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09-12-04 07:50张玉红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8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大学英语教学

张玉红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任务型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以语言功能和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将任务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任务;任务型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目标的任务型教学法,使学生亲身参与任务的完成,通过与教师配合完成这些任务,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界定

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后逐步被语言界的教学实践所接受。它是以语言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外语教学等理论为基础而发展形成的一种动态的语言教学法,旨在使语言教学真实化。

任务型教学法源于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知识的获得来源于人的直接经验,人的认知活动离不开实践。所谓“任务”,指的是“有目的性地做事”。任务本身具有目的性,不同于我们通常的“练习”或“活动”,语言学习的“任务”就是有目的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的语言实践。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 “以学习者为中心”,把学习内容细化成各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借助于完成这些任务进行学习,并通过这些任务的实施和开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把学生学习的被动接受过程转化为具有主动意义的实践活动。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因为教师所分配的任务而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心理状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围绕任务的目的或意义这个中心,调动自身的认知机制与各种语言和非语言资源,进行“任务意义”的建构,通过完成语言任务从而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也就是说,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调动自身认知机制应用语言、实践语言的过程,“任务”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有利于学习者语言习得和内化的支持环境”。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英语课堂教学采用的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无论是在教学观念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依然侧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对于“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模式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这种状况,英语教学界的许多专家学者都主张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如丰玉芳、唐晓岩从任务的界定、类型及教学模式的设计和结构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刘延则认为“任务型教学法将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学习者的个性化外语学习以及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提供新的思路”。

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法是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结合课文相关内容,设计出一些符合生活实际并为学生熟悉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或相对真实的语言实践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主动地开动脑筋,积极参与教师所创设的各项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完成各种预设的任务,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创造性地综合应用他们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这样,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以应用语言和完成任务为目标;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学会了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通过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完成任务,进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任务型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怎样应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上来,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的句子语法是否正确。它提高了学生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是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大学英语精读课学习一般分为读前、阅读、读后三个阶段,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此为基础来开展。读前阶段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准备阶段,也是教师的导入阶段,其目的在于拉近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便学生更好地接受、掌握学习内容。在这个阶段,教师设置的任务应包括要求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熟悉课文内容,为阅读阶段在课堂上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阅读阶段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也是教师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的重点。教师主要通过开展一些教学活动,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来实现师生的双向沟通,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此阶段,给学生布置的主要任务应包括从文章的语篇结构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文章的主要知识点和重要信息,并通过这些任务的开展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第三个阶段是读后阶段,教师应主要设计一些拓展任务(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讨论、写作任务等)来实现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延伸,从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笔者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unit 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一文为例来具体说明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1.读前阶段的任务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这一阶段可预设的任务为:(1)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查阅、搜集相关背景材料,如与本课文中相关的专有名词术语ecostudies(生态研究)、green-house effect(温室效应)、destruction of ozone layer(臭氧层破坏)、oxygen bar(氧吧)等。(2)引导学生讨论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现状,回忆他们儿时的环境,并与现在的环境作对比,以此来分析“是什么原因使得目前人类的生存空间日益遭到破坏”,并预设几个问题作为各个小组讨论的任务,如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存在什么问题、其原因是什么等。教师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切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自然地完成上述任务。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可以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创造性地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进行交流,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其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以应用语言和完成任务为目标,从而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到正文的学习。

2.阅读阶段的任务

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尽管有些学生对这个话题有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用汉语表述起来侃侃而谈,但是一旦用英语来谈,就会有很多学生因紧张而怯场。因此,教师应该针对这一情况,根据本单元重点语言语法知识点设计一些围绕课文并能够通过阅读容易展开的相关任务,提高任务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尽可能利用这些任务来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作为这些任务开展的组织者,要参与、调控并评价这些任务的实施,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真正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针对本单元的内容特点,这一阶段可预设的任务为:(1)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各个副标题之下的内容总结出各部分的main idea 及作者的写作方法。(2)在分析各部分结构、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全文的main idea 及写作技巧。

3.读后阶段的任务

这一阶段的任务应该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以帮助学生在进一步巩固对课文掌握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一阶段可预设的任务为:(1)课后讨论:Whats the significance of environment to us?(2)写作:What should we do to cope with the worsening environment?这一阶段任务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并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学完这篇课文之后能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广凤.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7,(8).

[2]丰玉芳,唐晓岩.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

责编:晓岚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大学英语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任务型教学在农业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于会计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明确“任务” 文中有“我”
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教会学生做人
教学秘书在高职教学管理与实施中的作用及任务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