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理萍 曾国民
新课标倡导民主的课堂教学,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应该承认,新课标的确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但是,在对被定性为僵化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强力反拨中,在进行全新的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中,一些声音、一些做法却常常令人怀疑:这样,对吗?
有一种叫“非指示性”的新型模式是这样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作明确的指示,不给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独立尝试和探索,发挥潜能和创造性。在课堂上,让他们自选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或就某些问题进行5-10分钟乃至更长时间的讨论探究,教师尊重并接受学生生成的各类观点。
我们曾经听过、也曾尝试上过这样的课,最初的印象是教风民主、气氛活跃、双边活动热烈,似乎也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尊重了他们的个性,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于是这堂课得到了几乎是众口一词的积极评价。但在事后的单元测试、模块考试及个别交谈中,发现不少学生并没有从那种课堂里真正学到什么,该明白的没弄明白,该品味的没有去品味,而且,令人尴尬的是,有些学生其实是利用讨论在闲聊在旁观在随声附和。
“讨论”作为合作的有效手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本无可非议,但若“论”而无定论(当然有时不一定有定论),“论”而无引导,甚至将讨论当作调味品,当作点缀物,仅为讨论而讨论,则讨论已失去其意义价值,被泛化和庸俗化了。
必须反思、必须追问的是:课堂气氛是否越活跃越好?活跃之余,主题会不会越来越偏?教师讲得少的度是否该有个合理把握?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该不该全盘接受?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主人翁地位的同时,对他们认知深度的关注,会不会在无形中受到影响?
以个人体验观之,在热闹中是很难进行有效的思考的。
学生课堂参与的核心应是“精神介入”,而不只是表面的“肢体介入”——即发言、讨论、表演等等。客观地说,有时学生的沉默也是一种参与——在静默的外表下,思想之火在燃烧,心灵之花在绽放。
课改提倡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注重个性化解读,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讨论课能够较大限度地焕发出学生们的思维热情,催生出我们所期待的个性化解读。个性化解读实际上就是提倡多元解读。但问题出现了:如何看待“多元”与“无界”的矛盾?“多元”是不是“无界”?若是“无界”,评价如何体现?若是“有界”,“界”如何把握?教师如何介入?会不会伤害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些问题看似难度不大,实际上“度”是极不易把握的。
有些课堂貌似民主,实际上是无原则地纵容学生、迁就学生乃至不管学生。这个时代越来越强调民主、尊重、多元,人们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一些在过去看起来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言论如今也可以大行其道。部分老师在面对一些讨论余地较大的问题时,为贯彻执行所谓“民主、开放式”的教学原则而盲目草率地放任学生自主,他们往往以一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师尊重大家的选择”作为结束语。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课,授课者讲的是一首古诗,经过一番延伸拓展后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一个年轻人行走在野外,忽听有人在喊救命。这人循声找去,原来是一位旅行者掉到湖里去了。此时四周没有他人,也没有船只、木板、绳子、救生圈之类,年轻人自己又不会游泳,也没有通讯工具,大家说说,如果你就是那位年轻人,是选择跳下去救人呢还是转身离开?
这个问题马上让学生们陷入道德拷问与生命威胁的两难之中,但在教师以一句“同学们尽管畅所欲言,观点不作为操行评定依据”鼓励之后,他们开始踊跃发言。或曰“跳”或曰“走”,个个兴致高昂,教师也颇有成就感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切。只有一个学生呐呐地说:“我既不走也不跳下去,先找找有没有其它的救人工具,实在不行,我就脱下衣服撕开弄成长布条抛过去让他抓住!”但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一片没心没肺的笑声中。事实上这是个上好的答案,可惜那位教师也未能发现这一回答的闪光之处,他最后总结道:“该作出怎样的选择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就在于我们的讨论,新课程不是强调过程性学习吗?同学们积极地参与了讨论的过程,这就是意义和价值所在……”
且不论这位老师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单就对讨论结果的评价来看,这位老师浪费了一次极佳的提升同学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机会。尊重彼此的选择是对的,重视学习的过程也是无可厚非的,但给予科学合理的引导更重要,对学生的一些所谓的个性化解读,不应该如此作无原则的盲目肯定。答案,有的是丰富多彩的,也有的只能是唯一的。尤其是面对一些道德含量和智慧含量较高的问题时,更不能随便打发,模糊化多元化有可能导致无是无非无中心,违背了我们育人的初衷。
应该考虑到的是,这堂民主的课给学生的技能、智能或道德等方面提供了怎样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在不提供既定答案之后有没有给学生留下一些确切的东西?在抛弃了传统话语霸权、师生平等对话的同时,有没有体现出你作为教师应有的高度?放低了为师者姿态的同时是不是也放松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此外,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是:由于社会风气的某些负面影响及网络不良信息和恶俗之风的浸染,不少高中生已很难称之为“璞玉”,甚至在道德、情操、意志、品格等方面百孔千疮,无规矩之念、是非之观、荣辱之心、敬畏之感,他们并不珍视这种民主,而是视为一种放纵,他们的激情往往释放在见缝插针的恶搞之中,民主的课堂则给他们提供了“驰骋的天地”,于是,教师美好的教育理想因之屡屡碰壁。
民主的课堂教学要有一个良性的循环,就必须扫清这些障碍,而这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时间和智慧,来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规范养成教育及人文精神建构。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调的民主课堂并非没有成功的案例,但细细观察便可发现,这些有的已刻入光盘的成功的教学范本几乎一无例外的发生在各省市一级达标的重点校,那些学生素质之高、配合之默契、探究之深入,常令那些多年执教二、三级达标校乃至非达标校的老师惊诧不已艳羡不已。整堂课几乎不见一点的不合理甚至荒谬的旁逸斜出,而能从一个高潮推向另一个高潮,广度与深度兼具,活泼与严谨并存,可以说,没有那样的学生,就不可能有那样的课堂。因此我想,不一定是理论之错,而是我们没有立足校情、班情、学情,盲目地模仿、移植之错,许多教师或慑于流行的课堂评价标准,或惑于全新的课程标准,照搬照抄,于是陷入了上述困境。还是回到那句老话吧:一切应从实际出发,否则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基于以上论述,我认为,错的不是课标理念,而是我们的理解以及相应的实施策略。课堂教学不能盲目跟风,评价方式不能单一。诚然,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其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要师生互动也要生生互动,要有知识性启发性人文性,要使课堂生成自觉的民主的开放的文化意识形态……但一定要立足实际,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学生素质千差万别,生成的课堂效果也会千差万别,而教师的功力却可能是相当的。我们在评课时,在寻觅新课标精神下的课堂要素的同时,还应积极评价其针对校情、班情实际所作的向传统的适当回归和妥协。
毕竟,我们走进新课程,不可能一步跨进,而是步步渐进!
陈理萍,语文教师,现居福建泉港;曾国民,语文教师,现居福建惠安。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