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歌萍
摘 要:大学教师要担当起教人成人的教育责任,活出自身的生命价值,必须确立起教育信仰。教育信仰是对人生的信仰和对教育的信仰的统一,其重心是人生信仰。要信仰“完美的人”,确立“爱”的信仰。要通过刻苦阅读人文经典、及时开展对话与反思、努力培养理性思维等途径去实现。
关键词:大学教师;教育信仰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10-0091-03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大学教师要切实地担当起教人成人的教育责任,活出自身的生命价值,必须确立起教育信仰。那么,什么是教育信仰?教师为什么要确立教育信仰?应确立什么样的教育信仰?如何培养教育信仰?这是本文要探讨的基本问题。
一、何谓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以教育活动中的信仰关系为基础。教育活动包含两类性质不同的关系:物质性关系和精神性关系。物质性关系直接表现为实践关系,是教育主体对受教育者的目的性改造。精神性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之间及主客体之间的精神性联系,主要包括认识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和信仰关系。不同的精神关系揭示了教育活动中不同的精神属性。其中认识关系主要解决教育活动中“知不知”的问题,伦理关系主要解决“道德不道德”的问题,审美关系主要解决“美不美”的问题,而信仰关系主要解决“信不信”的问题。
教育信仰是教育活动中信仰关系的具体化,是精神地把握教育活动的特殊方式。教育活动中的信仰关系由低到高可分为“相信”、“信念”和“信仰”三个层面。“相信”是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最初步的思想倾向和态度,是对教育活动的某种性质或状态的断定和肯定;“信念”是人们自觉坚持的思想观点,是人们开展教育活动的思想准则;“信仰”则是信念的递升,是信念中的信念,是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的信服和尊祟。所谓信服和尊崇,其实是一种最高的自我状态,即信仰主体通过信仰媒介把自身的价值乃至整个人格全部赋予、寄托和转移到信仰对象上,从而信仰主体和信仰对象处于一种绝对同一的状态。并不是所有的信念都能上升为信仰,只有那些具有极高乃至最高价值的信念,那些在精神领域中占主导和统摄地位的信念才可能成长为信仰。在教育活动中,这类信念指向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因而,更具体地说,教育信仰就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之人及对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中应有价值的极度信服和尊崇,是教育活动中教师对人自身的信仰和对教育的信仰的统一。
教育信仰对教育活动的把握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前实践性。信仰虽然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但它总作为教育实践的前提性条件参与其中,并作为理论力量转化为实践力量的特殊中介发挥作用。二是主观性和专一性。正如费尔巴哈所指出,对信仰来说,主观的东西自在自为就是客观、绝对的东西。三是理想性和超越性。信仰的对象总是高于它所处的现实而具有超现实的理想性质。教育信仰是对现存教育的批判,是对教育应然状态的追求,常常表现为“价值对事实的超越”、“应然对实然的超越”。[1]
二、教师为什么要确立教育信仰
生而为人总有其自身的信仰世界,但教师不仅要有一般理想信仰,而且还要有教育信仰。这是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是教师个体人生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教育信仰是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那么,教师依靠什么来引导学生成“人”呢?从教育现实看,教师主要依靠传递系统知识来引导学生发展。无可否认,知识是人之为人所需要的,尤其现代人更应该有丰富的学识。但“有学问”不等于成“人”。人是一种价值性存在,教人成人就是要引导人理解、创造人的价值。但“知识是属于人的一种对象性的具有客观内容的意识形式”,[2]识论只是把人生作为对象来认识,获得的是“人”的知识,但不一定理解人的价值。因此,教人成人必须超越知识论。信仰与知识不同,“信仰是知识和实践行为之间一定的中间环节,它不单纯是知识,充满人的意志、感情和愿望。”[3]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是渗透在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信仰能使人毫无幻想地面对现实,并依靠信仰而生活”。[4]信仰本质是人对自我人生的整体性把握。因而,教育信仰突破知识世界进入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世界,促使教师自我成人,进而引导学生成人。其实,教人成人不能没有教育信仰,伟大的教育家总有其坚定的教育信仰。孔子信仰“仁”和“礼”,卢梭信仰“自然”,苏霍姆林斯基宣称:“我的教育信仰在于使人去为他人做好事,并发自内心深处去做,在于建造自我。”[5]雅斯贝尔斯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为教育,只是教学技术而已。”[6]
教育信仰是教师追求自我人生幸福的内在需要。一个人为什么要做教师而不去经商或从政?什么力量能够支持教师一辈子做教师?客观地说,教师社会地位并不高。人的社会地位主要有三个要素构成:声望、财富和权威。教师的职业声望是“特别的、朦胧的”;教师的薪水“比付给蓝领工人的薪水高,而比多数专业人员的薪水低”,“教师的薪水可以维持一个人的生活,但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就不够了”。教师的权威身份也很低,仅在课堂上和面对学生家长时才有所表现。[7]因此支持教师一辈子做教师的,显然不是外在的物质性力量,而是内在的精神性力量。教育信仰是最重要的内在精神,在引导教师追求人生幸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信仰引导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职业及与这种职业相关联的生活方式,更关键的是,教育信仰为教师提供强大的信仰力量,既支持教师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更引导教师把自己生命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不断走向职业的高处和深处,从而使自我人生从新生走向新生,成长为理想之人。对职业信仰才有职业的乐趣,对人生信仰才有人生的幸福。
教育信仰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时代,谁能否认其困境呢?人口剧增、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爱和意志的分裂等等,触目惊心。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埃德加·富尔认为,时代变化带来的各种危险中,不但有贫困、不平等、两极分化等,更根本的是非人化危险。尼采也曾指出“我们真正的困境在于:出于对人的恐惧,我们已丧失了对人的爱、对人的肯定和成为一个人的意志。”人在世界中,人对世界负责。时代的困境其实是人自身的困境。生活不可能从外部发展到内部,而必须由内部向外部生长。因此,走出困境之路不在“人”之外。信仰是人自身拥有的引导自身走出困境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德国学者鲁道夫·奥伊肯认为,人只有追求独立的精神生活,才可能重获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才能摆脱非人化的危险。他所言的独立的精神生活,就是信仰真、善、美,追求自由自主的人格。[8]人只有在信仰的引导下,使自己成为有意义的存在才可能将世界改造为有意义的世界。社会性的信仰教育是走出时代困境的重要之路。教师是社会信仰的保护者和养育者,没有信仰的教师不可能开展社会性信仰教育。教师的教育信仰是引领我们走出时代困境的重要精神源头。
三、教师应确立什么样的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信念体系,探讨教师应确立的教育信仰,主要任务就是要揭示其中包含的核心信念。教育信仰是对人生的信仰和对教育的信仰的统一,其重心是人生信仰。因此,教育信仰的具体内容是在特定人生信仰支配下的一组教育信念。在此,我们主要讨论教育过程中对人及教育所要确立的教育信仰。
(一)信仰“完美的人”
教育信仰首先是对人自身的信仰,因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国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么,“全面发展的人”是不是教师的教育信仰?我认为不完全是。“全面发展的人”反映的是共产主义社会对人自身的发展要求,它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必然,包含在人发展的“必然王国”之中。教育信仰不是要探讨“未来社会人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而是要探讨“人应该是谁”,揭示人的应然状态。这当然包含了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但超越了这种要求。那么,人的应然状态是怎么样的呢?在我看来,人的应然状态就是“完美的人”。
“完美的人”是人自由本性的充分实现,是按照美的标准创造的人。人的本性是自由的,因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并不是预先地规定的,也不会完成和结束,人在人的旅途中创造自己。人的自由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由的主观性、超越性;二是自由的客观性、必然性。这两者虽然不可分,但两者对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自由的客观性、必然性最多只说明了“人不能做什么”,但不能说明“人应该做什么”。把握必然意味着条件性自由的实现,但并不意味着目的性自由的实现。也就是说,人最根本的自由,不是对必然的把握,而在于在把握必然基础上所实现的自我超越。自我超越就是人存在的理想性。人在自由的起点上听从未来理想的召唤,人按照人的理想创造自己。正如赫舍尔指出的“我们认为人是什么样的,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9]人的理想一般包括科学理想、道德理想和美的理想。不同层次的理想在不同的程度上实现着人的自由本性。美的理想包含着科学理想,启示着道德理想,美的理想标志着人类最自由的境界。美的理想不仅在于能够发现和创造自然之美、艺术之美,更在于能够按美的标准生产人自身,成为“完美的人”。“完美的人”就是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协调、全面发展的人,是具有完美人格的人。完美的人是自由之人,是永远无法完成的人,也因此才是教育所信仰的人。
信仰完美的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一是提出了理解“人”的新视角。长期来,我们习惯在人与物的对比中以理解物的方式理解人自身。事实上,人只能从人出发来理解。信仰完美的人不是从有限而是从无限的角度理解人;不是从必然而是从超越的角度理解人;不是从过去而是从未来的角度理解人。人是面向未来开放的、不定型的、有待自己创造的存在。二是突出了“美”的人生意义。是“美”而不是“真”或者“善”最充分地体现了人的自由。三是高扬了教育的超越性。教育不是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是与人一样的不断成长的过程。“完美的人”不断打破教育和人的现实情景,永远在前面引导着教育,从而使教育由“阶段性教育”走向“终身教育”,成为终生解放人自由本性的教育。
(二)信仰“爱”
教育信仰内在地包含对教育自身的信仰。如果说对“人”的信仰说明了“教育为什么”,那么,对“教育”的信仰说明了“教育如何可能”造就“完美的人”,单单依靠教育是不够的,是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但教育在其中承担着独立的责任。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承担起教育的责任?我们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爱的过程,真正有效的教育只能是“爱”的教育,教育信仰必然地包含着“爱”的信仰。那么,为什么要确立“爱”的信仰?“爱”的信仰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教育不能没有“爱”的信仰。教育应该遵从人自身的生存方式。人的本性是自由的,但自由本性的展开往往受自然、金钱、阶级、性、文明等各方面的限制与奴役。追求人的自由本性,必须努力摆脱限制与奴役,走向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然等方面的结合。促使这种结合有不同方式,弗罗姆指出,狂欢的方式、遵从的方式、创造的方式等均可以促使结合,但惟有爱才是人类生存问题的根本解答。因为“以狂欢或情欲放纵的形式达到的结合是转瞬即逝的结合;以从众和遵循公约的办法达到的结合是虚伪的结合”。[10]因为爱包含了给予、责任、关心、尊敬、了解等积极的人性因素;爱引导“我”进入存在的深处并形成个体人格;爱建构我和他人与自然的人性化联系。“深刻的爱存在于从‘生存到‘生存的关系中,对于爱者来说,一切‘实存都变得人化了。一块风景的灵魂,诸种事物的精神以及每个地方的精神风貌都在自然的爱的目光中呈现出来。”[11]由此,爱使“我”既有力量抗拒现实生活中的诱惑、痛苦与困惑;又使我有力量超越现实存在,向着未来追求“完美的人”。爱,是人性的自我展现;是个体人格的成长动力;是通向“完美的人”的征途。
信仰爱就是信仰生命本身,就是信仰教育与人生本质的相通性。信仰爱包含以下基本内容:一是相信每个生命的希望和珍贵。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原始生命力。“原始生命力是能够使个人完全置于其力量控制之下的自然功能”,是“一切生命肯定自身、确证自身、持存自身和发展自身的内在动力”。[12]信仰爱就是相信每一个生命都包含着强大的原始生命力,都足以支持他发展自我的兴趣和能力,足以支持他追求幸福,向着“完美的人”发展。信仰爱就是相信每一个生命的神奇,每个个体都不是人类的样品或标本,每个人都是独特性的展现和实例。作为教师,我们无条件地相信每一个学生,没有学生可以放弃。二是崇扬创造和给予。“爱的本质是要为某种东西付出‘劳动以及使某种东西成长。”[13]信仰爱就是无私地、孜孜不倦地为学生创造和给予,使自我和学生成长为一个“人”。在创造和给予中,师生投入的并不是一种认知方式,包括情感、态度、个性、性格、气质、意志等人之为人的一切,同样收获的也不是一种智能结构,而是师生生命意义的共同丰富与完美个性的共同成长。创造和给予,不断打破师生现成的生活情景,不断开拓出新的希望和可能。教育,在原始生命力中、在创造和给予中成为可能。
四、大学教师如何确立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的确立是教师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教师的自我因素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此,我们主要从教师个体角度讨论确立教育信仰的基本路径。
(一)刻苦阅读人文经典
教育信仰以人文素养为基础,确立教育信仰应不断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哲学家贺麟认为信仰是知识的一种形态;一个人有了某种知识,必定有某种信仰与之相依随。假如一个人毫无所知则他将毫无所信。盲目的信仰与愚昧的知识相依随。知识空洞者,其信仰必渺茫;知识混淆者,其信仰必杂乱反覆;知识系统,则信仰必集中;知识高尚,则信仰也必随之高尚。[14]因此,对人的理解越深刻,教育信仰越坚定。那么,如何提升人文素养?至关重要的就是阅读人文经典。人文素养离不开历史积累。先辈们对人生本质的追问、探索,集中凝聚在各种各样的人文经典之中。阅读人文经典就是感悟、体验、理解大师,主动接受大师们的教诲和引导。大师们高远的理想情怀、深刻的忧患意识、坚强的意志、宽广的包容力等等,都会经由经典文本而影响、激发、启迪我们的心灵。阅读人文经典,虽然包括人类先进的优秀文明经典,但至关重要的就是要阅读民族文化经典与教育经典。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奠定了我们精神的根基。
(二)及时开展对话与反思活动
每个人总是在其自身的人生经验基础上形成各种信仰的,人生经验为信仰的成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营养。但是,经验并不是自然而然地为信仰的成长提供有益营养,我们或者囿于经验的不足或者对经验缺乏深入认识,结果导致经验与信仰的分离甚至对立。确立教育信仰应建立个体经验与信仰的良好关系。为此应采取以下途径:一是积极开展对话。“对话不仅是一种交际手段,更是一种生命的内在诉求;对话不仅是一种语言、思想的馈赠,同时也包括了人类生存方式的相互参照。”[15]巴赫金认为,对话体现同意/反对、肯定/补充、问/答等范畴之间的关系,把单向度的思维变为多向度思维,使人在同一对象中听到两种以上的声音,在同一种存在中感知到两种以上的意义。[16]对话,把人类普遍的经验引入我的经验之中,使我更生动、更深刻、更丰富地理解“完美的人”和“爱”,从而开辟出通向信仰世界的心灵之“路”。二是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自我经验的整理,是自我对自我的探询,是深刻而自觉的自我理解。在自我理解中,我既理解自身的现实境遇,也理解人类的大我。每一个人就是在理解自己的世界、理解历史与文化、理解他人中理解自己的。理解了现在和过去,才能信仰未来;理解了现实之人,才能信仰“完美的人”;理解了人的本性,才能信仰“爱”。没有自我经验和理解,就没有教育信仰。
(三)努力培养理性思维
“思维方式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形式来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的某种手段、途径和思路,并以较为固定的、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17]由于客观主义的科学观和知识观的长期影响,现代教育盛行的是惟概念的惟理性主义思维。正如张祥云先生指出的,概念思维已成为思维的意识形态,成为教育思维的集体无意识。[18]许多教师之所以认为信仰是虚空的、不可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总是以概念思维来把握信仰。事实上,信仰世界是一个无限的理想世界,信仰知识是一种默会知识、行动性知识,在本质上并不适用于概念思维。确立教师的教育信仰,应形成与信仰知识相适应的思维方式。狄尔泰早就指出“我们说明自然,我们理解心灵”。贺麟亦指出“信仰之养成,主要基于具体的生活、行为、经验和阅历,而很少出于理智的推论”。[19]因而,把握信仰世界的思维主要是理解性思维,也就是理解人自身而不是理解客观世界的思维。
培养理性思维,一是要从知识论走向生存论,从获得教育学知识走向对教育意义的把握。“人”是“存在意义”的守护者,教育是对存在意义的“守护”,理解就是对存在的意义的把握。正如叶秀山先生指出的理解“即‘揭示一个世界,‘预言一个世界,传达一种‘信息,而不是传达一种‘知识”。[20]二是要超越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走向主客合一的实践智慧。理解教育、理解人,人无法与理解对象分开,而是与对象共同前行。因此,确立教育信仰,主要不是要深化对教育的认知,而是要深化自我的教育实践和人生实践。
参考文献:
[1]荆学民.论信仰的特性[J].晋阳学刊,1994,(5).
[2]夏甄陶.知识的力量[J].哲学研究,2003,(3).
[3]柯普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M].三联书店:270-271.
[4]埃·弗罗姆.为自己的人[M].三联书店,1988:193.
[5]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
[6]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27.
[7]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5.
[8]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价值与意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2-3.
[9]赫舍尔.人是谁[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7.
[10]埃·弗罗姆.爱的艺术[M].华夏出版社,1987:15.
[11]方朝晖.重建价值主体[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174.
[12]罗洛梅.罗洛梅文集[M].中国言实出版社,1996:179.
[13]埃·弗罗姆.爱的艺术[M].华夏出版社,1997:23.
[14][19]贺麟.文化与人生[M].上海书店,1991:151-150.
[15]谭学纯.人与人的对话[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
[16]白春仁.巴赫金——求索对话思维[J].文学评论,1988,(5).
[17]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M].人民出版社,2003:306.
[18]张祥云.走出人文教育的思维困境[J].高等教育研究,2003,(3).
[20]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与存在哲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1988:10.
[责任编辑:陈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