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会
通过几年的实验,我发现让学生写“小组日记”效果特别好,“小组日记”这项活动的开展就像打通了连接学生心门的通道,让学生驶上了高速的写作思维“立交桥”。
所谓“小组日记”,就是将全班同学按程度的好、中、差兼顾的原则,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5~7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在一个本子上记日记,每人每周按时间顺序记一天。日记本由小组统筹,组长保管,日记本扉页应写上:① 本组成员名单;② 本组条规,如“字迹要工整,书面要整洁”等;③ 本组格言或誓言,如“愿我们组日记一天比一天写得富有创新,更有活力”。每组选一个比较负责任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负责转传日记本并督促同学按时完成。每周星期一上午,由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讨论本周日记话题,然后组长将日记话题用本周“日记导航”的形式写在日记本上,每天由本组成员依次写作。每个同学写完后都要递给本组同学传阅交流,并在日记后写上评价性的语言。一周结束由本组成员共同讨论本周最佳日记、进步之星、最佳评论等,在日记最后的“点评台”中进行表扬。从一篇篇学生的日记中,教师听到了学生的心声,而学生们也从教师写给他们的热情的、语重心长的评语中,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友好、尊重、理解和期望,同时,家长也能从日记中了解孩子的感情和思想,并且能看到别的孩子的写作水平及其家庭教育的方式,促进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真是一举多得。
一、 “小组日记”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
对于每一组的同学来说,“小组日记”本是他们共同实践的作业,他们把这本日记当作他们精神上的家园,而设计这个作业本不仅使同学们觉得有趣,更让他们感到这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特别的本子。于是,从封面的选择、小组的名称、小组成员的介绍,到成员笔名的签写,从每周的写作话题、日记导航台到文章的插图等都让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在这一方天地里,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名字,这是他们的世界,所以他们乐于创新,喜爱实践。
二、 “小组日记”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小组日记”要求每生每周一篇,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写,有广泛的题材可选,有组员的提醒和组长的督促,还有教师的抽查,这就为学生按质按量完成日记提供了客观保证。加上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小组日记”评比:上周的我与本周的我(日记)比;我与同学比;我组与别组比等等,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他们主观上产生想写日记、写好日记的愿望。这样,就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每周一次的循环日记,学生很容易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对写作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平时就特别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搜集写作素材,久而久之,写作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三、 “小组日记”有利于学生的互相交流提高
传统的日记为封闭式,受益仅一人;“小组日记”为开放式,大家受益。每位学生写日记前必须细读前一同学的日记,并进行批改、打分、写评语。每周组与组之间进行书面交流、评分,将每组的最佳篇张贴在教室的“写作园地”栏目里,或班级的博客上。由于小组内几个同学的知识水平不一样,他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比如每次写的时候,先由各小组组长领头,他写的日记的质量对组员的影响很大。因此,对组长要提出较高的要求,不论书写还是内容,都必须拿出较高水平。这样依次下去,等到周末,日记也就轮到了后进生的手中。有了前面四篇日记作范例,后进生再下笔就心中有数了。另外,每个同学在写日记之前还可以阅览本组其他同学的日记,学习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形成一种良好的写作风气。
四、 “小组日记”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
会写日记,不一定会评价别人的日记。我要求学生在写日记之前,首先要对前一位同学的日记进行评价,写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又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开始做肯定会遇到问题,学生不知如何去评价,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对每篇日记,教师都要给学生正确、公正、合理的评价。有了教师的示范,时间久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小组日记”的开展,应该说为学生快速提升语文素养架设了一条条通往写作的高速思维“立交桥”,让学生能够多渠道、立体交叉地达到整体发展,培养了其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全面的读写能力。满足了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给学生带来的是生命的释放,满足了学生自我认识的需要,和生生对话的需要,在有效地交流中,营造了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
(作者单位:淮安市涟水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