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试题的特点与2010年高考备考建议

2009-11-26 09:18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09年9期
关键词:文明史史实基础知识

在分析今年试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上海历史卷试题继续散发着其独有的“海派”气息。

1凸显新课程理念,融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情感、价值观于一体。

整个试卷通过选取大量原始文献、图片、图表、漫画等,强调运用新的视角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情感与历史价值观。如第2题,通过提供一幅上面刻有符号的陶尊图片和几种世界古老文字的原始材料,要求考生推断出土地区。这道题目难度不大,但注重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处理与推断能力,同时激发考生对人类古老文明的热爱之情。再如,第35题“私人生活与社会变迁的联系”这道题,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一个叫下岬村的村庄的调查,以小见大,通过下岬村家庭结构、生活水平、居住格局与设施的变迁,考查发生这样变化的体制原因、政策因素等,同时考查了考生对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尤其是农村地区取得巨大成就的强烈感受。此外,类似的题目还有第24、30、32、33题等。

2强调考查基础知识和重要历史事实、历史概念,考查考生逻辑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在今年的试题中,有近20题直接或间接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如第1题考查考生对我国古代传统史书体裁的理解与区别;第5题考查我国宋代的选官制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16题通过提供一段历史表述考查考生判断史实真伪的能力,应该是今年试题的一大亮点。逻辑推断能力也是历史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逻辑推断一般有从史实到史实的过程,如第11题从路易十六的一篇日记到当天所发生的事情,第20题从陈独秀在某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到发表该文章的杂志名称等;有从历史结论到历史事实的过程,如第19题,从中产阶级概念会不断变化到中产阶级的主要成分;还有从史实到史论的过程,如第4题,由题干所述古希腊“民主政治”包括“人民”和“统治”两部分组成,到推断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除了A项,其他三项实际上不是由史实所推断出的正确结论,即史实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最为突出的是第36题。左侧是历史事实,右侧是历史结论。判断能否从史实直接推断出历史结论,要求考生不仅注意史论结合,更要注意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正确的逻辑联系。

3关注上海地方特色。

上海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上海高考试题注重考查与上海有关的历史,今年也不例外。如第20题介绍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体现了上海在近代思想文化解放中引领潮流的作用;第29题列出郑观应主张在上海举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更是关注了上海在2010年举办世博会这一重大事件,显示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地位。第37题关于上海会审公廨,则说明近代上海见证了西方列强攫取我国司法主权的屈辱历史,同时也告诉国人当时中国与西方在司法制度上存在的差异。

4不回避热点。

2008年至2009年是我国不寻常的一年。今年的上海试题予以了一定程度上的关注与重视。如第8题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第33题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被掠走的中国圆明园珍藏品,第35题改革开放30周年等。

5注重文明史观的渗透。

文明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范式,反映了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进展。文明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运用文明史观考查的题目,如第4题的古希腊政治文明,第6题的地域文明,第9题彼得大帝主动到西方学习先进文明,第10题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第13题我国古代印刷术文明成就和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成就,第15题晚清顽固派抵制西方先进文明,第17题日本明治维新西方文明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多元并存,第18题新式交通工具(即西方传人的先进文明)对传统观念的冲击,第26、34题大国的崛起与兴衰等。其中第34题,围绕“英国世纪”向“美国世纪”的转换,考查世界范围内霸权地位的变迁,引导考生用全球化视角考察一个国家的兴衰。

另外。今年上海历史卷的评分方法也做了改进,强调分层评分,凸显人文关怀。答案完整的、体现核心知识点的得高分,答案不完整、未能运用核心知识或仅运用边缘知识回答的得分不会高。整个试卷主观题部分答案采用分层评分的办法,体现了评分标准趋于合理化,同时也引领中学历史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分层和对重点知识、核心知识的高度重视。

今年上海历史试题的这些特征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必将对即将进行的2010年高考带来一些深刻的启迪。为此,笔者提出一些备考建议,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重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突出历史主干知识,重视历史知识结构的重组。

虽然当前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但没有基础知识作支撑,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在复习中尤其是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坚持贯穿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渗透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和唯物史观等史学观念。

上海卷是全国较早体现能力立意为主线的试卷,今年的试卷又较多地体现了对同学们理解、分析、评价、判断、推理等能力的考查。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不应仅满足于“是什么”,更应通过设问、讨论、创设新情境、设计习题等手段挖掘“为什么”、“怎么样”。尤其要注意对历史判断与历史推理问题的强化训练。高中历史新课程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三种史观——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化史观。对这三种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学习新课程的前提,也是我们备战新课程高考的基础。

3要加强对近年来高考试卷尤其是命题特点、趋势的研究,注重复习方法与解题方法的科学探究。

每年的高考试题不断推陈出新,新材料、新图片层出不穷,考查角度也日趋多样化。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些试题进行认真的研究,探索一般命题规律,并举一反三、强化训练。譬如,今年上海历史卷中主观题的评分标准采用分层评分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后规范答题、增强适应高考的能力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9年高考已经过去,对于即将到来的2010年高考,我们要在研究往年高考试题特点的基础上,总结有益的复习经验,力求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复习的效率与效益。(完)

猜你喜欢
文明史史实基础知识
如何从文明史角度讲授古代希腊文明
武士异化现象对中国体育的本体性干预
例谈史实、史论与史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引领学生追求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史学素养视域下“三史”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世界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迹: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遗址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文明史探讨对国际关系研究的意义
不该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