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蓉姬
【摘 要】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同时,必然要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努力加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研究教材,充分揭示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对学生作出合理正确的评价,引领学生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参与 评价
现代汉语词典对“情感”的释义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学生的数学情感就是在数学学习与研究中所产生的肯定或否定、消极或积极的心理反应,表现为对数学喜欢或厌恶。心理学研究表明:数学学习中,学生首先记住的是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其次才是数学内容。如果学习内容对于学习者而言代表着消极情绪,则其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也许还会带来抵触情绪,从而抑止认知活动,降低认知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更加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及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努力促进学生在德、智、能、情、趣等方面均衡发展,使认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进,从而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情感和态度目标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这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非常关心和探讨的问题。
一、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专业素质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师的思想、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的情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数学教师只有认识到数学的魅力,享受教书育人的乐趣,才能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将这份情感感染、传递给学生。教师应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并有发自内心的对数学的感情,把讲数学课当成是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也会很自然的去热爱数学,把数学课当成一种享受。反之,如果数学教师本身就不热爱数学,又没有严谨的教学态度,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必然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包括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情况,灵活自如地运用电脑技术,不断地变化教学方法,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情况等,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教师必须研究教材,拓宽学习资源,挖掘情感通道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史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爱国主义教育是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教育学生要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理想,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正是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新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课外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内容后,让学生明白,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着辉煌的成就。让学生了解以中国人命名的公式定理也不少,如“华氏定理”(华罗庚)、“陈式定理”(陈景润)、“吴氏方法和吴氏公式”(吴文俊)等。此外,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介绍中国数学家的最新贡献,如2006年6月3日数学家丘成桐宣布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已经彻底证明了世界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等。学生对数学家的具体工作暂时没必要也不可能理解,但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历史和现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必将促进学生更加热爱数学的情感。
2.教学中注意揭示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数学情感。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强化应用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向学生渗透数学情感。
比如:给定一个三角形,如何在其内部作出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学生联想到相似三角形和二次函数知识,首先利用在相似三角形中相似比等于对应高之比,建立第一个关系式,然后再列出正方形面积关于其边长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值的方法求出。这样,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魅力,这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更持久、更深刻的强大动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又在更高层次上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3.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学因素,丰富学生的数学情感。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结合教学内容想方设法、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数学蕴涵的内在美,如不变美、对称美、相似美、类比美、简洁美、和谐美、创造美、严谨美等。学生通过鉴赏,无不感到激动,于是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如线段、平行四边形、圆都是中心对称图形,表现出对称美;数学符号的抽象代表是最简根式和最简分式,解题的简单方法,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等体现出简洁性;加减法统一于和,乘除法统一于积,解题时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都是统一性的最好例证。
三、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中实现情感交融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学认为,思维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没有认识的需要就不会引起积极的思维。认识需要常来自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的是学生似乎熟悉但又不清楚、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这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去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善于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问题情境、故事情境、质疑情境、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对问题的积极思维中去品尝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学习中促进情感的发展,同时良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充分参与数学活动。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努力实现平等、民主教学,建立宽松、和谐课堂教学气氛,让师生之间的情感之花徐徐绽放。
在人的心理最深处,有一种需要就是渴望被尊重。学生成功的体验更多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包办代替。课堂上,一方面要鼓励学习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走上讲台,充当小教师角色,讲解对问题各自的看法。当学生遇到困难或者信心不足时,应及时进行勉励,注意从失败中挖掘部分成功,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并继续帮助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编习题,比如在学习因式分解这一知识时,为加强学生对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的熟练程度,让同桌互编简单题和综合题,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宽广、更灵活。这样做既是对前面知识学习的小结,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在挑战面前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必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在编题过程中更能发现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
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尤其在运算中经常疏漏对符号的关注。课堂上如果把学生出现过的错误在全班展示,让全体同学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非常有用。但这样做,有可能会伤害到个别自尊心很强的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其实教师不妨让自己去故意出错,让学生去发现、分析错误的原因,同时让学生看到老师也不是圣人,了解到老师也存在“缺点”,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师生情感。为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布置常规作业外,平时结合具体的内容,开放部分数学作业内容,不受书本的束缚。比如,学完三角函数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或阅读课外书籍或实际操作自拟题目写成一篇小论文,在班上展览优秀作业。学生通过查询、思考、整理得出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如有同学针对如何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得出三种不同的方案:选择两个不同地点,用测倾器测量两次某座高楼与水平线的仰角,再用皮尺测量这两点的水平距离,运用三角函数知识计算出答案;学生还想到利用太阳光下的平行投影,利用三角形相似知识轻松求解;如果没有太阳光,可以借助平面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得到相似三角形进行求解,等等。还有学生阅读到与高中相联系的一些三角恒等式、公式,从中得到很大的收获。这样发挥了同学生的个性,大大增强了教师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还可以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标而成立兴趣小组,开展如做数学游戏、讲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小制作、小发明、猜数学谜语、知识讲座、学习方法介绍活动等;以培养数学尖子为目标而成立竞赛小组,开展数学专题讲座、模拟竞赛等活动;以提高班级整体水平、转化后进生为目的而成立查漏补缺小组,开展对缺漏知识补习、学法指导、双基比赛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数学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共同努力,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发展。
4.通过多渠道的评价方式渗透情感教育。新课程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所以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数学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书面测试、调查报告、一帮一情况反馈、学生互评、建立错题问题集等。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独有的特点,但都要注意力求做到真实而及时,以激励和表扬为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情感教育过程是一个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承载的启发、渗透和感染的过程,情感是左右教学的巨大力量,也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表现出情感性的教态,创设出富有情感性的情境,挖掘出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性因素,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从而轻松愉快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应该注意到:由于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等.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毕恩材.数学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