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锦锋 薛文平
“环境经常是一面镜子,你如何对待别人就引发别人如何对待你。”这是圣经中的回声定律。教师以怎样的榜样展示给学生,他们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学生,这就是教育上的“回声定律”。而回声定律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规则教育”: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规则成为从思想到行为的共同约定。
在中国,对规则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现象一:
在中小学每节课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课间休息十分钟,这是学校作息的规则,“教师拖堂”“学生迟到”都属于“违规现象”,都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铃声响了,老师置若罔闻,继续讲下去,直到教师认为已经把该完成的任务完成了,这才“下令”:下课!上课铃响一两分钟后,有学生在外面喊报告,老师没理睬。等课程到一段落,这位老师才打开门:这是对迟到的惩罚。
现象二:
在学校,教师常常要求学生讲文明有礼貌,当办公室门被关上,教师就可以肆无忌惮讲各种黄段子。开各种各样的玩笑。学生的手机、MP3等电子设备在学校明令禁止使用,一旦发现,则会受到批评教育甚至没收或当场毁掉。而有的教师在上课或值班时,却停下工作(上课)接电话。
作为规则,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在规则范围内,没有例外”。从执行规则的角度来说,规则所涉及到的任何需要执行规则的人,都是平等的。就像下象棋。无论谁和谁下,都要遵守象棋游戏规则。而“教师拖堂”“学生迟到”都是对学校作息规则的“违反”,便都理所应当受到“处罚”,这样,才符合“执行规则的规则”。
“礼貌有加、举止文明”已成为44岁以下的德国年轻父母对孩子最重要的期望。柏林弗莱蒙小学校长凯梅尔博士说,行为文明比法律更重要。缺乏行为文明应该被看作一个严重的国家问题。在谈到怎样养成孩子的行为文明习惯时,凯梅尔博士说了“五个词语”:“榜样”,让学生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榜样;“解释”,同他们进行有关人类高尚道德的对话。解答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劝诫”,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和规劝;“环境”。教师要创造一个道德教育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彼此的相互尊重与合作;“体验”,有计划的安排校内外活动,有机会体验并且逐渐内化各种道德观念,比如带孩子乘车,先买票,然后排队上车,主动让位等。
出于好的目的而随意地“违反”规则,这是“中国规则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误区——由于“目的”“角色”“地位”“年龄”的不同而区别对待。这不单单是一件事情的处理问题,而是直接破坏了“规则范围内没有例外”的本质特性,也直接造成了“执行规则成员的不平等”,更“恶劣”的后果是:我违反了规则,我要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出于好的目的的理由。于是,我们的很多规则便不再成为规则。
深层次来分析,这是我们的“规则执行文化”的问题。在“规则执行”中,我们把执行规则的群体分成了“强势与弱势”,在执行规则的成员中人与人是不平等的。有少数人是处于强势层面的,他们既是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同时也是评判者,“违规”是否需要处罚,由“强势”来决定而不是依据规则来决定。这样的“强弱不平等”,跟“民主平等”的“规则执行文化”是相悖的。这是“中国规则教育”最本质的弊病。
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的文化,强调要“加强民主与法制教育”。“法制”便不再是“人治”。法制的前提是“平等”,尤其表现在“执行规则过程中”人与人的平等,无论是谁。规则同样约束老师的行为时,学生才会真正形成“民主与法制”的意识,也才会自觉地遵守。
德国人的名言是:一丝不苟,循规蹈矩才是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使人生活得疲惫不堪。德国人把用规则看守的世界称为“天堂”。或许一些人会认为这是“刻板”和“固执”,甚至嗤之以鼻。但实际上德国人正因为他们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任何事物,他们才能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洁净美丽,才能赢得平静安稳的幸福生活。
言传身教,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来教给孩子遵循并使用规则是使其昂首进入社会的一张通行证。孩子往往因为年幼而不懂得规则,这时候,教师或者父母不仅要教给他们遵守规则,还要告诉他们规则存在的意义,从而让孩子更好地步入规则如麻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