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几点策略

2009-12-10 06:48秦翠侠
新课程·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练习本现实生活课程标准

秦翠侠 杨 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估算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估算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估算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摒弃对估算教学的轻视态度,对估算教学进行新的审视,结合课程改革以来估算教学的实际,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教师应重视估算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估算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在数学越来越接近生活化的情况下,越来越被重视的教学内容。特别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更显得举足轻重。学好正确的估算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很多问题。在生活中,我们运用数学的估算特别多,比如:我们出门买东西要带多少钱,干一件事要用多少时间等等,这都用到了数学估算。如果你估算得不准确,可能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所以,搞好估算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二、提高学生对估算教学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述,明白学生估算的思路和理由,适当鼓励学生总结估算的策略。其次,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对估算数与精确数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反思讨论,从而加强体验,积累经验。第三,结合新的评价体系,在教学中适时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产生对估算教学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方式

估算常用策略有:(1)凑整十数法。如:198看作200等。(2)取中间数法。如:672+678+673+679可以看作4个675相加。(3)利用特殊的数据特点进行估数。如:127×26×7×3可以看作125×8×25×4。(4)寻找区间范围。一般是去尾进一,如:288看作300。(5)两个数一个估另一个不估。如:352+675看作350+675。(6)两个数一个估大另一个估小。如:578+785看作580+780。(7)先估后调。如:27×4看作25×4再调上两个4。我们要根据生活中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到高年级时学到的取近似值,在生活中并不一定非用四舍五入法,还会用到去尾法、进一法。这样,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教育学生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当你完不成任务时要用进一法,当剩余无用时就可用去尾法。

四、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估算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时候根本达不到我们想象的要求,特别是小学二年级的小学生。那么怎么组织估算教学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估算。例如,我们去买五个练习本,学生就会想:一个练习本的单价,五个练习本的总价,从而还会想到我带的钱要大于买练习本的钱而不能带少了。这样,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五、从现实生活中锻炼估算能力

“数学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数学化”我们已经提了很久,数学教学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并把知识应用到新的现实情景中去,引导学生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我们研究和教学估算的最终目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估算的能力。如:你要买东西,要先估算一下,你买什么物品?要花多少钱?带多少钱才够?同学们要去参加校外活动,有多少学生?要多少辆车?等等,这就是估算的意识。只有把数学的估算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来,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新池镇南沟学校

猜你喜欢
练习本现实生活课程标准
压岁钱大玩家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小灵通买练习本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买练习本也不容易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假期归来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