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菲
我发现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早已学会默读,但一些教师仍然大量采用朗读,极少采用默读,留给学生静心会文的时间极少。笔者认为,教师如果不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静心默读,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变得越来越浮躁,全神贯注读书,深思熟虑思辨的良好阅读习惯会离学生越来越远。潜心默读不可或缺,我们应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潜心默读的充裕时间和广阔空间,让学生在潜心会文中学习语文。
一、 朗读与默读比翼共生
朗读和默读是两种既相互联系而又各有特点的阅读活动。默读是用眼看,用心想,也就是“披文以入情”的过程,而朗读是“情动而辞发”的过程。只有将朗读建立在默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读中思,思中读,这样才能读出画面,读出个性,读出疑问,读出思考,读出情感。在教学《海伦·凯勒》一课时,我将朗读与默读进行了有机整合。整体感知课文时,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生在自由的朗读中找到了统帅全文的中心句,以后,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静静的读书场,让他们在一次次与文本的对话中体会到了海伦·凯勒的自强不息。交流过程中,我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第4自然段进行品析感悟。我先让学生进行自读自悟,圈词语,细揣摩,然后再让他们展开想象,透过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激发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的东西表达出来。在学生充分体会的基础上,我再适时地让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我想,正因为将朗读与默读进行了有效结合,读中悟,悟中读,学生的情感之弦与文本的“心跳”发生了和谐共振,才会聆听到他们声情并茂的琅琅诵读。
二、 课堂动静相生张弛有度
课堂中的“热烈”能激活学生学习的情绪、活跃教学气氛;“安静”则有利于营造静静的读书场,促使学生思维的深化。新课程追求的课堂教学是以有助于学生学习为中心,紧扣思维训练,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境界。
1. 合作前静心默读,积聚思维碰撞的火花。合作学习有利于课堂信息的多向互动,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如果只关注合作结果,忽视了合作前个体的独立思考、潜心默读。合作学习将成为一种低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时,我也曾遇到这样尴尬的一幕:在零零碎碎品析谈迁的言行后,为了使学生对主人公形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填空:那是一个风雪漫天的早晨,________;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________;有一天,谈迁因为劳累过度而病倒了,________。出示题目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学生马上高举的小手让我惊喜于合作的成功。但交流时单一的答案令我措手不及,学生仅仅抓住了漂浮于文本最表层的几句话语来回答。纳闷之余究其原因:原来学生静心读书的时间过于稀少,没有文字的浸润,没有深沉的思维,课堂上哪来智慧的火花和灵性的思想呢?实践证明,在组织学生合作之前,我们一定要留给学生静心思考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互相启发,优势互补。
2. 对话前静心默读,积累有效对话的谈资。对话交流必须以学生个体的理解为基础,无论理解哪一类型的文章,学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心理过程。从起初的直觉印象到继而进行的深入理解,需要凭借联想与比较、分析与概括、了解与体会等思维方式。教师需在耐心的等待中,在不着痕迹的指导下,让学生沉浸于文本,鉴赏玩索,掂量比较,想象生情。学生在思考中变得自信而睿智,浮躁的心境由此变得安静,思维也由肤浅逐步走向深入,语言经过大脑的思考由言之无序走向“言之有序”,表达也由一句话扩展到了几句话。对话时才会有智慧的火花频频闪现,奇思妙想纷纷涌现,这为以后的有效对话积累了丰富的谈话基础。
3. 疑难处静心默读,开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佳路径。“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要在疑难处多默读,这样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疑难往往能迎刃而解。
我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学生质疑: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司马迁能够在痛不欲生、悲愤交加的情况下完成《史记》的?我想: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文本深入对话,才能真切地感悟到它的内涵。于是,我给予学生充分的静心默读时间和空间,采用了默读感悟,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次次地来回于文本之间,完成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和内化,情感的体验和熏陶。学生认真读书,瞻前顾后,上挂下联,体会得淋漓尽致。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邹区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