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初探

2009-11-17 09:04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美育美的

王 翥

【摘 要】地理课程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发掘美、渗透美育教育,让学生在接受地理知识的同时,能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获得丰富的美感。

【关键词】地理教学 审美教育 课外活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两者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细细品味,地理与美育的关系还相当密切。要让地理教学过程变成一泓活水,必须注入美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接受地理知识的同时,能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获得丰富的美感。

一、地理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条就明确说明,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养成学生的审美情趣?笔者认为,首先要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自然美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并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和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祖国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初中地理教材中所蕴含的自然美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一为雄伟之美。二为秀丽之美。三为奇异之美。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自然美景,与学生丰富的想象相结合,在教学中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

二、让地理教学过程用行为美引导学生

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地理教学过程再也不是“一本书,一支笔,老师讲,学生听”的简单枯燥的教学模式,而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地理教师都应该精心设计好各个环节,让学生在上地理课的过程中就像游览名胜那样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在教学中,首先,要创设友爱、融洽的学习环境,可以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建立学生绚丽多彩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其次,要创设愉快、优美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丰富的体态语言上使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感到惊奇、新鲜、疑惑、悬念,从而打动学生的感情,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在课堂上用科学的语言,又没的板书配上形象风趣的板图、板画来讲解课文,说明某个问题获某一特征,以此表达地理学科特有的自然美,和谐统一的韵律美。如在“我国地形的分布”的教学中,我现在黑板上勾画出中国轮廓图,再用彩色粉笔边讲边画出东西走向,南北走向等各种走向的山脉,然后引导学生在途中填写主要高原、盆地、平原的名称,这种讲、画、练同步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身心愉悦,情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不仅受到美的感染,而且地理知识得到落实,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用艺术美来熏陶学生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选择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艺术性强的教具,录像,图片,幻灯片,多媒体,计算机等丰富的现代艺术教具使学生愉快地看而不厌。也可以加入新闻直播来增加地理知识的趣味性。优美的画面,如诗如梦的音乐,生动的解说使得教学环境和气氛更加生动优美,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用语言美来感染学生

教学语言是一种专门的工作语言,它受到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地理这一学科,涉及的门类多,联系的事物广,知识的跨度大,更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素质和修养,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地理课堂要求教师语言要有严禁的科学性和较高的语言艺术水平,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路,从而收到良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地理教师,必须努力锤炼自己,掌握语言艺术,以美的语言进行教学。对地理现象绘声绘色的描述,教学语言文学色彩甚浓,教学情境如诗如画。对地理问题的解剖、分析,讲的丝丝入扣、逻辑性强,把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引入知识的殿堂,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即获得了地理知识,又得到了美的享受

如在《中国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结合情景吟诵诗词,渲染意境,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在讲“北方地区的气候”时,可引用毛泽东的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在讲“长江”时,可引用“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来说明长江三峡的水流湍急,水能丰富;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来说明长江的壮美。在诗情画意中,学生深受感染,既享受到美的语言的熏陶,又获得了地理知识。

五、地理课外活动使学生的美育得到升华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邀请有关人员演讲、座谈,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活动可以启迪学生智慧,增长才干,激发兴趣,拓宽知识,发展能力。同时又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形象生动的审美教育,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他们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些美的活动形式:(1)组织学生游览江北古村——朱家峪,参观《闯关东》影视基地,让学生在旅游中感受美。(2)组织观看《可爱的章丘》、《幸福泉》等录像资料,使学生对家乡泉水、经济快速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兴趣和美感。(3)引导组织学生用文字、用照片和手抄报来歌颂家乡、赞美家乡使学生在选择、整理、组织文字的过程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另外,开展气象小组活动、野外考察地形地貌等,由于不受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制约,活动内容和方式丰富灵活多彩,因此,地理课外活动既有教育价值,又有社会价值,更能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柳菊兴.地理课程标准.

[2]初中地理.

[3]朱幕菊.走进新课程.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课外活动类作文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