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和黑龙江大学主办的“文学研究、文化政治与人文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8月3-6日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高校、社会科学院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密西根州立大学、奥地利克拉根福特大学、韩国庆熙大学、葡萄牙波尔图大学的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围绕着“文学与政治”、“中国当代文论的建设”、“文学的文化研究”、“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一、关于“文学与政治”问题: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与会代表就此一论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陶东风教授提出,中国文艺学界普遍流行一种未经深人审理的看法: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的政治化是最大的历史性灾难,它直接导致了文学理论自主性的丧失,使文学理论沦为政治的奴隶。因而,文学理论的出路在于其非政治化。他指出,这是把特定时期、特定语境——中国极“左”时期——中的“政治”理解为普遍意义上的“政治”。这种特定时空语境中产生的文学理论和政治的关系并不具有普遍有效性,据此得出的文学理论自主性和其政治性不能共存的结论同样不具普遍有效性,西方当代诸多文学理论知识的政治化特点就说明了这一点。当前文学理论的“非政治化”逃避了对公共政治的关注和批判性反思,这正是它的巨大危机的征兆。山东大学中文系陈炎教授则关注中国大陆意识形态格局及其转化模式。他指出,在由生产决定消费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城市与农村的意识形态主体分别存在着一个不完整的“三角关系”,而进入以消费决定生产的“市场经济时代”之后,城市中的市民阶层和农村中的农民阶层可以运用“看不见的手”反过来决定并参与文化产品的创造,弥补了原有“三角关系”的残缺。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后,中国大陆的意识形态格局有望重新构筑起一种多边而又稳定的“三角平衡关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朱国华教授从本雅明复制理论的中国再生产人手,讨论了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在中国语境旅行中的遭遇及其所隐含的政治无意识。他认为,本雅明受到中国学人的特别关注,但学人们讨论比较多的是膜拜价值、展示价值、韵味、复制技术之类概念,而构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政治出发点的部分,却基本被忽视了,在有的译本中此部分甚至遭到了阉割的厄运,这与西方学人对此文政治激情的强烈关注成为一个醒目的对照。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尤西林教授则关注审美时尚在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政治哲学涵义。他指出,审美是一种亚政治,审美等级的差异是最大的差异,审美时尚也是一种政治文化,现代审美的危机在于,唯形式扮饰的审美时尚受制于金钱支配下的商品消费并极易蜕变为富人的审美意识形态。当富人以审美时尚厌恶穷人的丑陋外表时,审美共通感的人类公共性及其人文超越本义已被抛弃。苏州大学文学院刘锋杰教授就文学想像中的“政治”及其超越性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政治的内涵包括了理念层、制度层与政策层三层含义,其中理念层面表达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想像。文学与政治的关联,正是文学作为人类美好生活的想像与政治想像的结合。但由于文学的想像是非实践性的,它始终保持着对政治实践的某种超越,从而形成了对政治的积极介入与纠正。上海师范大学杨文虎教授指出,变化社会中政治的内涵也在变化,今天文学更应关心例如欲望、资本和GDP这些话题。GDP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指标,GDP的政治经济学实质已经毫无争辩地摆在我们面前,文学不应一味地为GDP飙升而歌功颂德。
二、关于“中国当代文论的建设”问题:这是本次会议关注最多的话题,很多学者都提供论文,或在大会上作主题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复旦大学中文系朱立元教授提出,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来思考、研究和建设当代的文艺理论。他认为,文学的本质、功能固然可以从反映、从意识形态等角度,层次去揭示,但反映只能是人的反映,意识形态也只能是人的意识形态,所以,从人、人学角度切入进去阐发,可能更加贴近文学的本质、功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曹顺庆教授则继续关注中国文论的西化历程。他指出,中国文论在现代转型时走了一条西化的道路,西化道路打开了中国文论的新局面,但盲目遵从西方话语范式,也形成了现代文论失语。在中国文论的西化历程中,有一种最为根本的思维左右着中国文论的发展,那就是“科学。理念,它是中国文论演进的双刃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玉能教授指出,建设中国特色当代文论,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美学、文论的伦理政治倾向,高扬“美善相乐”、“诗言志”、“文以载道”、“文章乃经国之大业”的优良传统,避免以伦理政治倾向完全取代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特征的偏向,真正把真、善、美统一在文学艺术之中,建设起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艺术本质论。扬州大学文学院姚文放教授把共和国60年文学理论的理想追求及其嬗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七年以及十年“文革”文学理论为政治乌托邦所主导,新时期文学理论为审美乌托邦所主导,90年代初到新世纪文学理论为文化乌托邦所主导。他指出,审美乌托邦和文化乌托邦这两者的政治意向对于近30年来的现实政治起到了柔软化、弹性化、宽松化的作用。而文学理论在当代社会价值体系重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春青教授关注了文学理论与人文知识分子的身份问题。他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渐渐离开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领地而趋向于市场、趋向大众,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运作,不再理睬知识阶层的号令。于是文学理论陷入空前的尴尬状态:失去了倾听者,成了封闭于小圈子里的自说自话,文学理论出现了合法性危机。文学理论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人文知识分子在社会文化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
福建社会科学院南帆教授则分析现实主义概念的发展历程及与其内涵。他指出,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十分曲折,在西方文学史上也有多种现实主义。但怎样理解现实主义,却没有一个大致公认的定义,现实主义也因此逐渐丧失了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多数时候,人们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不动声色的摹仿和逼真写实这一层面上。但摹仿和逼真写实不是终极主题而是一种技术,而各种意图、观念均可以隐藏在这种技术背后,主宰这种技术。温州大学马大康教授指出,新时期以来“文学反映”被“文学创造”,继而又被“文学生产”所取代。这一变化背后实际上隐含着文学观念变革和文学理论研究范式变更。创造论和生产论分别代表了两种研究范式和两套理论话语,而文学生产论取代文学创造论,是知识分子意识到自己日渐丧失文化特权的现实处境,无可奈何地接受操控的结果。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马汉广教授对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观念进行了梳理,他指出,在后现代语境下,作者、作品和读者都发生了变化:作为精神主体的作者,变成了话语实践的写手,作为表情达意的作品,变成了语言游戏的文本,作为被动接受的读者,变成了共同参与的游戏者。
清华大学外语学院王宁教授呼吁在中外文论对话中强化中国声音和话语权。他指出,中国是一个文学和文化理论大国,但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发出的声音如此微弱。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研究,至少就中国研究而言,走出国门进而产生广泛的国际性影响?为此,他还提出了具体的方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夏中义教授指出,文艺理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活法,一种是活在当下,另一种是活在昨天。当前的文艺理论也可以不介入当下,活在昨天看一看以往的学术走过了怎样的路。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李庆本教授提出,要注重间性研究与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的理论创新问题。通过对学科间性、文化间性、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的研究,可以促进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的理论创新。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陈涵平则分析了后现代文论从历史向现实的跨界、从文学向文化的跨界、从语言向符号的跨界,从自我向他者的跨界特征。
南开大学文学院刘俐俐教授关注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问题。她指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过程中,要重新理解和表述民族文学特性和批评理论。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汤晓青研究员则指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中,要处理好中华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之间的几种关系。深圳大学文学院庄锡华教授则提醒注意中国现当代文论发展中的激进主义思潮,他指出,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一直受到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文学审美领域内,激进主义一方面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加速转型与革命发展,另一方面也时常造成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周期性震荡。
三、关于“文学的文化研究”问题:文化研究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也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与会的专家、代表就这一问胚各自发表了看法。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方克强教授提出,要返归文学、文学性、文学文本,重建文学理论的文学焦点。他考察了西方从文学理论到理论再到后理论的演进及意义,质疑了80年代文学自主性、自律性诉求评价中的“历史淘汰论”和“政治解构论”,并分析了当下文学理论界重“理论”轻“文学”的失焦现象,主张对“理论”时期的后现代主义与80年代的文学自主性诉求采取既反拨,又吸纳的双重反思立场,提出后现代主义与新审美主义结合的建构思路。暨南大学文学院蒋述卓教授指出,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产生了如下的影响:从意识形态政治转向了日常生活政治,从文本的研究转向了生产过程的研究。从关注经典到关注非经典。文化研究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视角多元,领域开阔,第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民众,第三,文艺与文化生产形成了关联。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赵勇教授期待,在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有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他指出,文学研究受学科制度化之累,其活力、创造力、社会影响力已严重下降;同时,面对大众文化生产机制制作的文学产品,文学研究也无力应对。文化研究以反学科的面目出现,却正在走向学科制度化的老路;而不以文学,尤其是作为大众文化的文学作为研究对象,这也成为文化研究的一个软肋。因此,他提出,在文学研究中增加文化研究维度,在文化研究中增加文学研究维度。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一川教授提出一个新关键词——艺术公赏力。他认为,这是把握当今媒介社会艺术的纯泛互渗现象、推进艺术素养论范式的一种必然选择。艺术公赏力包括可信度、可赏质、辨识力、鉴赏力和公共性等五要素及相应的五原则。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Rainer Winter指出,因特网自促进了各种专门文化和共同体的发展,以及已有的社会、文化团体的成长。在线媒体的应用和虚拟审美共同体的构成具有复兴民主的潜力,但其描述需要在文化实践和日常生活习惯中进行。密西根州立大学Hsiao-ping Wang指出,要重新思考中国现代文学批判性研究的终极目的问题。
四、关于“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问题:本次会议还就文学研究、文学批评问题展开了讨论。南京大学文学院赵宪章教授提出,要关注文学和图像的关系研究。他在考察了文学和图像的关系后,提出文学和图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图像的关系,语言和图像的分合自有规律,图像是文学传播的加速器,催生了文学启蒙,“语图高低”论是一个伪命题,“互文关系”才是学理探讨的根本。美国亚利桑那大学Dian Li教授则就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伦理批评作了发言,他指出,在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中,伦理批评的缺席十分明显,因而,需要对伦理批评的意义及它与伦理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张奎志教授对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家族相似”问题作了论述,他指出,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存在着明显的“家族相似”现象。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而文艺理论中的许多概念,如“共通感”、“审美移情说”、“同形同构说”都不同程度地隐含着“家族相似”。文学接受中的“家族相似”表明文学接受是一种限定性的,它也带来了批评中的“偏袒”。中山大学中文系王敦则运用细读法解析王小波Ⅸ革命时期的爱情》第一章里的两个中心意象:高塔与幽穴。认为高塔与幽穴,分别隐喻了政治的强力空间和个体的私人感受。高塔与幽谷的对位,以性隐喻的方式将强力政治与私人感受二者之间的关系表征为性施虐与性受虐。复旦大学中文系戴从容则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个人化批评。
会议闭幕式由《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胡明、黑龙江大学校长张政文主持,朱立元教授作了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