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四种品质

2009-11-23 06:19伯兰特·罗素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10期
关键词:勇气智力活力

伯兰特·罗素

我愿提出四种品质,在我看,它们共同形成理想品格的基础,这就是说: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我并不认为这个罗列是全面的了,但是我认为它对我们有很大帮助。再者,我坚信,通过对儿童身体、感情和智力上恰当的爱护,可以使这些品质非常普遍。

活力

活力,与其说是一种精神品质,倒不如说是一种生理特质。活力大概总与良好的身体状况伴随在一起,但它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趋向衰退,并且到了老年时渐渐化为乌有。在生机勃勃的孩子入学之前,活力很快上升到一个最高阶段;在儿童入学之后,会由于受教育而趋向减弱。哪儿有活力,即使没特定的令人愉快环境,哪几也会有充满生气的愉悦。活力能增加生命的喜悦,减少生活的痛苦。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活力能容易地给人们带来一种利益,它作为一种明智判断的基础,能促进客观现实的变化。活力增进外部世界的得益;它也增进人们勤奋工作力量。而且,活力是一种反对嫉妒的防护措施,因为它能使是一个人一直心情愉快。由于嫉妒是人类痛苦的最大根源之一,所以防范嫉妒是活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许多坏品质是和活力的进程一致的:例如,牛顿和洛克就几乎没有活力。无论如何,牛顿和洛克却容易激动和嫉妒。而这些缺点能为身体健康的人所克服。假如牛顿的身体更加健康并能享受日常生活的快乐,也许那场毁坏英国一百多年数学发展的牛顿与莱布尼茨的争论,本来是可以避免。因此,尽管活力具有局限因素,但我还是把它看作是所有的人应该具有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勇气

勇气,我们所列出的第二种品质,它具有多种形式且复杂多变。无所畏惧是一种形式,具有控制害怕力量是另一种形式。当害怕是合理的时候,无所畏惧是一回事。反过来,当害怕是不合理的时候,无所畏惧是另一回事。没有不合理的害怕是一种明显的良好品质;这是一种控制恐惧的力量。但是。没有合理的害怕,则是一种可能引起争议的品性。

一种并非存在于压迫中的勇气必定是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勇气来自于最大的恭顺:健康和活力尽管不是必不可少的,但却是非常有益的。曾被认为很需要的“谦卑”教学,是创造一种罪恶般堕落的手段。“谦卑”压抑自我尊重,而不期望其他人对自己尊重;它只是使人降低人格的尊严去博取他人的信任。这样,它只能产生虚伪和本能的弄虚作假。当儿童成长时,人们毫无道理地训导他们屈从,并且继续教会他们养成“谦卑”;据说只有那些学会屈从的人,才知道如何进行指挥。我的观点是,任何人不应该学会服从别人,任何人不应该指挥别人。毫无疑问,我并不是说在一个互相协作的事业中不应当领导者;而是说,他们的权威应该像一个足球队的队长那样,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自愿忍受痛苦。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自我自身,而不是外部权威的决议。我们永远不应该将自己的目的用暴力强加于别人。这就是我所说的一个人不应该指挥别人,一个人不应该服从别人的含意。

为了获取最大的勇气。有一样更加应当得到的东西。那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一种非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一个把希望和害怕都集中于刚才所说的一种非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一个把希望和害怕都集中于自我的,是不能镇定自若地看待死亡的,因为死亡能消灭他的整个激情的世界。这里。我们又一次遇上了由一种传统驱使的低廉而便利的抑制方法:道德高尚的人必须抛弃自我,必须禁欲和摒绝天性的快乐。这是可能做到的。但它得到的却是坏的后果。苦行的圣人抛弃了自我的愉悦,也更容易抛弃别人快乐。圣人的内心里始终存在着对他人的快乐的嫉妒,却给他自己带来受苦的高尚外观,因而是一种合理的自作自受。由此引起了一种彻底价值倒置:好的东西被认为是坏的,而坏的东西则被认为是好的。一切危害的根源在于,人们按照一种消极的规则来寻找美好生活。而不是在扩大和发展自然愿望和本能寻找美好生活。在人类本性中存在着一些能使我们不经努力就能超越自我的东西。人类本性最一般的东西就是爱,它是比父母之爱更为普遍而广泛的爱。有些爱是如此的博大,它包容全人类。另一种是知识。没有理由认为伽里略不是一个特别仁慈的人,他为了自己的目标而生活,不被死亡所吓倒。事实上,一个人自我身体之外的每一种兴趣,能使他的生活达到某种程度的非个主义。由于这个原因,看起来似乎有点荒谬。一个野蛮而有着强烈兴趣的人,要比那些由于自己生活中遭到挫折而埋没了兴趣,被神秘的多疑症纠缠的人更容易献出自己的生命。因而,这种勇气的优点在有着许多兴趣的人身上都能够找到。有着许多兴趣的人感觉自我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很小部分,这并不是由于他看不起自己,而是他认为在他自身之外还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除非一个人天性自由,理智活泼,否则他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天性自由和理智活泼的结合,能产生一种不为骄奢淫逸的人与禁欲之徒所理解的观念,持有这种观念的人把个人死亡看作是一件平常之事。这种勇气是积极的和天性的,而不是消极的和受压抑的。这是积极观念形成的勇气。我认为。这种积极观念是形成某种优越品质的主要成份。

敏感

敏感,我们所列的第三种品质,是一种在意识中对纯粹的勇气起矫正作用的品质。对于一个不能理解危险的人来说,勇敢行为是容易产生。但这种勇气可能常常是一种愚蠢行为。我们不会对建立在无知和疏忽基础上的任何行为方式感到满意,尽可能完备的知识和了解是一种值得向往的基本因素。无论如何,深思熟虑的见解来自于理智的头脑;敏感在我正在运用的这一特定语词的含义中,属于激情。一个纯粹理论上的解释可能是:当一个人在许多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激情时,他是一个激动而有生气的人;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并非需要具备这种粗糙的品质。如敏感被认为是好的,激情的反映必须在某种观点看来是恰如其分的,不需要单纯的敏感强度。人的内在品质是受许多事情影响的产物,或者是由许多事情造成的倒错。我将要解释的是,什么是正确的东西。第一步,即大多数儿童大约在出生五个月时就具备的,是超越如饮食冷暖之类的感官愉快,要求社会认可的愉快。一旦有了这种愉快,它会急速地发展:每一个儿童喜爱称赞而讨厌责备。希望通常被认为是贯穿于整个生命的要素之一。希望作为一种对快乐行为的刺激因素,作为一种对贪婪冲动的抑制因素,当然是非常有价值的。假如我们比我们所赞美的人更加明智,那么希望可能会更有价值。但是。如果大多数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最大限度地屠杀人民的人,那么受赞美人的爱对于理想生活来说是无济于事的。

认识的敏感也应该包括在内,实际上它像观察的习惯一样,我们会很自然地把认识的敏感与智慧联系起来考虑。由审美敏感引起的许多问题我不希望在这里讨论。我将继续分析我们所列举

的四种品质的最后一种,即智慧。

智慧

我所说的智慧,包括实际知识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事实上,这两方面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无知的成人是难以教化的;例如,像卫生或饮食习惯这样的事,他们完全不能相信科学已经揭示的道理。假如一个人没有受过教条主义精神的影响,那么他学得越多,就越容易接受更多的东西。无知的人从来不想去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已经使自己形成了一种僵化的难以变化的行为态度。他们不仅在值得怀疑的地方是轻信的,而且在许多应该接受的地方却是固执的。毫无疑义,“智慧”这个词与其说是恰当地表明已获得的知识,倒不如说是很好地表明一种获得知识的能力。但,我并不认为离开实际的经验能获得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比一个钢琴演奏者或一个杂技演员的能力更强。当然,用不培养智慧的方法传授知识是可能的,这不仅可能,而且方便,经常可以做到;但是,我不相信不传授知识就能培养智慧,或在任何程度上促使知识被人们掌握。没有智慧,我们这个复杂多变的现代世界不能继续存在;缺乏理智,这个世界一点也不能取得进步。因此,我认为智慧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这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其实不然。被认为是正确信念而逐渐灌输的期望,常常使教育受到过多的影响以至根本无法培养智慧。为了使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一点,有必要对智慧稍作一些确切的限定,以便显露智慧所需要的思维习惯。为此目的,我将只考虑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考虑可以合理地包含在智慧范畴中的实际知识。

智力生活的自然基础是好奇心,即使在动物身上,我们也可发现好奇心的原始形式的表现。智力需要机敏的好奇心,所谓正当的好奇心则是为真正的求知欲而激进。你也许可以从一种适度的纯粹的形式见到这种冲动,例如一只猫被人带到一个陌生房间后就开始西闻闻,东嗅嗅,不放过每个角落和每件家具。这就是正当而纯朴的好奇心。你们也可以从儿童身上看到这种冲动,例如当平时锁着的抽屉或椅柜一一打开给孩子们看时,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也是正当的好奇心。动物、机器、雷雨。以及各种手工劳动均能引起儿童的好奇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能使最有智慧的成年人感到惭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冲动不断减弱,以至到最后,对一切生疏的事物一概厌烦,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欲望消亡殆尽。进入这一阶段,人们就会说,国家快要完蛋了,或者说:“一切事物都与我年轻时的样子大不一样了。”其实和当年不一样的是说话者的好奇心。我们也许可以说,好奇心一死,活跃的智力也就跟着消亡了。

虽然儿童期过后人的好奇心在强度、在广度上将会减少,但在质量上也许会长期不断进步,较之对特殊事物的好奇心,他们对一般事物的好奇心能表现出更高的智力水平;总的说来,一般性事物的等位越高,它所包含的智力水平也就是越高。与诸如获得食物的机会有关的好奇心相比,和个人利益脱节的好奇心则显示出更高的发展水平。一只在新屋里到处乱嗅的猫称不上是一位无私欲的科学调查工作者,或许它也想探明周围是否有老鼠。说好奇心在和私利无关时为最佳恐怕也不完全正确,倒不如说当好奇心与其他利益的关系并不直接和明显,只是通过某种程度的智力才能发现时,这种好奇心最为可取。然而,我们现在对此并无做出定论的必要。

猜你喜欢
勇气智力活力
寻找勇气
活力
勇气何来?
智力闯关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欢乐智力谷
“勇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