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露
在小语界特级教师中,于永正老师一直是最本色的一位。今天通过屏幕再观摩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亲切感油然而生于老师的课随意中透出睿智,在实实在在的训练中实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
平实而睿智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其参与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方式是以文本为中介的,是凭借文本进行交流沟通的。阅读对话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是师生各自阅读文本,同文本进行对话。第二层是师生之间以文本为中介的对话。就这两个层面来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延伸和发展。因此,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对话,也就失去了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我们来看看于永正老师与文本、与学生的对话吧!
(板书完课题)“作者是鲁迅的什么人?周晔的父亲是鲁迅的什么人?”于老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拉家常式自撇话引导学生了解清了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提生读课文时,一生不举手)“你为什么不举手?是没把握,还是害怕?多读几遍,你会读得很好的……”在教学中关注学困生,于老师站在学生立场上分析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既拉近了师生关系。也让学困生在教学中得到了发展。
(与一女生演完周晔与鲁迅的对话,面对一直发笑的男生)“你一直在笑,说说你为什么笑?”调侃式的话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激励了学生对课文的探究兴趣,为学生进一步与文本对话奠定了基础。
反思:在教学中,教师常能深入地解读文本,组织凝练而优美的语言,但因为没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心理。让教学变为无效劳动,把学生隔离在了对文本解读的门槛之外。
朴实而巧妙的教学设计
纵观于老师的这节课,家常味十足,最奢侈的教具不过是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俨然我们平耐上课的样子:板书课题导入——按要求自由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指导朗读感悟——小练笔。可细一琢磨,于老师的课随意中却独具匠心。
其一,板书。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委张庆老师曾说:“阅读教学要提领而顿”。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于老师利用板书的字词、句子抓住了“领”。如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是鲁迅在用婉转的话语教育不认真读书的侄女。于老师在与学生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鲁迅夸自己的记性好,周晔却比挨打挨骂还难受?”在思考与交流中学生看到了慈祥的伯父。再如教学第三部分“饭桌上的对话”时,于老师抓住“你想,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一句,引导学生联系课后查阅的资料理解字面背后的含义,学生看到了与黑暗社会不屈不挠作斗争的“伯父”。
其二,三读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水就一滴一滴地落下来了。”在读完每个故事后分别让学生读这段话,随着“伯父”形象的丰满,学生朗读越来越动情。
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朴实的气息。但并不空洞,于永正老师用最本真、最有效、最直接的、最能触动儿童心灵的语言进行交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就是朴实,就是本色。
扎实而有效的训练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听、说、读、写训练贯穿于整节课。于永正老师从板书课题时指导“鲁”“迅”二字写法,引导学生树立了“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在“追悼、吊唁”“爱抚、爱戴”两组词词义的辨析中,学生学会了准确用词;在声情并茂地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学生融入了文本,与文中人物共悲喜;在想象写出“饱经风霜”的车夫的形象中,学生触摸到了饱受黑暗社会折磨的劳动者的脸。于老师的一举一动无不在扎实地履行一名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反思:语文教学应尽可能地剥离那些附着在语文课上花里胡哨的东西。“返朴归真”,以人为本,夯实基础,真正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