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世彤
当前的市场已经开始进入了恐慌的阶段,一个又一个金融机构的倒闭,触目惊心。最近的一个非常引人瞩目而且极为险恶的是麦道夫资产管理公司的欺诈丑闻,一个纳斯达克前主席经营的极为神秘的富人理财俱乐部,演变成为一个俗称“老鼠会”的简单骗局,这对近年蓬勃发展的对冲基金是个毁灭性的打击。不管是美联储还是美国财政部对此现状都无能为力,打补丁的方法派不上用场了。
市场出清是必然的结果,市场经济周期决定了世界发展是从繁荣到破灭的周而复始的过程,监管机构及政府用心极其良苦,希望通过干预减少社会动荡,然而,过度的干预会释放错误的信号,更加严重的是过度干预会挑战游戏规则的严肃性,导致之后游戏的参与方都是赌徒心态。1998年对LTCM公司的救助保住了暂时的繁荣,然而,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导致更大的灾难,2002年开始的大幅降息使得美国GDP重新起飞却导致了今天更大的次贷泡沫。对一个存在结构性缺失的市场或者体系的行政干预从历史上就证明是下一个新灾难的开始,尤其是在西方这种长期市场化体系内进行国有化的尝试,不单只是对自由市场体系进行根基式的动摇,更加是对社会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直接威胁。
国内的资本市场情况则复杂得多,中国是一个局部国家垄断、局部充分竞争的混合经济,资本市场的准入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需要参与者付出高昂的行政溢价,监管机构所代表的行政体系总是摇摆在“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困惑中,不停地交织着利益集团的院外游说以及行政与利益集团的博弈,行政对市场的干预无处不在。危机下的行政干预对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来是适合的,因为作为干预的主体,国有资产本身也是游戏的参与者,中国资本市场本身也是一个一家独大的非纯粹市场,对资本市场的干预的目的也并非完全是对市场体系的修复,更带有稳定短期政治经济平衡的色彩。
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的行政干预都面临一个巨大的潜在问题,就是风险高度地向政府集中。美国除了财政的长期巨额赤字以外,最近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也急剧恶化,作为支撑美国信用体系的政府税收短期内看不到有修复财政赤字的能力,美联储释放的巨大流动性带来的是未来的恶性通胀,除了通过外交甚至军事手段创造新的美元交易市场(通过挤垮欧元日元扩大欧洲美元区),目前看不到其他的方法可以把通胀挡在美国门外。中国对国企一边倒的扶持有可能会削弱产业的竞争力(国企本身的效率较民营企业低下),挤压新兴产业的发展,将金融体系的风险高度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大企业身上,导致资本效率的降低并将已经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重新聚集到国家身上,经济如果进一步恶化,国企还是会集中释放风险,经济如果回暖,国企为主的中国经济未必能够快速转身加入竞争。
行政招式的打补丁对于市场机制的修复理论是无效的,然而,早年芝加哥学派在拉美国家试验的纯市场化的失败也证明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角落可以实现纯市场机理的自我运作和自我修复。因此,同样足以国有化为手段的行政干预,对以自由和市场为导向的美国经济是一个重大的修正甚至是倒退,对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加上垄断资本的中国经济则是一个常态,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证明了行政干预的结果就是锯齿型循序渐进的发展,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国有和民营经济都要付出代价,但每次也有所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