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有关宋诗内容的备考

2009-11-26 09:17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蜻蜒宋诗理趣

戴 娟

诗词鉴赏进人高考已经多年,当鉴赏的对象以唐诗宋词出现在考生面前时,他们大多都能坦然面对,而当宋诗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时,心理上不免会有些紧张,犹如面见一位久居他乡未曾谋面的尊长,小心翼翼而诚惶诚恐。在2006—2008三年全国高考诗词鉴赏题中,宋诗已频频现身。如若不在备考的过程中将“他”变成一位熟客,那种见面后的诚惶诚恐势必会成为考生心中永远的痛。

一,了解宋诗

对于中国诗歌的发展过程,王国维先生认为: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七言敝而有古诗。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王国维先生的论断简洁而精辟。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也说:“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我的理解是:由于唐朝诗作走上顶峰,后人写诗,自然难以超越,而创作过程中难免会与前人的某一篇意境暗合,于是对宋诗的评价就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

从明代人提出“诗必盛唐”的观点之后,诗坛上就出现了“尊唐抑宋”的观念。甚至连政治家兼诗人毛泽东也认为“宋人不懂形象思维”。宋诗“味同嚼蜡”,对人们接受宋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但是,读过宋诗之后,我们开始困惑:“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元语立斜阳”“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些难道不是上好的形象思维吗?仔细品味宋诗,它其实极具特色。

缪锇先生在《论宋诗》阐明了他对唐宋诗的对比评价:

“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裱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人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譬诸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饰以绮疏雕槛,水石之侧,植以异卉名葩。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唐诗之弊为肤廓平滑,宋诗之弊为生涩枯淡。”

先生用一段形象生动的比喻为后人描绘了对宋诗的印象,虽然只能感悟,难以言说。

二,咀嚼宋诗

南宋学者严羽的《沧浪诗话》有言:“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这是宋诗最大的特点。

首先,长于议论。

很多人认为宋诗爱讲道理,发议论而道理往往粗浅,议论往往陈旧,也煞费笔墨去发挥申说。这种风气,韩愈、白居易以来的唐诗里已有,宋代“理学”或“道学”的兴盛使它普遍流播。元初刘埔为曾巩的诗辩护:“宋人诗体多尚赋而比兴寡,先生之诗亦然。故惟当以赋体观之,即无憾矣?”(《隐居通议》卷七)毛泽东同志《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以近代文艺理论的术语,明确地作了判断:“又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同时,宋代五七言诗讲“性理”或“道学”的多得惹人厌。但从我们较早接触的宋诗中就有不少的诗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纵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奴仆”。这些都是掷地有声的名言,在诗中更是画龙点睛之句。

其次,富有理趣。

宋人谈理学的历史文化背景给宋诗的这一特点烙上了深深的印记。

苏东坡《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就是议论中含有深刻的哲理。陈与义在回京城复命途中,有仰卧船中看云的感受,于是写下《襄邑道中》中“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既形象地赋予无生物以情感,又把事物的动静关系阐发得十分透彻。

当时著名诗人梅尧臣有《杂诗绝句十九首(其一)》写道:

度水红蜻蜒,傍人飞款款。

但知随船轻,不知随船远。

此诗颇有理趣。诗歌生动,善取景,而且取一小景物含一大道理。物与我,犹如子非鱼。蜻蜒逐人,但不知人;人知远近,蜻蜒不知。蜻蜒真不知远近,或者别有所求?如此人亦不知蜻蜒也。

宋真宗时进士穆修有一首嘲讽当时官僚的诗《馈侯园》非常有趣:

名园虽自属侯家,

任客闲游到日斜。

富贵位高无暇出,

主人空看折来花。

这是一首看似平淡,却颇有理趣的诗。北宋的京城十分繁华,光是官僚们的花园就多得数不胜数。可是官僚们自己却忙得无暇享受自己的花园,倒是让来往的行人尽情地观赏游玩。或许官僚们位高身价贵,担心与闲杂人等共同赏花会有危险,所以只有深居简出,躲在屋子里看看那些摘下来插在瓶子里的花。这的确有点遗憾。花瓶里的花没有了土地,没有了根基,它们其实一离开树就宣告了死亡,官僚们能享受的竟是死亡之花。而官僚们远离百姓何尝又强似那些被采回插入瓶中的无根花呢?

王安石诗《江上》有一句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似:“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它揭示了一个道理,不管道路有多么曲折、遥远,总会找到前进的道路。大学者朱熹《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是极富理趣的佳句;他的《倍日》诗云“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诗句将春天写得生机勃勃,但并非赞美春天,而是借用春天之象来表达领悟孔孟之道精髓后的喜悦,将其比作春光明媚而已。这样,诗歌不仅富有理趣,立意上也十分新颖,这也是宋诗的又一特点。

第三,立意新颖。

唐代以前的诗人对牡丹大都赞美,如刘禹锡的“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罗隐的“若叫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于是牡丹成了美艳、富贵的花王。然而,北宋初有名的学者王溥有这样的《咏牡丹》:

枣花至小能成实,

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

不成一事又空枝。

诗人一反前人的观点,将牡丹与小不经眼的枣花对比,把牡丹贬得一无是处。显然,这是借物喻人,表明了作者对人对事的看法。立意之新颖,有目共睹。

第四,精于用典。

缪钺先生还在《论宋诗》评论道:“唐诗技术,已甚精美,宋人则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盖唐人尚天人相半,在有意无意之间,宋人则纯出于有意,欲以人巧夺天工矣。兹分用事、对偶、句法、用韵、声调诸端论之。”由此看出宋人写诗讲究修辞。也特别用心于此。

就拿2008年高考全国卷I中潘大临的《江间作四首(其三)》为例:

西山连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猜你喜欢
蜻蜒宋诗理趣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小学数学“理趣课堂”实践研究初探
冀军校
小蜻蜓,飞呀飞
“草色遥看近却无”理趣浅析
论宋诗中的金明池
我会等你回来
蜻蜻蜒蜒奇遇记
垂直起飞
《全宋诗》校读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