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建构”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

2009-11-05 05:09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9期
关键词:教头林冲肖邦

薛 玲

“整体建构”把教学内容看作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过程中,尽快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点拨提高教学效率,并将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册教材的知识点用网状图画出来,理清教材的知识层次,消除复习时的题海战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因此,在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背景下实践整体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根本:教学环节明确,相互关系清晰

第一个环节是导入新课,明确目标:通过这个环节要揭示知识点在整体建构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明确、具体、恰当而又体现“三维目标”的学习目标;第二个环节是自学指导,整体感知:通过这个环节要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学的详细时间、内容、方法和要求。帮助学生把本节课内容利用“知识树”进行梳理,建构本节课的知识框架;第三个环节是检查点拨,探寻规律:这是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完善本节课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对问题的处理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第四个环节是深入探究,回归系统:通过这个环节要对本节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回归到整体建构的知识体系上,将知识拓展深化,形成能力。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逐步提高。

二、操作:学法指导到位,形成良好习惯

学生接受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以往教学方式的影响绝非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强化,需要对学生耐心地进行整体建构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古语说得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针对小学高年级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笔者在理解并处理好整体建构各教学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后制定了:预习—课堂听讲—复习巩固—课外拓展四个教学环节。

1、预习——整体建构、有效教学升级的开始

要想上好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使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课前预习是关键。学生能够做到提前预习。听课时,就会抓住重点内容去深入理解。使课堂听课效率大大提高。我们可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第一步,听录音,初读课文,给生字词注音,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第二步。在课后生字表附近注明生字偏旁并组词。在课文中划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句,然后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写上注解;第三步,给自然段标号,分段,概括段意,试着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文意;第四步,阅读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然后试着做一做;第五步,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课文的相关资料,如作者,时代背景,名词术语等。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如课堂指名朗读,回答问题。检查书上预习痕迹、看预习笔记(可以是树状的结构图)等等。无论哪种方式的检查,检查后都要对该次预习情况进行讲评,提出改进意见。以上的要求,需要我们高年级的语文教师持之以恒的要求,直到学生将以上要求内化为习惯。

2、课堂听讲——整体建构、有效教学升级的关键

上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保证,学生必须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带着预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心听讲,和任课教师在对话与互动中完成教学目标,掌握学习的方法,逐步培养创新精神。如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的《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课文的重点是感知林冲和洪教头鲜明的人物个性。笔者采用了三次读题,三次升华的方法。整体感知人物性格。实录如下。

一读课题,感知质疑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从课题中认识了林冲和洪教头,我们来齐读一遍课题。想一想从“棒打”这个词让我们感受他们谁对谁错?

生:从“棒打”这个词可以看出林冲无礼而洪教头是受害人。

师:那么在《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文章中林冲是个怎样的人,请同学找出课文中相关的语句,并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能够体会到什么?(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二读课题,初步提升

生1:我找的句子是“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忙叫庄客杀鸡宰羊。”虽然这句里没有直接写林冲,但从柴进的表现可以看出林冲的本领高超。

师:这样的写作方法我们还可以叫它侧面烘托。

生2:我找的句子是“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从这句话中我可以感悟到林冲的谦逊有礼。

师:通过同学们找出的这些语句,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林冲的为人品质,就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一起来读课题吧。(在学生的读题中对林冲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师:那么被棒打的洪教头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呢?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想一想?

三读课题,感悟内化

生1:我找的是“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位洪教头的蛮横无礼。

生2:我找的句子是“洪教头全不理睬。”从这里也可以看洪教头的蛮横无礼。

师:同学们的见解真不错,此时此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3、复习巩固——整体建构、有效教学升级的延伸

课后能否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关键就在于课后的学习。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整理出课文的知识树,还要把学到的东西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并做到有疑处生疑,形成创新精神。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肖邦那至死不忘祖国的爱国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学完课文后写一篇读后感,让学生们学肖邦的爱国精神。陶冶自己的爱国情操。在批改时,一名学生在读后感中认为肖邦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理由就是肖邦是在他的祖国处于世界列强的侵略之下离开祖国的。面对这样的理由,只是简单地在这则读后感后面写上“此文不符合本次习作要求”就行了吗?肯定会打消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该怎么做呢?又一次翻开课文以一个孩子的角度来想课文中的主人公,果然找到了问题所在。笔者在教这篇课文时,只突出了本篇文章的思想性,而忽略了本篇文章描写的时代背景,怎能不引起学生的误解呢?于是笔者又和学生们重温了18世纪波兰所面对的情况,特别是肖邦的身份,使学生们知道肖邦是一个爱国音乐家,如果他不走,结果只能是被捕入狱,而为了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肖邦的亲友都动员他到国外去,以便为自己的祖国更好的做贡献。学生们在经过了这环节之后。才更加发自内心地认为肖邦是个爱国主义者,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4、课外拓展——整体建构、有效教学升级运用

要想学好语文,除了完成课内学习任务以外还要做到多读、多背、多写。多读即课外多阅读,读懂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书籍,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养成经常看书看报的习惯,学会品析词句,欣赏优美的地方;多背则能掌握足够的语言材料,为口头和书面表达奠定基础,像一些名家名篇,古文杂记,诗词歌赋,都应该是学生诵读积累的目标;多写即多练笔。注意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多积累生活素材,利用日记和平时课堂小练笔,由看到说,由说到写。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笔者往往被学生在习作表达时无话可说或说空话、套话的现象所困惑,任你在作文课上如何引导,总会有几个学生在习作时草草了事。笔者认为在整体建构的学习中,进行“文本作文”拓展,不失为一条捷径。所谓文本作文,就是指根据课本上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和特色让学生进行相类似的习作建构,做到由读而写、以读促写,这样读写结合不仅能巩固、拓展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让学生在习作表达时有话可说,有句可写,还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让学生学了《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后,笔者灵机一动。让学生回去写《我们爱你啊,连云港》。在批改作文时,我惊讶地发现每一位学生都能把连云港的一些特产、名胜融入到自己的习作中,特别是学生们的习作基本上做到首尾呼应,这既解决了“没啥可写”的问题。也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当然,写出来的文章在整体上还存在着一些模仿的痕迹,但从内容上看确实表达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了解与热爱。而在教完《海伦·凯勒》时,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中详写的海伦摸盲文和学说话两件事写读后感,这本来是一项家庭习作,但从批改的效果看并不低于课堂习作的效果。同学们都能从这两件事上总结出小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并抓住这个“神”,围绕这个“神”来写感想,写出的读后感非常深刻。学了《白鹭》之后,要求学生写介绍动物的文章,在文章里大部分学生都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增辉添彩。

总之,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是多样的,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博采各家之长,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形成自己的特色,让我们的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

(责任编辑:梁媛)

猜你喜欢
教头林冲肖邦
黄伟芬:中国航天员的“女教头”
智海急流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谁打翻了洪教头
谁打翻了洪教头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肖邦的魔法
对比之中见个性
林冲的生存哲学
小狗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