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2009-12-11 09:39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班会行为习惯

张 燕

培根在《人性论》中说道:“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一生。”习惯如此重要,而它又是在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们应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

一、习惯养成阶段

(一)晓之以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初一是由小学到中学的转折期,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作为班主任,应抓住这一教育良机。

首先,开好第一次主题班会——《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1.引述材料,曾经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老学者答到:“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于人才的形成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并展开讨论,明确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2.在学习《中学生守则》的基础上,制定本班的《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对自身行为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做到有章可循,从迈进河洛中学的第一天起,就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为自己开一个好头。

其次,在明确规范的前提下,开好第二次班会——《成功,请从设定目标开始》。通过学习、讨论,明确设立目标对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性。

(二)定细则,抓落实,以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

1.从学习、纪律、卫生三个方面定具体细则,实行量化,便于督促检查。

2.将班级分为八个小组,实行班主任→〔班长(纪律)、课代表(学习)〕→组长→组员,层层管理的制度,责任到人,形成竞争机制。

规范实施之初,班主任要深入班级,面面俱到,既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随时指导,又及时了解班级情况,避免偏听偏信现象的发生。如有违规及时处理,一周内扣分超过十分的,要写出书面说明书,一式三份,自己、班主任、家长各一份,做到内外结合,形成合力,使学生逐渐由他律走向自律。

(三)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1.开展“读好书,学做人”活动

“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读书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我们充分利用周日,引导学生读名著,并写出读书心得。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妙方,是一条捷径。

2.通过写周记,反省自我

这既有利于学生完美性格的形成,又成为师生交流的感情“热线”,是对学生个别教育的最好渠道,增进了师生间的友谊。

二、习惯巩固阶段

期中考试后及期末前一段时间,是学生心理上容易波动的阶段,也是行为习惯容易出现滑坡的阶段。这时,班主任要做到三勤:勤靠班、勤观察、勤疏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问题堆积。

三、注重教育空白阶段

节假日及周日,学生极容易出现“假日综合症”,表现为困倦,作业质量差等。对此,我们建立了家校联系卡,将学生每周在校情况、作业及时通知家长,并让家长写好孩子反馈信息,便于发现问题,及时教育。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有机进行,学生养成了较为自觉的良好行为习惯,整个班级秩序井然,为学习创造了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河洛中学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班会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