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莹
如果能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形成竞争状态,保持生机和活力,那么课堂节律就会波澜起伏,充满吸引力,学生听课就会兴奋而专注,课堂沉闷的现象就会得到改变。
一、 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思考
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巧妙设疑,问在重点处,问得有价值。所设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为学生的思维拓展出广阔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多角度、多侧面、深入地去读书,去思考,达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如教学《将相和》一课,蔺相如持壁威胁秦王一段时,教师如果设疑:蔺相如是真的要撞柱子,还是故意吓唬秦王?这样的设疑就比较有思考价值,有的学生就可能认为:蔺相如是真的要撞柱子,和玉同归于尽;有的学生就会认为:蔺相如不过是在吓唬秦王,找机会完璧归赵罢了;还有的学生可能就会认为两种情况都可能存在,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蔺相如一定会玉石俱焚的……这样设疑,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引发学生主动读书的积极性。
二、 故意出错,让学生警觉
语文教师不仅备课要充分,预设及导引方案更要周到,有时还要不怕“露拙”,有意“出错”,甚至还会设计出“问题陷阱”,让学生处在警觉和发现状态,从而激活课堂。比如,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些词语,其中有这样几个词语:“筋皮力尽、兴致脖脖、觉得、纳闷”。然后教师让学生自主读读这些词语,稍后,学生们纷纷举起小手,站起来说:“老师,您把字写错了。‘筋皮力尽的‘皮应该有‘疒字头。”“‘兴致脖脖的‘脖你也写错了,应该是‘力字旁。”“谢谢你!”教师边说边用红色的粉笔将错处凸现出来了。“那我们一同伸出手来,把这个字书空一遍。”学生跟随着教师正确的板书认真地写了一遍。除此之外,教师示范朗诵课文时,可以事先告诉学生,让同学们给自己“纠错”,不要盲从;解读文本时,可以鼓励学生跟你形成“辩论”的态势,将“误解”变为“多解”和“正解”;评讲习作时,要让得分低的学生敢于“申诉”;设计考题,要让学生找出表述“不周”之处等等。这样的课堂,学生时时充满警觉,感受到发现的乐趣,教师也随之因势利导,这正是师生相互促进的有效平台。
需要指出的是,“故意出错”是一把双刃剑,设错起点太低,容易降低教师的威信,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设错起点太高,又容易误导学生,带来负面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掌握好“火候”,灵活运用。
三、 形成讨论,让学生更积极
班级里常有一些表现欲很强、思维很敏捷的学生,我们应当激励他们,让他们率先示范,以此激发那些懒于动口、动手的学生,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抛出问题后,让个别“活跃分子”首先开出议论之方向,这样其他学生就会有路可循,进而就此方向形成自由讨论,产生针对性很强的意见。对立性的观念会在相互摩擦碰撞中启发同学们的思路。如在《半截蜡烛》一课教学中,我问大家,绝密情报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谁的功劳最大?学生开始沉思。我让一位“活跃分子”先说,他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理由是只有她成功地端走了蜡烛,挽救了一家人的性命。“有不同的观点吗?”片刻,有学生认为杰克功劳大,他很懂事,很从容;有学生认为妈妈功劳最大,是妈妈赢得了时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妈妈想出来的,甚至还有学生想到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那是在妈妈长期的影响下形成的。在积极的讨论中,学生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 引入竞争,让学生充满求知欲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课堂教学中适当开展竞赛性活动,确实是振奋学生精神、活化课堂氛围的妙招。因其具有可选择性,易于操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将竞赛活动与教学的基本目标、要求结合起来,将出发点放在激发学生的潜在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主体精神。比如将阅读课中的问题变为知识性的抢答,选拔背诵“状元”,评选“口语交际能手”“优秀演讲员”等。这种竞赛往往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次,我上习作讲评课,这个班即使有好文章我也暂时不读,而是推荐另外一个班的,以此激发他们超越的积极性。有时,我自己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好文章我都不读,偏要从其他班借来好文章作范文。他们耳闻目睹邻班又杀出黑马,竞争意识被一次次激发。于是他们忙于阅读,忙于构思,忙于锤炼语言,忙于在立意的新、奇上下工夫,写作能不进步吗?真是忙碌在前,甘甜在后啊!
(作者单位:南京市迈皋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