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会
摘 要:祖国是以疆域为空间标志,以民族为主体,以文化为本质和核心纽带的有机整体,是具有政治意义的文化范畴。祖国的社会共有性、族际认同性、主权国家性、文化统一性、历史继承性等特征是其多维度统一性的具体体现。在新的形势下,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时代要求,应当与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科学发展观、维护祖国利益、介入国际文化竞争等现实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关键词:祖国;统一性;爱国主义;时代要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10-0043-04
“祖国”是一个与爱国主义密切联系的文化概念,正确把握其内涵,是深刻认识爱国主义时代要求的前提和基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深入探讨祖国概念的含义、特点及时代要求,对进一步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祖国是具有政治意义的文化范畴
祖国这一概念是随着国家的产生以及民族跨境迁徙和隔离而产生的。最初的祖国概念是侨居异国的人对自己所属民族(群)的原聚居地的称谓。《续通考》上有“默德那与天方接壤,即回回祖国也”的说法,英语中的祖国写作“fatherland”,也是由“祖先,创始者(father)”和“土地(land)”构成的。从祖国概念最初使用的语境来看,它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三个:疆域、民族、文化。祖国就是以疆域为空间标志,以民族为主体,以文化为本质和核心纽带的有机整体。首先,作为祖国构成要素的疆域是人文化的自然物,它既是指国土以及与国土密切相关的海洋、河流湖泊、山川平原、矿藏资源、生态植被、气候天象等自然环境,更是指受到民族历史改造过或被特殊民族赋予一定文化内涵的自然存在。自然环境是各民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文化发展的自然基础。在各民族幼年时期,自然环境对民族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民族性格。但是,自然疆域总是在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和改观,不断与一定的民族文化相融合,越来越具有文化表征意义。其次,作为祖国构成要素的民族,在多民族国家里,是指对民族集合体的生存空间和共同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民族。虽然它们各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但是,在长期的经济文化往来和迁徙融合中,又建立起紧密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形成共同的发展历史和共同的文化特征。构成民族集合体的各民族人民是自然环境的改造者,是祖国疆域的建设者和守卫者,是祖国文化的创造者和重要载体。其三,文化是指特定疆域内保留在一切实物上的人文印记和表现在一切活动中的精神标识。它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艺术审美、道德传统、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精神层面的东西,也包括体现一个民族智慧和文化观念的建筑、服装、生活用具等物质形态的东西,还包括礼仪、规范等制度层面的东西。文化是民族意识和群体认同的根本基础,是祖国概念的核心。它既是民族的灵魂,是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的历史缩影和自然疆域的精神表现,又是全体人民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祖国疆域得到进一步改造和建设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祖国概念是建立在祖国观念的基础上的,而祖国观念在本质上是对族群共同体及其文化的情感反映。
祖国概念的政治意义是民族或民族集合体社会生活政治化的产物,与自然共同体向政治共同体的过渡有直接关系。自然共同体即家庭以及通过家庭之间相互通婚而组成的部落或部落联合、部族等,其内部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自然联系,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尚不存在。政治共同体就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国家,相当于country,它强调政治时代人们必须生活在一定政治关系和一定政治体系中的特性。政治共同体的出现将生活在特定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1]虽然,在政治共同体内部,各民族、各集团之间有和睦相处,也有摩擦和纷争,但是,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各民族之间的同化和融合日益加深,相互间的共同体意识和认同不断增加,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政治共同体的产生和发展,使祖国概念中“国”的内涵逐渐凸显出来:民族集合体变成被纳入到共同政治体系中的统一体,人们的社会行为开始受到相应的政治规范的约束,人们的生活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疆域开始与行政管辖范围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土地等自然资源成为政治共同体发展的重要条件;文化中不仅有了政治文化这一新的内容,其他文化也在政治共同体发展选择中,有了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分,形成属于特定政治共同体的文化。祖国概念内涵的这一变化是祖国观念发展中的一次飞跃,它使真正意义上的祖国观念从狭义的民族观念中独立出来,变成一个依托于具体的民族观念又大大超越民族观念的新概念。随着政治共同体竞争的出现和对外主权的形成,祖国概念中又融入了主权国家的部分含义。所谓“主权国家”就是在国际社会中可以以最高权威和独立自主的方式处理其一切对内事务和对外事务的政治共同体。国家主权具有两重性:一是对内权力的最高性,即对民族国家范围内一切事物的最高统治权;二是对外权力的独立性,即不受任何外来力量的干涉,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享受国际权利和国际义务。[2] 融入祖国概念中的就是特定政治共同体作为国际社会独立一员的这一主体性意蕴,祖国概念中原有的文化整体观念、民族共有观念、疆域界限观念、个体归属观念等,都因此而得到进一步强化,疆域、民族、文化高度融合,结成有机整体,成为世世代代持久稳定的精神寄托,成为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团结奋斗,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支撑。
二、多维统一性是祖国概念的根本特性
多维统一性是“祖国”的根本特性,是认识祖国概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的一把钥匙。“祖国”的这一根本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共有性。祖国与国家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国家具有阶级性,而祖国没有阶级性。由于民族集合体和疆域成为统治阶级政治管辖的人群标志和空间范围,统治阶级把祖国当做动员民众进行国际对抗的旗帜,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和国际社会中一切活动都是以政治共同体的整体统一性为前提和基础的,带有维护民族集合体利益的形式,因此,作为政治体系的国家的阶级性被掩盖,祖国与国家常常被混同起来,造成一种错觉,似乎国家就是祖国。其实,作为政治体系的国家,都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如恩格斯所说“它照例是最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3]350阶级统治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相并列,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祖国本身不具有政治上的排他性,它不是为某个阶级所独有,而是为生活在一定政治共同体内的族群全部成员所共同拥有。祖国的文化、地域和民族并不体现某一阶级的特殊利益,而是作为该地域内全体社会成员长期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第二,族际认同性。单一民族国家里,民族与祖国在人员构成、地域构成、文化构成等许多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在多民族国家里,各民族的生存环境、人口数量、文化习俗都有明显的差异,各民族的疆域、人口和文化,只是祖国疆域、人口和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无论从内涵上看还是从外延上看,民族与祖国都有根本的区别。一些人把某一民族等同于祖国人民的全部,以某一民族的文化替代祖国文化,无视其他的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存在,甚至采取歧视、排斥的态度,这是狭隘民族主义的表现,它在客观上必然造成祖国概念外延上的残缺偏狭和祖国观念的虚置与弱化。因此,在多民族国家里,作为祖国构成要素的民族,应该是具有共同文化特征和族群共同体的民族群,如中华民族,它是具有文化整体性的民族集合体。在这个族群共同体中,每个民族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祖国不仅仅是某一个民族人民的祖国,而是长期栖身于这一地域内的所有民族人民共同的祖国。祖国的疆域是生活在该地域内所有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总和,祖国的人民也是该地域内业已形成密切联系、团结成为整体的各民族全部成员的总和。侵犯和损害一定政治共同体内任何一个民族的利益,都是对整个祖国利益的侵犯和损害。
第三,主权国家性。祖国之所以为国,不仅仅在于其民族一统性,更重要的在于它作为政治共同体在国际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民族是祖国必要的构成要素,但是,并不是所有意义上的民族都可以成为祖国的构成要素,只有形成民族国家的民族或民族集合体才具有祖国构成要素的意义。有没有一个政权存在,是衡量民族是否具有祖国构成要素的意义的重要条件。尽管在对内主权的层面上,政权具有阶级性,在多民族的政治共同体中各民族的地位不一定完全平等,对内主权与对外主权存在派生与被派生的关系,但在国际竞争中切实维护主权国家的利益则是实现阶级根本利益和各个民族根本利益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历史上,每当祖国的主权国家地位受到威胁时,狭隘的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总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位于主权国家利益,国内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总会由民族团结和阶级合作所替代。正因为如此,一向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工具”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普法战争中面对普鲁士对法国这一主权国家进行颠覆的危险时,明确指出:“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法国工人应该执行自己的公民职责”。[4]总之,从主权的对外独立性对民族共同体的生存意义说,主权是维系祖国的重要纽带,主权国家性是祖国概念的重要标识。
第四,文化统一性。文化是祖国个实体要素的粘合剂,文化统一性是祖国的整体性的重要内容。从横向看,一定主权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由于具有共同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同化的历史联系。在这种长期的历史联系中,各民族文化出现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化趋势,民族之间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素质。各民族文化长期融合,风俗、语言、道德等方面的共同点不断增加,并接近形成一个共有的新的文化体系。与此同时,主权国家内的各民族人民也逐渐产生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形成共同的文化向心意识。从纵向看,各阶级文化发展的历史形态纷纷归属于祖国文化。如历史上的个统治阶级的国家制度,随着这个阶级统治的垮台和这个阶级的灭亡,会不断地“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3]170这些国家形式是政治共同体社会发展侧面的反映,它所包含的政治管理方法和理论由于具有认识历史和指导后世实践的作用,而被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加以保护。所有的意识形态,不管它包含何种的政治倾向和阶级立场,由于在形式上带有民族文化的特点而作为祖国文化的一部分受到后人的认同。文化统一性是祖国存在和延续的最主要的凝聚因素,也是祖国概念最重要的特征。
第五,历史继承性。祖国概念本身就是站在先人与后人历史联系的角度来认识问题的,它已经贯穿了概念的使用者对先人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的历史认同,隐含着继承祖先所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强烈意识。祖国是生活在一定土地上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在一代代人的历史继承中得以延续的,是历史发展和历史继承的结果,祖国观念是世世代代通过祖辈口传、后辈继承认知体验完成的。文明的历史继承性是祖国概念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文明的历史认同和历史继承,没有人们对这种继承的自觉认识,无论主权国家的对抗如何尖锐,民族乔迁如何巨大,都不可能产生祖国观念,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祖国概念。从祖国的内容看,它是一定政治共同体各民族文化历史继承的结果,祖国这一文化共同体的存在就是对“历史继承性”的证明。历史继承性,是祖国观念延续和承传的内在动力。
三、爱国主义必须体现时代的新要求
由祖国概念的内涵和特征所决定,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情感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在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世代相传的对自己故土家园的眷恋感、对骨肉同胞的归属感、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对国家生存发展的自尊感和自信感。作为一种社会要求,其基本内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丰富和发展祖国的物质文化财富,努力实现各族人民生活幸福;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促进祖国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抵制外侮,反对分裂,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独立、统一;同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和反动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和富强。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把对祖国的深厚思想感情变成忠于祖国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和实际行动。要看到,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时代,随着社会形态的演进,爱国主义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必须融入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中。祖国作为政治共同体,不可能游离于社会制度之外,对祖国的情感往往包含着对一定社会制度的态度。由于社会制度对祖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所以,祖国在一定时期的发展状况是评判该时期社会制度优劣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爱国主义与一定社会制度关系的重要标尺。经过60年的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社会已经高度融合在一起,并且已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现阶段的爱国主义必然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是能够实现强国富民的社会制度。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科学认识作出的选择,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证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和制度基础,给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和社会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体现了爱国主义的价值诉求。因此,热爱祖国就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排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是与爱国主义的价值目标相背离的。
其次,对祖国的全力奉献必须贯穿到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对祖国的深厚情感的重要表现,就是献身祖国,其实质就是要把自己的工作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根据祖国发展的需要确定自己行动的方向。现阶段,祖国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社会制度的优劣和领导力量的强弱,而且取决于发展方式是否同新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科学发展观,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提出来的,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适合我国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理论,是实现和发展祖国利益重大战略思想。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有利于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领域不断拓宽、不确定因素广泛存在的形势下,保持我国在国际社会持久的综合竞争优势,最大限度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确保我国应有的国际地位,增强华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它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价值基础,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能够将民族的团结和人民的幸福高度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和重要目标,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提高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软实力,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到升华和张扬。科学发展是祖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科学发展观是献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
再次,对祖国的责任义务必须体现在对主权国家利益的不懈维护上。以疆域和主权为标志的政治共同体是祖国概念内容的基本方面,维护主权国家利益是爱国主义题中应有之义。虽然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全球面临的一系列共同性课题的解决、跨国组织的增加和扩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主权国家的部分独立性受到影响,但是,国家仍然是民族生存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的主体。西方一些人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已经成为一把解构民族精神的“剃刀”,现代化过程中应当放弃民族国家的观点,实质上不过是出于自己国家的狭隘利益所制造出来的蛊惑人心的谬论。[5]主权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主权,无论在国际关系中还是国内关系中,对祖国的整体发展都具有前提性、全局性意义。当前的国际竞争的基本态势是发达国家处于强势,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淡化主权国家观念只会在客观上为强势国家掠取他国利益提供方便。我们在国际交往中,必须要有强烈的中国意识,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把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作为至高无上的责任,以中国国家理念统领华夏观念,把实现国家根本利益贯穿到国际交往的全过程。在国内政治生活中,要有强烈的主权统一意识,高扬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旗帜,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径,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和谐氛围中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强盛,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实现。
第四,对祖国的敬仰必须落实在介入世界文化竞争的具体行动中。文化是祖国的灵魂,是同胞之间相互识别的根本标识,是骨肉团结、情感延续的牢固纽带。热爱祖国,核心是熟知祖国文化的内容和流变,认同祖国文化的形态和成就,敬仰祖国文化的价值和贡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各种文化中独树一帜。虽然产生于久远的古代,但由于其兼容、开放的特性,能够对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予以平等包容,善于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一切先进文化,至今仍能够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曾经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它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启迪智慧、惠及人类的普世价值。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德治理念、合和和谐精神,中医的辩证施治,等等,都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人类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华文化的其他形态,多姿多彩,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世人所倾慕,更值得中华儿女敬仰。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织、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世界形势,中华文化只有走向世界、介入竞争,才能博采众长,壮大自身,扩大影响,才能为祖国的整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敬仰祖国文化,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对于文化的态度层面,还应当把它作为一种文化发展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推介和展示中华文化的瑰丽风采,拓宽中华文化的传播空间,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敬仰祖国文化,必须走出狭隘的民族文化观的窠臼,以博大的襟怀和开放的心态与世界各种类型的文化交流和对话,从中吸取自身发展所需的营养,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先进性和竞争力,实现民族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第五,对祖国的情感延续必须寄托于对新生代持续的传统教育中。人是情感和精神的载体,祖国观念和爱国精神的延续,只能通过广泛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来完成。对新生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成为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其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文化走向和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新生代生长的社会环境相对复杂,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社会转型带来的不确定性,使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整合的难度增大,容易造成以整体性、统一性为特征的祖国观念的淡化;信息密集、构成多元、平台广阔、开放性强、娱乐化倾向严重的文化环境,使民族历史传统面临冲击和挑战。对处于成长期的新生代来说,确保其形成充实、牢固的祖国观念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不仅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充分了解中华文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为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英勇奋斗的伟大历程,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而且要让他们深深懂得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面临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这就决定了现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既要保持认识的前瞻性、内容的厚重性、措施的持久性,还要做到理念的现代性、方法的创新性、制度的完备性。只有这样,教育才不会流于形式,爱国主义的延续才有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王沪宁.国家主权[M].人民出版社,198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
[5]唐凯麟.爱国主义三题[N].光明日报,2009-08-04(9).
[责任编辑:黎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