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阔
高效一词,源于工业生产。意思是要在单位时间内使效益最大化。据说福特汽车公司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把熟练工人的操作过程拍成录像,去掉多余的动作之后让所有工人模仿训练,结果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工业嫁接到教育,高效给了教师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我们开始用“投入——产出”的模式思考教师的教学行为。听过两则教育科研行为,觉得比较典型。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华老师在教室后面架起了一台录像机,每上完一节课之后,就反复观摩自己教学的得失,做出相应的取舍。徐州市教科所郑飞所长,说过,每节课把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整理下来,仔细揣摩哪句话是废话,估计可以删掉一半以上。删掉一半的废话,节约了时间和学生的脑力劳动,课堂的高效也就出来了。进一步追问我们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师又该如何让自己的教学“少投入,多回报”。实现课堂的高效呢?
课堂规范的建立——宽严相济
在呼唤创新的大背景下,我一直坚守课堂的规范。因为我认为:只有课堂规范了,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在学科本身。尤其对于抽象性极强的数学。随意松散的学习状态是不可能使探究真正走向深入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重建数学教学中的规范》,在文中我倡导。不仅要构建外在行为的规范,更要构建学生内在思维的规范。有了双重规范的制约,学生才能驶进课堂教学的高速公路,从而避免数学教学的高耗低效。
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创新。然而只有规范势必造成学生兴趣的丧失和情感的抵触。所以,在规范的前提下。教师还要学会赏识、学会鼓励。课堂是认知提升的训练场,整生命成长的舞台。尤其对于数学,在教学之前,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孤立的甚至是存在偏差和错误的。教师不要盯着学生的不足,而要善于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闪光点,并进一步从学生的思维出发,引领他们获得正确、深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由衷地赞美学生,赞美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赞美他们敢于表达的勇气,赞美他们使我们的探究变得丰富和深入。吴正宪、华应龙、黄爱华、张齐华,这些名师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值得我们借鉴。
规范让学生快速步入高速运转的轨道,赏识让学生在前进的路上义无反顾、一往直前,这样的课堂当然是高效的课堂。
教学内容的选择——主次有别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很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有主次之分的。如果教师在每一个知识点都同样用力,力量是分散的,留给学生的印象也是模糊的。一堂课如同一首歌,应该有轻重之分,起伏跌宕,舒卷自如,才能冲击学生的思维,成就高效课堂。例如,《圆的认识》这节课包含三个知识点:画圆、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特征。其中画圆又包括用圆形物体画圆、用自制圆规画圆、用圆规画圆;圆的各部分名称包括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名称和字母表示:圆的特征包括:直径、半径的条数,半径与半径的长度关系,直径与直径的长度关系,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从整节课来说,认识圆的特征是教学的知识重点,但是教师的教学重点却应该放在各部分名称的认知上,因为准确把握了各部分的概念,也就顺理成章地发现了圆的相关特征。相反,忽视概念,直奔特征的教学是舍本求末,不利于学生探究的。再从其中的一个知识点“画圆”来分析,方法的多元化是出于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尊重,但是用圆规画圆是最重要的方法,需要人人掌握,其他几点便可一带而过,不可喧宾夺主。最后从其中“同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特征来说。目标的三个层次“认识一理解—应用”同样也有轻重主次之分,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把重点放在“理解”层面上,才真正把握了问题的关键,抓中间,促两端,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识的提升。
教学目标的确立——远近兼顾
高效最容易走向的极端莫过于“急功近利”。为了实现课堂的高效,有些教师采取了“题海战术”,美其名曰“提高训练密度”。似乎一节课做了很多题目也就实现了教学的高效;还有些教师采取“堂堂清”,把教学目标转化成具体的题目,当堂考察,人人过关,似乎过关率高了,教学也就高效了。不容置疑,这样的方式会给数学教学带来显著变化。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短视的,在这种观念的引领下,教师往往只顾眼前,不管将来;只抓显性知识,不管隐性目标。一些渗透性目标,例如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探究过程的经历,学习情感的呵护,这些涌动的地下河,没有人再去问津。仅仅关注冰山一角的行为,让我们丧失了更多看不见的东西。这样的高效教学实际上来自于教师的高压催熟和学生的单纯模仿,势必造成教学的单调、乏味和压力重重。长此以往,学生兴趣丧失,能力退化,高效教学开始出现重重阻力。可见。以牺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短暂高效是不值得提倡的。真正的高效,不仅仅需要关注当下的教学目标,更应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多一些方法的渗透,多一些思维的培养,多一些情感的熏陶,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学习方式的选择——动静结合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枯燥的,单调的,学生处在被动的位置,安静地听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课堂少了一点活力;新课改下的课堂是有趣的、丰富的,学生处在主动的位置,活跃地“发现、合作、交流”,课堂又少了些静静地思考。高效的数学教学应该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从而使数学课堂走上理性的回归之路。“动”是必须的。小学生处在直观形象思维的阶段,他们的思考在很多时候必须借助手部的动作和直观的图像的帮助才能完成,因此我们提倡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能带给人成就感,表达自己的发现是获得别人赞赏和肯定的途径,自主发现的东西记忆更加深刻。交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但是,“动”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著的。学生不愿意倾听,我行我素;学生不愿意思考,一味依赖;学生不能够深入思考,只能在数学宫殿的围墙外打转,不能深入。动静结合,是高效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引领学生不急于动手,多做一些头脑中的“预演”;引领学生不停留在操作层面,多做一些操作后的反思追问;引领学生先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再进一步学习倾听和吸收;引领学生不满足于发现,进一步学会论证。动中有静,就能让“动”的价值更加彰显,静中有动,就能让看不见的思维活力无限。
学生差异的处理——以点带面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样做是出于对个体的尊重,实现个体的高效。但处理不好,课堂会乱成一锅粥,有时是百家争鸣,有时是错误百出,学生无所适从,造成了整体的低效。如何处理这对矛盾?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和调控。面对学生的精彩的发言,教师要善于从中发现值得借鉴的东西,放大亮点,借助个体的认知形成整体的认知。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善于从中找到普遍的思维误区,引领全体同学辨析比较思考,在反思中使全体同学的认知走向深入;面对与教学内容无关紧要的发现,教师要学会淡化和忽视,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在更有价值的探究之路。总之,教师要善于抓“点”。以点带面,使个体的思考为整体服务。使分散的个体形成合力。这样,不仅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又可以丰富和精彩我们的探究过程,强化全体学生的认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我认为,高效不是一个“极端”的名词,只有教师深谙中庸之道,才能从两个相反的教学行为中寻得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平衡点,进而做出最合适的选择,而最合适的也就是最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