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芳芳
【摘 要】 撰写历史“教学后记”能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它也是教师自我总结、内化和升华的进步过程,它更是教师改进教学、促进教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主要途径,它还能为我们的历史教育教学及科研提供详实鲜活、可靠、动态的材料和依据,是教科研的聚宝盆。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后记 作用
面对新世纪,教师不应再是高学历的“教书匠”,而应尽快成长为学者型、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就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要想做好历史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反思型教师,而写教学后记就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
什么是历史“教学后记”?顾名思义,就是历史教师在上完课后,记录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写出在教学过程中所得到的心得和体会以及今后有关改进的设想,作为以后教学的参考。以下是笔者就历史“教学后记”的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写“教学后记”能积累教学经验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中小学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著名的教育家叶澜教授也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撰写教学反思显得多么重要! “教学后记”的撰写过程,就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过程,是对教学经验的浓缩和重结晶。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些经验、教训和灵感如果不记录下来,很快就会遗忘的。比如我在总结一五计划的成就时说“一桥、二铁、三公、四厂”;在点评魏忠贤时说:“我看不如就叫‘未忠贤(板书),此人真是没有一点忠贤可言。”寥寥数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顿悟出来的灵感实际上是教师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教学经验的结晶,是极宝贵的。灵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稍纵即逝”,所以,写“教学后记”是很重要的。而且教师的教案在付诸教学实践后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因为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教学体验总是不断变化的。有些问题是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很难准确地预料,尤其对于教学经验缺乏的青年教师更是如此,教学后记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学心得、课堂教学的效果等内容补充在教案中,这样,教师既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做出正确的评价,又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材料,还可以防止某些教学失误在今后的教学中重现。可见如果能将最新的、最真实的、最有效的、最富有生命力的反思结果以“教学后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经验。
二、写“教学后记”能促进教师的成长
教师职业的特征决定了教师本身应是研究者、反思者。对教学的反思,“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形式。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堂课,每一单元下来,难免会出现失误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失误,我们可以把它记录下来,认真进行分析、总结,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而且能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从而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避免某些教学失误在今后的教学中再次出现。另外有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独到的见解或新奇的问题,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给课堂增添异彩,有时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对教师来说,这是教学相长的机会,应及时记录下来,以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比如有一次我布置了一个题目:“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功绩有哪些?”有一位学生总结为:四反(反清、反袁、反段、反曹),五建(兴中会、同盟会、中华民国、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三“三”(三民主义、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一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这是一个非常完整且科学的概括,我在课后马上在“教学后记”上记录了下来。还有在撰写过程中,教师会发现诸多问题不甚明朗,就会积极地去思考、查资料、访专家、再研究。总之“教学后记”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催化激励的平台,是教师特别是新手教师成长的良方和催化剂。
三、 写“教学后记”是教师改进教学、促进教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由于历史教学是一种实际操作过程,无论教案准备得如何充分,教案和课堂教学之间总会出现差距,实践中总会有许多随机应变的做法。同时,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同的年级、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点。教师的实际教学不仅要按教学规律来办,而且还得按课堂上出现的情况随机应变,凭经验和教书的灵感马上作出决定。例如,我上初中《远古历史的传说》这一节时,本是想好好为学生讲故事的,但在课堂上有不少学生对传说故事有所了解。当时我就改变教法:让学生扮演小教师到讲台上来为同学们讲他熟悉的传说故事。这样把师生双方角色在课堂中转换,使学生的个性在历史教学中得到张扬,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我把这一情况在“教学后记”中记录下来,在其它班级和以后上到这一内容时,就可以用这种更有效的方法了。
四、写“教学后记”能为教师的教科研提供素材
教学研究能指导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当代教师应树立强烈的科研意识,并把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教科研紧密结合起来。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而在课堂实施教学中,随着教学的展开、师生思维的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具有瞬时性,但有很高的参考性,若不及时地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为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时有突发事件发生,教师机智灵活地应对,恰当地处理,也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借鉴。只要我们及时准确地用“教学后记”这一科研记录形式记下这笔宝贵财富,就能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科研提供详实鲜活、可靠、动态的材料和依据。比如我在历史课上根据学生记不住历史事件的时间这一情况,想方设法教学生一些巧计的方法,并在“教学后记”中及时记录下来,后来我根据这些材料,写了《选择巧妙记忆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这篇论文。
总之,撰写历史“教学后记”是对教与学的得失、启迪和顿悟的积淀和结晶,能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它是教师自我总结、内化和升华的进步过程,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它是教师改进教学、促进教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主要途径,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写历史“教学后记”能为我们的历史教育教学及科研提供详实鲜活、可靠、动态的材料和依据,是教科研的聚宝盆。历史教师如果能长期坚持写教后记,无疑将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与教学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国忠.《教师最需要什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