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生
摘要:本文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文献资料法等,对粤东地区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开设状况、学生选课动机、教师队伍现状、教学设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为我省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改革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粤东地区;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
粤东地区高职院校大部分于2000年前后合并组建升格成立,体育选项课教学开展较晚,而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体制在课程设置年限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目前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进行了解,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为完善体育选项课教学体系,使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朝着发展个性、增强兴趣、培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方向发展,使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供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粤东地区六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这六所高职院校有其相同的特点:升格时间相近,规模相当,办学条件相似,师资、生源、教学模式等相类同,可比性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家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及相关的论文资料,利用网络收集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信息。
(2)访谈法:通过对六所高职院校体育部主任的电话采访,了解有关体育选项课开设情况和教学师资状况,就体育选项课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3)问卷调查法:本问卷对六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660份,其中,选项课教师60份,有效率100%;学生600份,回收596份,回收率99.3%,有效率97.1%。
(4)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常规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体育选项课开设状况分析。
(1)教学模式的现状与认同度分析。
目前六所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都采用选项课的教学模式。通过校际交流访谈并随机问卷得知有96.70%的教师和92.9%的学生都喜欢这种教学模式(见表1),说明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访谈还得知,各院校都是根据学院的实际而灵活运用教学模式的。
(2)选项科目开设情况与集中度分析。
访谈调查显示六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运动项目主要有六类:大球类(篮球、排球、足球);小球类(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艺体类(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街舞);田径类(越野跑、定向跑);武术类(太极拳、长拳、跆拳道);游泳类项目。通过对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各选项课人数的统计显示(见表2),集中度由高到低分别是:艺体类45.3%、小球类23.9%、武术类13.7%、大球类9.4%、田径类7.7%、游泳类项目为零。访谈得知,项目开设情况各院校之间存在的差别不大,主要集中在设备条件要求不高,教学容易开展的项目上,如艺体、小球、武术类。对于传统大项目如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人数反而少。而场地器材要求较高的项目几乎无法开展,如游泳、网球,只个别有条件的院校开设。
2、学生选项动机分析。
通过对学生发放500份的(收到有效份数498份)问卷调查表明(见表3):有62.5%的学生是按兴趣爱好选择体育运动项目,21.3%的学生按特长选择项目,10.2%的学生因对体育运动无特别兴趣和长处,而跟随熟悉的同伴选择体育项目,3.8%的学生是因为教师的因素选择项学习的。还有2.2%的学生是根据体育选项课考试难易程度选择。
3、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访谈调查统计得知(见表4):在粤东六所高职院校中,有76.5%的体育教师担任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教师本人的体育专项特长与担任的体育选项课项目一致的占64.2%,而有35.8%的教师所担任的选项课非本人的专项特长。
4、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设置状况分析。调查可知,六所高职院校,现有的场地、设施器材仅能在开设的部分体育选项课,而无法满足一些学生的兴趣,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项目,因此,限制了新的体育选项课项目的开设,也阻碍了体育选项课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5、体育选项课教学评价现状分析。据调查,目前各高职院校制定的体育选项课教学评价体系主要采用广东省教育厅指导性文件,由学生课堂学习成绩的考核加上课堂考勤所组成。从考核标准的内容来看,仍然是从技术动作的完成情况、动作规格、熟练程度与连贯性等方面进行成绩评定。这种单一的、仍受“技术技能教育观”影响的,过于强调体能和技术技能的成绩评定方法,由于与课程同步结束,不能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给予适时反馈,因此无法适时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教学和学习,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的目标是不一致,不科学的,也不是开展体育选项课教学的初衷。
三、存在问题分析
1、体育选项课开设的项目普遍较少,学生选择余地小。开设的面比较窄,常见项目多,竞技性项目多,新兴项目少,有些学生喜爱的项目没有开展或不能及时开展。
2、教师专长有限或专业不熟悉。由于部分教师担任的选项课非本人所专长,专业技术技能水平有限,不能把较高的技术和技能充分地展示给学生,因此影响了选项课教学的质量。
3、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部分学生对体育选项课学习的目的、意义及作用认识不足,且个人的意志品质较差,身体素质较差及少数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等,对选项课学习积极性不高。
4、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建设缺乏长远考虑。由于观念陈旧,缺乏发展的眼光,对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建设只考虑到满足现有体育选项课设置的项目,而没有充分考虑体育选项课教学的长远发展,使得一些新兴的、学生感兴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项目难以开设。
5、评价方法不合理。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只注重体能和技能,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的考虑,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特别是“体育弱势学生”的积极性,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的目标不一致。
四、对策与建议
1、提高现有项目教学质量,增设新颖项目。在抓好现有体育选项课项目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整合资源,增设符合时代发展,学生喜爱、感兴趣的项目,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
2、加强内培外引,调整师资结构。培养复合型的体育教师。体育选项课教学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挖掘现有体育教师的潜能,并进行多渠道培训,培养教师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同时,要引进符合学院体育选项课教学发展需要及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体育教师。
3、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体育选项课教学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学生对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对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积极性。
4、用发展的眼光,推进体育场馆及设施设鲁建设。体育场馆及设施设备是搞好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物质保障,也是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的反映,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规划体育场馆及设施设备建设,以体育选项课项目设置的发展为发展战略。
5、更新评价理念,改革评价体系。应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具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特点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体现个性化,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视角多方法的综合质量评价。
《作者系广东省汕尾职业技术学院艺体教育系讲师)
参考文献:
[1]张启迪,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调研[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5):45-47
[2]王锐,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项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98-99
责任编辑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