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
我们的老师整天忙于事务性与常规性的工作,让他们静下心来主动搞搞教学研究,大家常常会说精力有限,无暇顾及。如果学校为其提供一个教研的平台,点燃大家探索的激情,势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同课异构”课题。通过这个课题让老师们充分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得到可贵的课堂经验与教学反思以后,再从理性上加以指导,从而完成教师个体教学经验的积累。
一、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
课题:认识角
课例1(教师活动摘录,学生活动略)
(一)激趣导人
(1)同学们。你们喜欢剪纸吗?淘气和笑笑也喜欢剪纸,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剪了什么。(课件出示三角形和五角形)
(2)为什么把它们叫作三角形和五角形呢?
(3)谁愿将三角形的角指给大家看看?五角形呢?
(4)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角娃娃,和它做朋友。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1、指角,认识角的组成部分
(1)(课件出示剪刀、钟面、红领巾图)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上面有角吗?你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角?
(2)我们把这些角请下来。(课件展示角从图上分离出来)
(3)拿出一个三角板:这是什么形?它有几个角?
(4)示范做:请你找到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5)课件出示一个角,点击介绍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6)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7)同桌之间在三角板上找到角,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
(8)课件出示三个角,让学生指指每个角的顶点和边。
2、画角,找出生活中的角
(1)知道了角的样子,你会画角吗?示范画角。
(2)师:我们可以给角起个名字,用一个小弧线把两边连起来,再写上数字1,记作“∠1”,读作“角1”。
(3)像老师这样画几个不同的角,并给它们起名字。
(4)指名在实物展台下展示自己画的角。
(5)课件: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6)师:角娃娃藏到了一些图形中,你能在这些图形中找出角并标出来吗?
(7)课件出示:帮蓝猫和淘气把几个角找到,破解密码,打开山洞门。
(8)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角?
3、比较角的大小
(1)(课件出示两个相等的角,一个边长,一个边短)比一比,哪个角大?
(2)(课件将这两个角重叠)说明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
(3)(课件播放动画:红角和蓝角)红角和蓝角也为这事吵了起来,一起看看吧。
(4)老师的大三角板和你的小三角板比较同一个位置上的角,一样大吗?
(5)师:那角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呢?我们来动手做一个活动的角。
(6)请你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7)怎样使角变大?怎样使角变小?
(8)(课件演示:角的开口越大。角越大)总结一下,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9)课件出示关于角的儿歌:我是一个小小角,一个顶点两条边,想知我的大与小,要看张口不看边。
(10)(课件出示一个角大边短的角,一个角小边长的角)它们谁大谁小?
(11)(课件出示组合角)你能数出一共有多少个角吗?
(三)总结
学了这么多与角有关的东西,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结构:激趣导入——自主探索、感悟新知(指角,认识角的组成部分——画角,找出生活中的角——比较角的大小)——总结。
课例2(教师活动摘录,学生活动略)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师:我们2·3班的同学非常有集体主义精神,对吗?如果我们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你们高兴吗?会发出什么样的呼喊声?(耶!)那能不能用手势来表达你的心情呢?你知道数学中这个图形叫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认识角。(板书课题)
(二)新授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两位同学正在剪纸,桌上有很多物品,这些物品上有没有我们以前认识过的图形啊?
1、找一找
(1)师:这些物品中还藏着一位新朋友呢,同学们想不想找到它,新朋友到底藏在哪里呢?
(2)师:那么钟面上有没有角呢?
2、折一折
(1)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张圆形卡纸。聪明的你能在这张卡纸上折出一个角吗?(师把三角板粘在黑板上)
(2)师:谁想把自己折的角画在黑板上?(师帮忙)
(3)师:摸一摸自己手中的角,看看有什么感觉呢?
(4)师:我们把这两条线碰到一起的地方,也就是这个尖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把这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边),还有一个小弧线。
3、摸一摸
(1)师:记住角了吗?谁来说说它长什么样子?注意在名称前说明数量,这两条边老师刚才是从哪摸的,对从顶点向不同方向引出的两条直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当只有一个角时,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
(2)师:指一指黑板上角的顶点和边。
(3)师:我们看看同学们刚才的作品,让同学判断哪些画的不标准,简单说出理由。
(4)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三角板的一个角,拿出你的三角板,你能找出三角板的其他两个角并说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吗?
(5)师:教室里许多物体上都有角。你能在身边找一找,摸一摸,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吗?
(6)小结: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而且这两条叫边的线必须是直的。
(7)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活动角。玩一玩角,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8)师: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你是怎么比的?
4.做一做
(1)师: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顶点先重合,两个角的同一侧边也重合,比较张口大小。
(2)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3)板书: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
(4)师:做一个比老师大的角,比老师小的角。
(5)师:观察老师手里的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说一说你的理由。(比一比)
(6)师: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看课件)
(7)师:同学们记住角的样子和特点了吗?
5.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哪些是角,说明理由。
(2)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见过角?你能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示一个角吗?
(三)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结构: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新授(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做一做、巩固练习)——小结。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与策略
在“同课异构”的活动中,以实战练兵作为活动的出发点。通常情况下,学校可以用评优课的形式开展“同课异构”的活动,这样既突出实战性,又突出科研性。
1.示范性
根据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将教师划分5个梯队
(即特级教师后备、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赛前对各梯队老师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前两梯队教师可以免赛直接上引路课,参与这一轮教学活动,作为各年段许多起始课的课堂教学范式。
2.公平性
为体现公平原则,以学年为单位,人员到齐,公布比赛课题,抽签开始。如1.1,1.2,1.3三位教师上课。可按照抽到班级的序号,制定为上课的序号。然后,学校给一定准备时间进行备课、备学生,预设课堂各个环节。
3.开放性
在“同课异构”的活动中,应该淡化名次,课堂开放,增添研讨氛围。课前做课教师上交教案,课后整理教学反思,上完课的老师可以听同学年其他老师的课。
4.及时评价
一轮赛事结束后,每个学年选择一节优秀课全校观摩,观摩前评委有针对性地指出课堂不足促使其改进,力求将完美的课堂教学呈现给大家。然后全校观摩后集中研讨。大家集思广益把看到的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设计活动,时间精确到每一分钟。
5.研究性
每位老师既是课的设计者,也是研究者,都能在教研实践中有所提高。最值得一提的重要一环,就是每位老师针对自己课堂教学,观摩优秀课堂教学,再结合集体的研讨,进行第二次的理想教案设计和二次反思,使每位教师的“同课异构”方案更加完美,具有可积累价值。
6.发展性
结束“同课异构”的活动后,还要鼓励第五梯队的年轻教师,在临近学年教材中,拷取经典课教师的课件,看自己的听课笔记或者看观摩教师的教学详案,回去复案。进一步加深对课堂教学思路的理解,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能力。
7.主体性
在“同课异构”的活动中,学校不仅关注教师课堂的表现。更要关注的是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学生是否在学习中获得心智发展。学校也要关注平行班级间差异,以促进班主任老师的科学管理和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8.持续性
学校应该将每一次的教师教案、反思、集体研讨等群体智慧的结晶,分类整理汇编成集,形成真实的一线教学研究成果。在循环使用教材时,学校的这些成型教学经验就成为资源共享的素材。在年复一年的探索中,学校的整体课堂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逐渐提高。
“同课异构”可以为学校的教学、教研注入活力,在教研的过程中拉平或缩小教师间差距。让不同程度教师都有收获,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同课异构”活动作为有效课堂教学形式,值得大家去尝试与实践。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