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发到自觉

2009-12-04 07:50丁社教
理论导刊 2009年10期

郑 萍 丁社教

关键词:王玉樑;价值哲学思想;辩证否定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10-0109-03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剧烈变化,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也相应产生诸多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和价值哲学理论,而价值观作为人们行为的核心理念直接制约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深入认识并把握各种价值观的合理性与缺陷,建构代表时代精神的价值哲学理论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是王玉樑先生价值哲学思想的代表作,这一专著对百年价值哲学演进中的重要进展、长期徘徊的状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通过对国内外不同时期价值哲学的深入思考和论证,证明了当代世界各国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哲学基本理论之所以陷入理论混乱并长期停滞不前的困境,根本原因是崇拜自发性。从此出发,王先生提出了超越目前价值哲学徘徊困境的途径与方法,建构了一个以“理论自觉”为核心的适合当代价值哲学发展和繁荣需求的理论模式,展现了一个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21世纪价值哲学新体系。

一、王玉樑的价值哲学思想是适应时代发展、迎接时代挑战的产物

西方自19世纪末叶以来,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我国,巨大的社会变化也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一些颓废的价值观念也借尸还魂般地以时尚、新潮甚至“先进”的面目占据了社会文化领域。

多年来价值哲学在我国学界的研究和讨论呈日益繁荣之势。从杜汝辑先生在《学术月刊》,刘奔、李连科两先生在《光明日报》分别发表有关价值哲学的文章开始,由李德顺、王玉樑等学者发起,先后召开了七次全国性讨论会和数次国际讨论会,有关专著、文章不计其数,为中国价值哲学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反思价值哲学的研究历程可以发现,价值哲学所提出的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和理论并未形成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中心话语,并未与迫切需要建构现代价值观的公众产生呼应。理论讨论的热烈与实际生活的淡漠形成刺眼的反差,不能不让人思考价值哲学发展的出路。基于此,价值哲学研究应当关心现实,应当研究现实中人对理论、思想、观点、行为接纳或拒绝的内在原因。正如王先生在《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一书中所说:“解决对价值本质认识的正确性问题,也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1]“导言”8作为实践问题,就意味着这一认识是因时间地点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也是以实践为目的、为标准的,离开实践的价值哲学研究无异于缘木求鱼。

从哲学自身的发展史来看,20世纪是一个非理性主义思潮占据主流地位的世纪,唯意志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甚至成为了20世纪的符号。然而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开始,人们逐渐发现,当批判变成了理论的目的,解构变成了理论的主要方式,一切就变成了碎片,价值既无所指,也无所能指,仅仅成为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似乎可以填充进任何内容。尼采宣布了上帝的死亡,人终于成为了人自己。但随后人们认识到,人自己似乎除了感性欲望之外一无所有,人成了感性欲望的奴隶。以追求智慧著称的哲学理论由此却得出了一个让人沮丧的结论:人的生活是无意义的、无价值的,如果说有价值,也只是人所赋予的。

可以说,非理性主义走到了尽头。既然它不能够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光明,也就失去了长期存在的价值,也就再也没有出路。“由于西方价值哲学长期受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情感主义价值论统治,把价值看作是由主观因素决定的或看作人的情感态度的表达,这样的理论失去了理论的意义和指导实践的功能。”所以,王先生诘问:“既然价值无非就是使人愉快,而人们自发地就是趋向于追求情感快乐,还要价值理论干什么?”[1]23是的,一个不能指导实践的理论充其量只不过是少数自诩为知识贵族的“玩物”而已。

在我国,虽有20世纪30年代张东荪的研究价值哲学的专著《价值哲学》,但真正关于价值哲学的深入研究和讨论也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最初价值范畴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范畴,作为深化认识论的一个新的生长点进行研究的。”“但是我国价值哲学也还存在着不足,主要是在价值本质的界定上,我国哲学界居于主导地位的观点,是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1]267虽然坚持“需要论”的价值本质这一观点有各种原因和理由,但这种观点的不足却是客观存在的,与西方价值哲学中的情感主义观点之间存在共同之处,当然也就存在共同的缺陷。“当我们问什么是人生的使命和究竟的目的时,这种道德学说便答道,在于求快乐。所谓快乐是指人的特殊嗜好、愿望、需要等等的满足而言。这样就把偶然的特殊的东西提高到意志所须追求实现的原则”,[2]143哲学家黑格尔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这种“求快乐”的实质是“为一切情欲和任性大开方便之门”。[2]143康德看到了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区别与对立,发现了横亘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天河”,同时又论证了它的不可逾越。既然如此,人们注定只能生活在现象世界中。这样一种理性思维方式就成为后来一些理论家推崇感性世界的理由。

二、渡过价值哲学领域的“康德之河”,努力实现四个辩证否定

王玉樑先生敏锐地发现了价值哲学领域的这一条“康德之河”。不仅如此,他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性特征出发,提出渡过这条康德之河的思路。

1.价值自觉对价值自发的辩证否定。王先生认为,当代价值哲学存在根本性的困境,“居于统治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价值哲学基本理论特别是价值本质的理论在理论上陷于混乱,并长期停滞而不能自拔,……产生这种困境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在于崇拜自发性。”[1]1这种对本能、非理性的崇拜,满足于感官感受的价值哲学理论,既是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高速发展导致人我二分的结果,也是西方思想家从康德的批判出发滞留于现象世界的结果,同时也成为享乐主义的理论基础。这种崇拜自发性的价值哲学不是哲学家杜撰的仅供学者消遣的理论,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认识论、伦理学、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经济根源。[1]296-307

王先生认为,要走出当代价值哲学的困境,就必须“从根本上克服当代西方价值哲学崇拜自发性的现象”,“克服非理性思维对价值哲学的支配,从严肃的科学的理性思维出发,正确认识价值的本质与特点,并用以指导行动”,也就是说,“实现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化”。这种转化是理性对感性、自觉对自发的辩证否定,不是简单地抛弃自发性,更不是否定了感性世界的存在,而是不滞留于感性世界,不沉迷于感官的享受,不执着于单一的、片面的价值观念,自觉地以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理性为指导,实现价值的升华,这样才能从价值自发的此岸达到价值自觉的彼岸。

2.类思维对个体思维的辩证否定。王先生考察了百年来价值哲学的发展历史,发现,西方价值哲学 “与西方古代快乐主义、近代功利主义伦理学、启蒙主义思想和人性论结下了不解之缘”,源自于休谟快乐主义、情感主义伦理观的西方价值哲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植根于情感、欲望、意志的基础之上去进行研究的。”[1]21而这种价值哲学是一种典型的个体思维,即通常所谓的个人本位主义思想。应该可以说,自从尼采将自我意志推到了至高地位甚至代替了上帝之后,在西方大行其道的正是这种个人本位主义,这种主义似乎成了毋庸置疑的所有理论的前提公设。但是,正如王先生所指出的,“在情感主义那里,不可能为客观道德提供一种合理论证,决定人们行为的是个人爱好而不是客观道德标准。”这样一种个人本位主义的必然逻辑,就是个人成为惟一实在的存在者,而剖析个人的行为动机则只能发现情感、欲望和意志,只能看到一个个孤立存在的自然人,再深究下去又会看到人与兽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动物与植物的界限也可以忽略不计,最后合乎逻辑地产生了适合于一切生命物体的泛价值理论。至此,庄子所谓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相对主义诡辩论又“重现江湖”了,其实西方后现代哲学的理论悖论及其困境,从根本上说也可以从这种个人本位主义逻辑起点找到原因。

王先生看到了这种个人本位主义的理论缺陷,并试图运用类思维来建构自己的价值哲学。他提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主体的效应,其本质在于能否促进社会主体发展、完善,使社会主体上升到更高的境界。……一种社会现象的价值,要看其能否促进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阶级发展完善,促进广大人民群众自由全面发展,能否促进社会发展。”[1]152与此相联系,他认为,人的“需要并非天然合理”,价值应该是善的、好的。王先生的这一观点遭到了价值哲学领域许多学者的质疑,反对者认为:需要是个人的,合理与否也是个人的问题,好、善也是个人的问题。其实,这种反驳本身与王先生的观点存在逻辑起点的不同,进一步说,实质是个体思维与类思维的差异。用基于个体思维的价值理论来反对基于类思维的价值理论,实际上是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个体思维与类思维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没有看到这两种思维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无论是从理论发展的历史考察,还是从现实社会的历史过程探究,都会发现,任何在个体思维与类思维之间走极端的理论以及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都是以自我否定宣告结束的。其原因在于这些理论或只见个体不见社会或只见社会不见个体,本质上都属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而运用辩证法发现个体思维与类思维之间张力并在实践中将二者置于动态平衡之中的理论,才是有价值的理论。

3.实践价值哲学对理论价值哲学的辩证否定。王先生强调,21世纪的价值哲学是实践的价值哲学,认为“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216。“实践价值哲学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实践观,它认为价值问题和真理问题一样,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1]232根据价值哲学的目的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理论的价值哲学和实践的价值哲学,他认为,“理论的价值哲学是离开实践,单纯从理论上去探讨价值问题的哲学理论;实践的价值哲学则是从实践、实践结果出发去理解价值的价值哲学。”[1]217“实践价值哲学特别重视实践结果,强调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讲求实效。”[1]226可以说,这是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特征的价值哲学理论。当然,谁也不会否认,任何价值哲学理论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人、引导人,但是,仅仅基于解释世界目的而提出的理论会具有看似能够自圆其说的逻辑,在社会实践中却会失去生命力。在深刻分析了理论价值哲学的缺陷之后,王先生以充分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说明了邓小平价值哲学是新世纪的实践价值哲学。同样,实践价值哲学不是简单的对理论价值哲学的抛弃,而是辩证的否定。王先生不仅看到社会整体的生存、发展和完善,而且看到个体的生存、发展和完善是社会整体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有机内容。

4.价值思维对事实思维的辩证否定。王先生认为,事实是实然,价值则是应然,“价值是对事实的超越”,“是对腐朽丑恶的东西的超越”,“是对停滞、落后的超越”,“价值在于促进社会、群体、他人与自我健康和谐发展”。[1]38-39如果把价值与事实相混淆,把实然等同于应然,认为现存的就是合理的,认为一切存在着的都是应该存在的,都是有价值的,在人所能及的范围内不存在无价值的。依照这样的逻辑,一切都是有价值的,合理的。同一个人在进行不同价值的比较时,根据什么标准进行取舍呢?如果“裁判”是情感、欲望、意志,那一切就变得不可捉摸了。那不同个人之间的价值选择发生了冲突,又应根据什么标准进行取舍呢?如果“裁判”是个人能力(无论是纯粹的征服实力还是哈贝马斯的商谈能力),这难道不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变种吗?

当然,王先生这一系列断定尚未解决谁是或如何成为评价“善”的主体的问题,即谁能以社会整体的名义进行价值评价?这一问题涉及到社会整体理论的逻辑基础,仍然是一个需要学界继续探究的问题。

三、渡过康德之河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

康德从考察人的认识能力开始,发现了横亘于自在之物与现象世界之间的河流,并且断言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河流。但是后来的哲学家、思想家们没有就此止步,仍然在竭尽心力地寻找渡过河流的途径。时间过去了两个多世纪,河还是那条河,此岸与彼岸还是遥不可及,“西方和东方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哲学基本理论,……至今仍沿用70多年前甚至100年前西方学者提出的观点。其间虽有小的变化, 但无实质性的突破,似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1]“导言”4这几乎成为西方哲学的阿基里斯之踵。

王玉樑先生的价值哲学思想以其不同于西方价值哲学、区别于国内诸多价值思想的鲜明特点,揭示了存在于(下转第114页)(上接第110页)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康德之河”,一方面,指出“价值哲学基本理论需要在价值哲学应用中检验并丰富发展”[1]347,用人类的实践活动解答了困扰价值哲学理论研究领域的诸多难题,提出了走出主观主义价值论的基本途径;另一方面,努力综合“关系说”、“实体说”、“属性说”、“系统说”、“功能说”的合理之处,以“实事求是的哲学观”为指导,解决价值哲学中的理论难题[1]375-380。综合王先生的价值哲学思想,“实事”是指社会实践活动主体依据科学理性所见之事实,“是”乃指社会实践主体依据科学理性所发现之规律,“求”则是指社会实践活动主体运用科学理性探索必然、稳定和本质联系的过程。问题在于,社会实践活动主体发现的规律或必然、稳定、本质的联系,属于事实世界的内容或者属于渗透着社会实践活动主体价值取向的事实世界的内容。这一内容并非天然地具有价值内涵,而是体现了社会实践活动主体已有的价值取向。事实与价值只是通过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至于如何解决不同社会实践之间产生的价值差异以及价值排序,仍然属于需要探讨的问题。

考察西方哲学发展历程让我们看到的是,主客二分、人我对立越来越突出,人生活的意义越来越变得不可捉摸,追寻价值的结果总是发现,价值、意义仍然还在彼岸世界中。而“康德的哲学最能反映西方两个世界分裂和紧张的情况”[3]11。

但是考察中国哲学的历史却发现,价值、意义一直是中国思想家谈论的主题,而且在中国思想家那里似乎并不存在此岸与彼岸的分野,也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河流。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具有真善美合一的特性,“中国哲学价值思维的突出特征是融通性、综合性”[4]480,而“中国传统哲学中标志本体的范畴无一不具有价值内涵,无一不是万物根源与价值渊源、宇宙本体与价值至境的融通合一”[4]482,余英时先生则明确指出:“事实与价值是合是离?……在中国思想的主流中,这两个世界一直都处在这种‘不即不离的状态之下”[3]10。由此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真正渡过“康德之河”的途径,在中国哲学中,在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中。王先生发现了价值哲学中的“康德之河”,并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设想,“价值从根本上说在于促进事物发展,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一个由价值自发到价值自觉的深化过程。”[5]但是真正超越这条康德之河,还是一个需要历尽艰辛的理论攻坚过程,而解决问题的途径应该在中西哲学的融合中。

参考文献:

[1]王玉樑.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4]王玉樑,岩崎允胤[日].价值与发展[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王玉樑.价值自觉与科学发展观[J].天津社会科学,2008,(1).[责任编辑:黎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