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交指示语汉英翻译中的信息流失

2009-12-17 09:57
大家 2009年9期
关键词:汉英翻译

彭 慧

摘 要:本文立足于英汉社交指示语的差别, 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了社交指示语汉英翻译中的信息流失问题。通过大量例证分析,明确了社交指示语翻译中信息流失现象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源语的有效信息值,确保话语信息的最大限度传递。

关键词:社交指示语 汉英翻译 信息流失 有效信息值

自语用学问世以来,业内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在跨文化的翻译过程中(科技翻译除外),应充分考虑一个翻译项的四个层面:字面所指、语用所指、文化内涵和文体内涵。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由于原文与译文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存在着差异,译者很难做到完全的或绝对等值的翻译 [1],这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完全等值的翻译是不可能的”。本文试从社交指示语的翻译入手,探讨在汉英翻译的过程中信息的流失问题。

社交指示语指语言结构中能反映出语言使用者的社会面目、相对社会地位和亲疏关系的那些词语和语法范畴。社交指示语大体可分成三类:(1)第一人称指示语,指示对象是说话者自己(addresser)。(2)第二人称指示语。指示对象是受话者(addressee)。(3)第三人称指示语,指示对象是第三者(the third person role)。这种分类与语法上对人称代词的分类颇为相似,所不同的是,语法上的人称代词往往不涉及说话人、听话人或第三者的社会地位,除语法上的变化外(如单复数变化)很少有别的变化。社交指示语则不然,它往往涉及“语言活动参与者的社会面目”,“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相对的社会地位”及“说话人和所谈及的人之间相对的社会地位”[2]。

中国乃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因此在社交指示语上表现为典型性和丰富性,许多指示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社交称谓种类繁多,详尽精确:或表示敬人,如:足下、贵府、兄台等,或表示自谦,如:小生、鄙人、贱内等;或出言不逊,如:小子、兔崽子等等。汉语中亲属称谓也常用于社交场合,以传递社交指示的不同语义信息,如老兄、贤弟、大嫂、小妹等词语。但在英语中,由于其自身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其社交指示语体系业已全面让位给了人称代词。在汉译英时,由于译文语言本身的不足,原文所表达的某些信息便会在翻译的过程中丢失。

一、第一人称社交指示语所含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的流失

语法上的第一人称代词单数在汉语中主要是“我”、“俺”、“咱”,但汉语中以第一人称为指示参照点的社交指示语却至少有20个。比较而言,“我”、“俺”、“咱”的所指不涉及说话人的社会地位,但像下列这些词却带有明显的自我贬损(self-depreciation)特征:鄙人、贱妾、奴家、小人、小生、奴才、愚兄、小弟、老夫、学生、在下、婢子等。

如前所述,社交指示语在英语中业已消失,因此,在英语中我们找不到与汉语中“鄙人”、“贱妾”、“奴家”等词完全等值的词。当然,我们可以把这类词统统翻译成“I”或“me”,但这样翻译后,这些词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词所蕴涵的自谦特征便会荡然无存。而如果我们把这类词全都翻译成“my humble self”,从语义学的角度看,译文对原文做到了“忠实”,但从英语语法和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这种翻译虽然传达了原文的文化内涵,但容易造成阅读的停顿和误读。因此,在翻译类似的社交指示语的时候,译者只能顾及对象语言的常规表达,把原作中隐含丰富文化寓意的信息舍弃掉。举例分析如下:

1.旺儿又打着千儿回道:“奴才天天在二门上听差事,如何能知道二爷在外头的事呢?”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译文(1)Little Wang bent one knee. “The slave performs his service at the second gateway day after day. How can he know what the master does outside?”

— Florence and Isabel McHugh譯

译文(2)“Im on duty all day long at the inner gate”, stammered Lai Lang. “How could I know about the Second M aster's business?”

— 杨宪益夫妇译

在译文(1)中,“奴才”被译成“the slave”。在英语中,“the slave”只是一个普通的实体名词,语义是“奴隶”,并没有可以充当社交指示语的功能。如果将“奴才”译成“the slave”, 倒好像旺儿在说别人而不是自己。译者刻意追求字面上的对应,结果造成语用信息流失,显然是失败的翻译,况且“奴才”与“the slave”的语义所指也不完全一致。在译文(2)中,“奴才”被译成第一人称代词“I”,从语用的角度分析,译文体现了原文的语用所指,传递了“奴才”作为自称的语用信息,避免了第一种译文中的语用失误。但“奴才”在汉语中作为社交指示语是处于服役性阶层或社会最底层的男性在主人面前对自己的一种贬称,体现的是一种下级对上级的权势关系,明白无误地表明了说话者与受话者的身份地位差异。而所有这些信息在第二种译文中流失殆尽。这种信息流失不是单纯因译语与源语语言差异所致,主要是文化差异使然。因此可以说,这种文化信息流失在语用翻译中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二、第二人称社交指示语所含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的流失

按照语用学的分类,第二人称社交指示语可以分成三类:(1)关系式社交指示语。该类指示语重在实际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是一种relation usage。在汉语中主要是“您”、“君”、“卿”、 “足下”等。(2)称呼式社交指示语。此类社交指示语涉及到对于交际活动的参与者的社会身份,是一种address usage。如“张老”、“三大爷”,“老先生”、“贤弟”、“老翁”。(3)关系—称呼式社交指示语。此类社交指示语不仅涉及交际双方甚至第三者的社会关系,还往往涉及到他们之间的社会身份,是一种relation-address usage。这其实是对前两种社交指示语的混合使用。举例分析如下:

1.“足下莫不就是在我白老师手里曾考过一个案首的?” (关系用法)

—《儒林外史》

“Arent you the man who came first in that which my patron, Mr. Pai, supervised?”

— 杨宪益夫妇译

“足下”它是古汉语中对有地位者的尊称,而英语中的第二人称却只有“you”一种形式,而且渐渐失去了表达敬意的用法,成了表达第二人称单复数的唯一形式。在英译时,关系式社交指示语大都只能译为“you”。此例中,“足下”与“you”虽然在语用意义上等值,但在语义层面上不完全对等且其文化信息完全流失。

2.士隐听了,大叫:“妙极!弟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 (称呼用法)

—《红楼梦》第一回

“Magnificent! Divine!”cried his host enthusiastically. “I have always said that you would not wade for long in the slough of dejection.”

—Florence and Isabel Mchugh 译

汉语中,作为社交指示语的“兄”和“弟”表达的并非实实在在的血缘关系,而是一种说话者与听话者年龄上相仿的非亲属关系,属于社交指示语中的拟亲属称谓(assumed kinship terms)。它们的运用符合汉语中社会交际所遵循的规约性原则,是一种约定俗成,即对没有真正血缘关系的人也可以“称兄道弟”。因而,在翻译中,译者要充分意识到汉语中这一类能够体现交际中规约性的拟称谓语。这类称谓语可以使谈话对方感到受尊重和亲近,从而可以有效地缩短交际双方的距离,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但英语中并不存在此类汉语中常见的拟亲属称谓。译者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进行灵活变通的翻译。

试看以上提供的译文,译者将“弟”和“兄”分译成“I”和“you”,显然是认清了上述话语交际的真实语境以及“弟”和“兄”作为社交拟称谓语的规约化使用。由于目的语中这种能够体现社交关系的拟称谓语的缺乏,译者将它们译成英语中最常见的人称代词“I”和“you”。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考虑,汉语指示语所包含的有效信息值得以保留,语用信息得以传达,但却以失去词级对应为代价,也就是说,源语中的语义信息或概念意义不可避免地缺失了。这事实上是很多译者为了实现语用信息保真而经常采用的方法。

3.西门庆举手道:“数年不见你老人家,不觉越发苍髯皓首。” (关系—称呼式用法)

—《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一回

引文中的“你老人家”是一个关系—称呼式表达,从语义所指为“you…old man”。但如果我们把“数年不见你老人家”翻译成“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old man.”,译文读者可能会以为说话人(西门庆)对听话人不很尊重,甚至于觉得说话人的语气中有戏谑的成分,从而产生语用失误。在此例中,我们只能采用语用等值翻译,把“你老人家”翻译成“you”,但当这样翻译时,原作中所蕴涵的向对方表达敬意的文化信息却流失了。

三、第三人称社交指示语所含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的流失

第三人称指示是指说话者和受话者以外的人、事、物,如交际双方的亲属、朋友、同事,或与他们有关的事物。这类指示语可分为(1)以说话者为参照点的,常含有自我贬损的语义特征如“拙作”、“寒舍”、“贱内”、“小女”等,(2)以受话者为参照点的,常含有让对方受益的语义特征,如“贵庚”、“尊姓”、“令尊”、“令媛”等,(3)旁观者或其它事物。常含有让第三方受益的语义特征,如“那位小姐”、“杨家大少爷”等。举例分析如下:

1.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愈,故未及行。”

—《红楼梦》第三回

译文(1):“It so happens that an opportunity of helping you has just presented itself,”said Ru-hai.“ Since my poor wife passed on, my mother-in-law in the capital has been worried about the little girl having no one to look after her, and has already sent some of her folk here by barge to fetch her away…”

— David Hawkes译

译文(2):“What a lucky coincidence!”exclaimed Ju-hai.“Since my wife ' s death, my mother-in-law in the capital has been worried because my daughter has no one to bring her up…

— 楊宪益夫妇译

“贱荆”一词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和独有的美学意蕴。该称呼是林如海在贾雨村面前对自己妻子的一种谦称。对自己妻子称呼如此,颇能体现古代封建制度下等级森严的宗法权势关系,妇女遵从“三从四德”之礼,男子为长为尊。作为社交指示语,它有四层语义:(1)字面所指:“妻子”(semantic level—wife),(2)语用所指:“我的妻子”(pragmatic level—“my wife”)(3)文化内涵:“谦逊和礼貌”(cultural level—modesty and courtesy),(4)文体内涵:非常正式文体(stylistic level—high level of formality)。David Hawkes的译文“my poor wife”充分实现了词级上的语义等值,但“贱荆”一词中的“贱”在英语中存在语义空缺,读者对此译文易产生误解,导致语用失误。相比较,在译文(2)中,考虑到西方社会人文主义的思想意识和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念,杨宪益夫妇的译文舍弃了“my poor wife”在语义上的对应,将“贱荆”译成普通的名词短语“my wife”,成功传达了原文的语用信息值,但它仍未能传达出源语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和文体内涵,即美学内涵。

2.武大道:“大嫂说得是,二哥你便搬来,也教我争口气?”

—《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Wu The First said,“Good wife, you have spoken rightly. Brother, you must move here and I can draw a full breath again.”

—Peal S. Buck译All Men Are Brothers

“大嫂”是说话者武大郎以受话者武松为参照点的第三人称指示语,它的字面所指为“sister-in-law”,语用所指为:“your sister-in-law”。译文中“goodwife”没有准确地反映出“大嫂”的语义及受话人武松与“大嫂”的角色关系,此译文在语义和语用层面上发生了信息流失,会造成歧义和误解。“大嫂”应译为“your sister-in-law”。另外,文中“二哥”是从别人角度对武松的称呼,是以其他人作为话语的参照点。把握住人物的角色关系的脉络,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社会指示语所承载的话语信息,这在社会指示语的翻译中也是极为重要的。

四、结语

造成社交指示语在汉英翻译过程中信息丢失的原因在于所译语言本身及语言所载文化之间的差异。由于在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这种难以完全等值的嫁接性,在实际的翻译中,我们只能尽量发挥译文语言的表现力,以大体一致的方法完成对于原作的翻译。翻译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而信息的成功传递有赖于语用信息能够最大程度地传达。因而,对译者而言,语用信息保真是社交指示语翻译的核心任务。而翻译实践证明,语用信息保真往往以牺牲语义信息为代价,文化信息的传递和文体信息的传递则是对翻译的更高期待。

参考文献:

[1] 周方珠.英汉翻译原理[M]. 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7

[2]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0

作者简介:彭慧(1977-),女,湖南株洲人,文学硕士,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汉英翻译
《最简方案》理论下的汉语反身代词英译指称研究
中国网络司法外宣翻译初探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公示语的功能及其翻译原则
公示语汉英错译的原因分析及其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