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英 廖宏伟
[摘要]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直接反映,各高校均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本研究借鉴TQM、ISO9000系列标准中全面质量管理与标准化管理的思想和成功经验, 对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管理、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并实施了一套规范、先进、切实可行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 实践
[作者简介]李群英(1970- ),女,广西合浦人,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高教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廖宏伟(1977- ),男,广西兴安人,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实践办公室副主任,工程师。(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厅新世纪教改工程第三批立项资助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桂教高教[2007]109号)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173-02
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毕业论文)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性,它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质量直接而全面的检验。教育部2007年2号文强调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它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 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广西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质量,借鉴和引用全面质量管理核心思想,研究和探索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方法,建立和完善学校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制定了相关管理文件和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实践,实践运行效果显著。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核心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一词首次于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在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大师菲根鲍姆(A.V.Feigenbaum)的著作《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中。全面质量管理(TQM)是在传统的质量管理基础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上的需要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发展的新阶段,现已成为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科学。TQM的特点是“三全一多”,即全员、全过程、全企业和多方面的质量管理,其中“三全”管理是全面管理的核心和精髓。ISO9000管理模式则是一种全面进入、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并自带监督机制的管理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建立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和实现各种质量活动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强调基本质量管理原则,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者作用、全员动员、过程管理、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这八项原则的应用。TQM 和ISO9000体现了现代质量管理的精华思想, 其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对高校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本研究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核心要素并将其引入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过程。在毕业设计教学管理过程中,“全员”指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学生和各级管理人员, 通过全员动员, 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 并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努力完成各自的任务;“全过程”指对从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方案设计(实验),到中期检查、撰写论文、成绩评定、答辩评分、论文归档等毕业论文完成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全方位”指要求与毕业设计有关的各部门以工作质量来保证教学质量, 用多种方法和保障措施进行全面管理。
二、毕业论文全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运行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指导思想,本研究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特点和内容,结合广西师范大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构建了由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评估检查与信息反馈系统、控制系统四大体系组成的毕业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毕业论文质量全程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决策系统:制定和细化管理规章,规范指导毕业论文工作
学校制定并实施《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等文件,从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组织和时间安排、选题、指导、撰写和答辩、评分、经费、奖惩、总结工作和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规范毕业论文工作,并及时根据毕业论文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修订和细化管理工作条款。同时,于2007年全面修订全校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结合专业特点,对论文的目的、要求和内容等做出明确要求。
(二)执行系统:全员参与,分层管理,全程监控
1.实行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明确职责。毕业论文工作在分管教学副校长领导下,逐级开展工作。校教务处负责毕业论文工件的计划安排、检查进度、发放经费、优秀毕业论文汇编等;学院起承上启下,组织落实作用,根据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和学院具体情况,制订学院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向各教研室布置毕业论文工作任务;系(教研室)负责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如:论文的审定、开题指导、指导教师及评阅人的配备、中期检查、论文答辩与成绩评定、优秀毕业论文的推荐等组织和安排工作。
2.制定毕业论文前、中、后期三阶段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规范全程管理程序。(1)毕业论文的前期阶段,主要是制定选题标准、规定指导教师职责和开题的基本要求。选题是撰写论文(设计)的首要环节,是毕业论文工作的关键。除了坚持一人一题的基本原则外,还应遵循选题密切结合实际和以学生为本的选题原则:选题应紧扣专业特点,结合教学科研的实际,紧密联系经济和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生产实践的发展;鼓励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选题;选题应符合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要有深度和广度;分量适当,难易适中;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自己申报论文题目。在指导教师方面,严格遴选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 指导教师由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熟悉所指导学生的论文(设计)研究方向、学术严谨、责任心强的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实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负责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和指导的学生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查阅资料,了解学科发展动态,选择研究方法,制订研究方案,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审定通过后方能进入毕业论文的研究与撰写阶段。(2)毕业论文的中期阶段,要高度重视中期检查与指导工作。学院教研室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中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要求指导教师每周与学生至少交流一次,根据论文写作进度给予具体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督促落实。(3)毕业论文的后期阶段,各学院要精心组织和安排毕业论文的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实行答辩资格审查制和全员答辩制度。由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答辩资格审查,不具备答辩资格的学生将推迟答辩;各学院成立由3~5名中级以上职称教师组成的专业答辩小组,统一答辩要求,严格评分标准。对专业答辩小组提出的优秀和不及格的毕业论文(设计),必须由学院答辩委员会重新组织答辩方可确定成绩。严格执行毕业论文的评分内容标准,实行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专业答辩小组分别按40%、25%、35%的比例计算评定制度,优秀论文比例控制在论文总数的15%以内。
(三)评估检查与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和完善学院、学校、校外三级检查和评估体系,实行全方位和多层次的信息反馈
首先是学院自查。各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质量检查小组,开展学院一级毕业论文自查自纠工作。侧重检查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指导教师工作情况、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自查工作结束后,将学院自评报告和《毕业论文检查登记表》《毕业论文完成情况及建议》等检查材料提交教务处,交由学校抽查。学校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组成学校专家组,开展毕业论文专项检查工作,一是侧重检查毕业论文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以及学院自查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二是采取抽查的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对毕业论文进行抽样评估,最后得出评价结果。此外,每年按专业随机抽取部分毕业论文送校外专家评审。
(四)控制系统:建立评价选优制度,确保指导教师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第一,每年均对毕业论文的总体情况和检查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并通过发文、会议等多种形式反馈各学院。第二,建立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确保指导教师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每年评选表彰优秀指导教师,汇编和出版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专刊,对指导不力、把关不严、论文质量粗糙的指导教师以教学事故论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第三,每年对毕业论文工作各环节进行总结,分析相关数据,为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文件,提高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度提供有力的参考。
学校通过上述四系统在毕业论文工作各环节的运行,形成一个完整质量监控的PDCA循环,即制订计划(Plan)、明确目标(Plan)→执行(Do)→检查反馈(Check)→处理纠偏(Act)→制订新的计划目标,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文件,通过持续改进,达到毕业论文质量的螺旋上升,实现质量监控的目的。
三、实践运行的成效
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证明,闭合型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对规范学校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全员动员,责任和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
学校不断完善与毕业论文工作有关的文件和规章制度,为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对毕业论文工作坚持早布置、有准备。在毕业论文开始前,要求各学院组织有关师生进行总动员,组织学习有关毕业论文工作条例。通过各级组织层层动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要求,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和学生参与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毕业论文各环节的教学质量。
(二)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质量逐年提升
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程度逐步提高。学校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开展毕业论文专项普查工作,检查专家组认为,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表现在论文封面、任务书、开题报告、中英文摘要、正文、图表及公式、参考文献等填写完整,书写格式、结构符合人文(科技)论文的标准,充分体现毕业论文管理过程的指导性和规范性。
此外,学校对毕业论文实行匿名校外专家评审制,每年抽取一定数量的毕业论文送区外同等院校实行盲审,通过此举客观、真实地检验学校毕业论文评分的尺度。学校将2007届和2008届毕业论文按专业随机各抽取100份,分别送华南师范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进行评审,优良率分别达到64%和66%。评审结果表明,广西师范大学被抽查论文普遍受到校外专家的好评,无论是论文撰写规范,还是论文选题的分量、难度和论文质量均得到了专家认可。
[参考文献]
[1]王章豹.基于TQM和ISO9000的高校质量管理新理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李晓梅,张永春.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姜树余.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测与保证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