用临时变音记号记写,不必更换调号。
十、整体听记完成后的背唱与默写要求
如果一条旋律听记完成后离开乐谱就什么印象都没有,那么这种听记训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有将整条旋律都记住,才能从整体上体会和把握旋律的和声内涵、乐汇、乐句、乐段等曲式结构的感觉,作曲手法等。所以,听记完成后要对旋律的调式调性、旋律特征、节奏分布规律、乐句乐段结构、写作手法等进行重新分析并借助这些因素背唱旋律。必要时还可以移调背唱或弹唱。在背唱的过程中,大脑还要想象乐谱形象,要让大脑里的乐谱形象如照片般清晰。
为了加强音响与乐谱的联系,在按要求完成背唱后立即将大脑里想象的乐谱形象进行快速默写,提高对乐谱形象的想象能力和记谱准确度,加快记谱速度。
责任编辑: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