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云翠 席延泽
农村沼气生产技术以其显著的经济、能源、生态和社会效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的欢迎,随着政府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临汾市沼气建设从2005年以来以每年20000座的速度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沼气池已达到12万座,约占到山西省沼气总量的1/5。
沼气作为高效清洁能源的,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的难题,减少了秸秆、林木等资源的浪费,缓解了能源危机、保护了生态环境。而沼气在农业生产上的综合利用技术,则使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为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又带动了沼气事业的发展。
一、沼气发酵残余物丰富的营养含量决定了它在农业生产上广泛的应用沼气发酵的残余物沼液
及沼渣,是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等经沼气池厌氧发酵的产物。据测定,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钠、钙等营养元素。沼渣中除含上述成分外,还含有有机质、腐殖酸等。沼液经厌氧发酵后,杀灭了有害病菌,因此它本身无菌并且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长。沼液中还含有吲哚乙酸、赤霉素和较高溶量的氨和铵盐,通常含量可达0.2~0.3%。因此沼液有抑制大多数病菌生长的功能。
在农业生产中,沼液及沼渣可广泛用于作物浸种、叶面施肥、防虫、喂猪、盆栽、种柑橘、种梨、种西瓜、种蔬菜、旱土育秧、种水稻、种烤烟、种花生、养鱼、栽培蘑菇、养殖蚯蚓等。用沼液浸种,可使作物“胎里壮”,抗病、抗虫、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为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沼液叶面喷施,不但可杀虫杀菌,而且可作为叶面肥料使作物增产;沼液沼渣作基肥,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从而替代肥料。添加沼液喂猪,节省猪的喂养时间,减少饲料用量,节约养殖成本。沼气也可以作为气体肥料在日光温室中得到很好的利用。沼气及沼肥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食品安全和营养提供了保障。
二、临汾市沼气综合利用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市沼气综合利用与沼气建设数量、规模及分布紧密相连,经历了起步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
2004年以前为我市沼气建设的起步发展阶段。沼气项目基本分布在山区的汾西、安泽、吉县、永和、大宁等县。山区县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其发展庭院经济和庭院沼气综合利用的模式。农户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上几棵果树、种上几畦蔬菜,冬天建一个简易温棚,基本上可满足一家的餐桌用菜,有的农户有结余,用于产品交换或转送给其他的亲邻。平川县市的洪洞、曲沃、襄汾、翼城、尧都、霍州等县市仅在零星的设施农业中建设了“四位一体”沼气,沼气池建设数量较少,沼液、沼渣产量小,沼气综合利用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2005年以后,我市沼气建设以每年20000余座的速度快速增长,发展的地域分布也逐渐向平川地区延展,沼气综合利用试验和示范也逐步的展开,发展形式由比较单一的庭院沼气综合利用向大田作物综合利用转变,应用作物种类也逐渐由大田作物转向经济类作物,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尤其是2008、2009年,政府和农业部门政策性的引导成为沼气综合利用的推进方式。吉县、浮山、曲沃、尧都、襄汾、洪洞、翼城等县都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优势产业的综合利用模式。
三、多种综合利用模式交相辉映,给我市沼气综合利用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吉县是我市苹果生产特色县,苹果已成为该县主导产业,名优产品,发展面积达到了28万亩。为提高该县苹果商品率,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县委、县政府提出以沼气为纽带,大力发展“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使沼气池入果园,充分发挥沼气的综合效益,去年县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5万元,每户补贴1000元,共建了50个“猪—沼—果”综合利用模式的沼气池。今年又拿出50万元发展该模式,还按照每户补贴1000元的标准,建500个沼气池,来推动该县特色产业21 新能源产业产业论坛Industry Forum的发展,增加果农收入。施用沼肥后,不仅解决了苹果逐年酸化、硬化的难题,而且苹果色泽好,口感好,深受商户和消费者的欢迎,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和实惠。
浮山县从2005年开始连续4年被国家列入沼气国债项目县,建设任务7300座。该县沼气建设由每村试点逐渐发展成整村推进。张庄乡西佐村,全村建设沼气池128座,沼气建设为本村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沼气建成后,全村增加养猪640头,形成了“猪—沼—瓜”生产模式。去年全村出栏育肥猪1100头,人均养殖纯收入328元;栽植西瓜1310亩,人均西瓜纯收入1296元。全村人均纯收入4510元,比2007年增加495元。农民高兴地说“猪粪产沼气,省煤又省电;沼肥施农田,节肥节药少花钱;粮食西瓜无公害,占据市场多赚钱。”该村今年的目标是:“户养5头猪,人均1亩园(瓜);家家用沼气,户增3000元,建设新农村,生态大循环。”像西佐村这样的沼气规模村,在浮山县有很多。
曲沃县史村镇张范村是一个典型的蔬菜村,以此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各村的日光温室达1000余座。今年,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局决定,今年的1600个沼气建设任务,优先进入蔬菜大棚,形成规模化的“四位一体”建设模式,充分发挥模式综合利用的效益,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打造曲沃无公害蔬菜品牌,为全市沼气综合利用做好典型示范。
四、多项措施并举,实现沼气综合利用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实现我市沼气综合利用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政策引导,突出特色,打造当地综合利用重点模式
山区各县除了发展特色庭院经济,建设生态家园外,各县可依托自己的产业结构特点,逐步形成“一县一品”,打造品牌优势。大宁县依托沼气建设,可生产无公害西瓜;隰县在沼肥生产无公害梨上大做文章,生产有机梨,唱响无公害隰州梨品牌;永和县利用沼渣作基肥生产无公害枣,使永和小枣名满天下;安泽县采用沼液浸种技术建设无公害玉米生产基地;蒲县、古县、汾西县利用沼渣作为基肥,生产优质核桃;古县可利用沼渣作基肥生产无公害的双孢菇;平川各县市区可建设“四位一体”或“猪—沼—果(菜)”,发展无公害果菜生产,平川各大养殖场,可以开展沼液喂猪技术。
2、典型示范,整体推进,促进各地综合利用规模发展
各级农村能源管理部门,一定要想方设法争取资金,在沼气综合利用的试验示范上大做文章,可优先选择知名品牌或特色作物作为试验、示范的对象,同时选择可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村子作为试点,然后实施整体推进。由于气侯、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沼气综合利用的多项技术要在各地先行试点试验以后才可以大面积推广。吉县东城乡作为该县“猪—沼—果”模式的试点乡镇,先期建成“猪—沼—果”配套果园240个,果园面积950亩、沼气池240个、猪舍300个、厕所240个、管护房300个。建一个8立方米沼气池,只需投资1500元左右,一年可产沼气300~400立方米,可节省生活燃料1000~2000元,饲养生猪5头以上,年收入可达到8000余元。沼气池每年所产沼液和沼渣15吨,可满足5~6亩果园一年生产无公害苹果用肥,生产出的苹果每公斤可提高1元钱。通过典型示范,大大提高了老百姓建池的积极性。按照这种模式,吉县现有优质苹果面积10万亩,现有的6000余座沼气池,只能满足4万亩果树的生长要求,远远不能满足全县果树所需用肥。要使全县果树全部施用沼肥,真正做大做强做响吉县无公害苹果品牌,还需要建设6000~8000余座沼气池,才能满足苹果生产的需要。这样的典型带动,一方面有利于综合利用效益形成规模,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沼气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完善机制,加强服务,技术支撑保障沼气综合利用
我市2008年已建成村级服务网点206个,加上今年正在或即将建设的126个服务网,全市2009年底将建成覆盖全市的332个沼气村级服务网点,每个服务网点将服务300~500户沼气用户。真正发挥600余名服务网点高级技工的服务作用,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对沼气综合利用在农村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各级农村能源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服务网点技工的定期培训和考核,实行服务网点技工能上能下的制度,对不合格的、老百姓不欢迎的技工坚决不用,对服务好的、老百姓欢迎的技工连续多年使用,同时还要进行奖励,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鼓励技工进行综合利用试验示范,以点带面,促进综合利用的良好发展,逐步走出一条管好沼气、用好沼气,促进沼气建设健康发展的路子。同时积极引导、鼓励群众在沼气建设相对集中的村建立沼气协会,通过协会建立规章,走群众自我服务、自行参与沼气后续管理及后续综合利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