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荣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过程是否高质优效,首先建立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也就是取决于学生对文本的细读,即学生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揣摩课文主要内容以及这样的内容是如何表达的,并进行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否则,课堂对话只能是肤浅的、低效的,乃至无聊的。
纵观第七届全国语文阅读教学大赛,笔者为教师们的文本细读感到高兴,他们都很好地把握了文本的内容、实质与精髓,把握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向,笔者更为他们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展开充分的文本细读而感到欣慰,使学生不仅合理地做到与文本对话,而且巧妙地开展了语言训练,掌握了语言表达方式,真正让文本细读成为中高段学生的学习行为。
一、忽视文本细读的课堂现状
在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文本细读对于学生来说虽有这个想法,但几乎没有行动,如果有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点缀,所以文本细读主要还是体现在教师一方。
1走完“预设——教授”的教案。教师对于文本细读的目的主要是课堂预设,形成精妙的教学设计,当然也不乏理解、感悟与体会。很多时候,课堂上语文教师总是在提问和等待学生回答中度过宝贵的四十分钟时光,一个个预先设定的问题抛答完了,课文内容也分析完了,教师的课堂传授使命也便宣告结束。而学生被牵着鼻子走完了“教师预设——教授”的程序,真正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策略的传授,却被教师忘了个精光。
而当今的公开课上,不管是展示的还是示范的,教师考虑的是如何完成自己的教案,如何展示自己的才情,如何张扬自己的个性,而很少去思考学生的发展,朗读只是流于一种形式,思考问题只是昙花一现,至于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与交流也是一种新理念的摆设。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什么,似乎不是教师所要考虑和关心的问题,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2走上“内容——意义”的老套路。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新课程实施以来的大部分公开课,也都在走分析课文内容的老路。教师所提的问题,大部分都在围绕着内容做文章,走的都是“内容——意义”的套路,所以,一时间,强化人文性,忽视工具性的现象一浪高过一浪,课堂也显得热闹了,民主氛围更为浓厚了。
在这样的教学套路上,教师很少从“形式”入手,探究“内容”是如何承载或表达“意义”的,所以也就很少安排对文本的细读,或者对文本特有语言点的反复解读。
3走向“言——意”两分的死胡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新课程赋予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在顺序上,工具性在前,人文性在后,说明只有在工具性达成的基础上才可能追求人文性;人文性立足于工具性之上,只有达成了工具性,才有人文性可言,没有空穴来风的人文性。如何才能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教师们一直在思考和探寻的。现在的课堂上难以体现两者的统一,而是出现了两分的现象,有的侧重“言”,有的侧重“意”,有的不伦不类,既无“言”,又无“意”,一味地追求课程资源的拓展与利用,不然教学专家对阅读教学怎么会有“得意忘言”的评价呢?正是因为这种“言”“意”两分,或者“得意忘言”,或者“得言忘意”,才使得新课程阅读教学这样的徘徊不前、高耗而低效,也许这已经是长期以来让语文阅读教学走向死胡同的重要原因吧。
二、文本细读的常态化姿态
全国性阅读教学大赛是新课程阅读教学改革的坐标。在第七届全国阅读教学大赛上,所有参赛选手都力现新课程阅读教学理念,突出了阅读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值得一线教师的借鉴。浙江王春燕老师执教的是《猴王出世》,在文本细读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呈现了文本细读的常态化姿态,将此课的着力点放在研究语言形式上,以此来研究经典名著的语言魅力。
1常态化细读。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到对文本的常态化细读是很不容易的,只有细细地读,才会读到独特之处。常态化细读就是指学生在一般常态下认真、细心的朗读,包括对课文的初读,对重点语段的朗读,对特色语言的品读,对人物对话的对读。
我相信,在国赛现场听过课的教师一定会为王春燕老师发现文本中藏着大量“我进去!我进去!”这样的重复言语所叫好!回观课文,有三处安排了这样的语言:众猴停步洞口纷纷议论“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时;石猴探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告诉众猴时;石猴带着众猴跳入洞内,“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这些个细节的发现,是王老师或者是她背后的智囊团建立在反复细读文本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反复的细读,才能品味出石猴的胆性和群猴的玩性。
对于这样的细节,让学生带着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原委去读,一遍又一遍,读出众猴的好奇、试探和惊讶,更读出石猴的胆大、心细和沉着。
2全方位品读。语言学家王尧语曾经说过“在语言中出生入死”,意思就是立足语言,全方位地品读语言,通过朗读,开展想象,恰当批注,并加以适度的表演,反复地去玩味语言。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知其然”,更可以“知其所以然”。
《猴王出世》不仅写出了猴群的顽劣与调皮,更写出了石猴“禽有禽言,兽有兽语”的千姿百态,你看那机灵的石猴“应声高叫道”,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那种坚决、挑战的性格跃然纸上;到众猴围拢过来探听情况时的“打了两个呵呵道”,显然是卖个关子,引发群猴的欲望;到领着胆大的或是胆小的众猴们往里一跳时的“叫道”,突出了一个领头雁的本性,带领众猴奔向美好的生活,待到众猴们玩累了、力倦神疲了时,它正“端坐上面道”,显得那么泰然和稳定,一副“高登王位”“千岁大王”的模样。再看那众猴就没有这么丰富,只是一个劲儿的“道”“又道”“问道”,大不了增加个“拍手称扬道”。
学生如果能在这样的语言中出入自如,细加品读,那么对于全方位掌握石猴以及猴群的性格脾气,全面地了解石猴成为美猴王的经过有着极大的帮助,这就是抓住语言全方位品读的效果。
3“言”“意”整合读。入选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千挑万选的,绝对是精品课文。就像《猴王出世》那样,既有语言特色,需要加以常态化细读,又有意境拓展,更要全方位品读。对于这样有形有意的内容,王老师不遗余力地让学生进行整合朗读,在整合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说实话,学生一旦经历了这样的细读、品味过程,不光能够抓住细读的内容,掌握语言的特点,而且能够通过细读品味出内容的含义,学生自读课文或者置身于课外读物时,就会加以运用和仿效,同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关注名著中的语言,特别是对《西游记》的探究由原先的故事情节,转向今
后的故事与语言以及人物形象并重,这是学生终身学习和阅读的技能。
课堂上学生抓住“言”与“意”的整合细读,既是一次认识上的可喜飞跃,又是一种课堂范式的大胆探索,更是一份值得好好总结的实践智慧。
三、学生文本细读策略
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做到文本细读,需要探寻相关的策略。
1发现语言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最为首要的是让孩子们发现语言现象,特别是寻找文本中典型的、独特的语言现象,发现语言现象才是学生做好文本细读的基础策略。
第一,语言现象蕴含在重点语段之中。
《猴王出世》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的提示语就告诉学生阅读的重点和阅读的要点:“提起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你想知道他最初是什么样儿的吗?读了下面这篇课文就能找到答案。认真阅读课文,看看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学生读罢这样的提示,应该知道课文主要是说孙悟空最初的模样,再读文本就会知道孙悟空最初的样子突现在“石猴现世”和“猴王出世”两个重点内容上,后者较之前者更为重要,这比原有的知识还要有趣、新鲜。课文也就在这两个语段中力现语言现象,体现石猴现世的奇特、灵通和猴王出世的神秘、机灵、智慧。通过朗读,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这样的语言现象。
第二,语言现象有其自身的语言特色。
学生光会发现这些语言现象是不够的,还要学会细读,发现其中蕴含着的话言特色。
由于“内育仙胞,一日进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所以“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这段语言现象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石猴的“食”“伴”“居”,语言丰富,特色鲜明,读来朗朗上口,落地有声。反复细读这样的语言现象,无不为吴承恩的妙笔喝彩,为经典名著喝彩。
2破译语言密码。深究特色语言现象,就会破译种种语言密码,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的精深隐秘处,认真爬梳,细细玩索,犹如穿行在串串闪光的语言珍珠里,发现着文本的“妙秘”。
语言密码一:“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写石猴“食”的都是三个字,格式整齐,错落有致。细细分析,学生会发现第一个字是动词,且在朗读时节奏感很强,有跳跃、激情之感。破译这样的密码,能让人感到声音跳起来、动起来,同时跳跃的节奏也能让石猴奔腾跳跃,真是美不可言啊。
语言密码二:“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写石猴“伴”的这四个短句,也是个排比句。每句四字不是随便排列,而是非常有规律,前面是动物,涉及狼虫、虎豹、獐鹿、猕猿,虽然都是非常凶猛,但是石猴与之的关系却十分亲密和友善,如同亲戚朋友,可见它的关系与能耐不同一般。
语言密码三:“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写石猴“居”的语言工整对仗,读起来同样朗朗上口,那“夜对朝”“宿对游”把石猴的灵性与顽皮可爱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3对话语言形式。至于将这样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需要教师的引领,去思考、品味和感悟这样的语言形式。
思考。引领孩子细读文本,尤其是经典语言现象,并引发孩子们的思考,这不是最好的细读示范和策略传授吗?这也是对当下许多文本细读缺损非常严重的阅读课的挑战,我们要寻找策略,强化思考,通过对文本经典语言现象的反复细读,通过适当的语言对话形式,将教师事先的课堂预设变成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逐渐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能力。
品味。《猴王出世》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有着丰富的语言,即便是动物、植物,乃至妖魔怪鬼,都有着各自的语言和语言特点。我们就是通过引入教材中的经典文本,不断地品读精彩语段,引导孩子们品味语言,关注其语言特点,并运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名著、品味名著。
感悟。让孩子们感悟经典传统文化及其魅力,激发阅读经典的热忱,是学习语文的精要所在。在文本细读过程中,首先是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进而就是利用语言,发展语言,世上没有比语言更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了,对于这样的语言现象和语言载体,只有不断地加以思考、品味和感悟,才能真正领略语言的真谛。
4内化语言行为。语文课的旨归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这是语文教学的主流价值,也是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决定的。而语文素养的发展是全面的、整体的,包括听说读写、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所以,学习语言的目的就在于将语言内化为语言行为,中高段学生是学习语言、内化语言的最佳时期,只有将语言学习内化为语言行为,文本细读才真正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才会真正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