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红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青少年的品德养成过程就是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不断整合的过程。于无意间,道德教育被人为隔断,善——道德教育之魂也渐行渐远。本文试图以善为中心重新梳理青少年品德养成过程,以期提供新的思路,为实现德育的切实成效作粗浅探索。
一、从善的视野探析青少年品德养成
好品德最终要以善的行动表现出来,并且这种行为源自其愿意从善的心理趋向,向善性是从哪里来的呢?个体在生活中经受各种影响,通过对善的感受和学习,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形成善的需要就能够确立起向善性。由此逆推,可以发现青少年品德形成大致经历了从感受善到向善再到行善这样一个过程。
1感知善
青少年对善的感知以儿童期初步形成的品德心理结构为心理基础,凭借其道德生活经验,对新的道德生活情景以同化或顺应的方式改变品德的认知系统,丰富品德的情绪情感系统,使品德的控制系统进一步成熟,固化着个体的品德心理结构,成为下一次感知善的起点。根据个体感受善的途径,知善的过程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观察善
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诸多具有道德意义的事件被个体所注意的时候,个体对善的观察就发生了。个体对所注意的道德事件进行认知上的加工,通过感知觉器官的作用,把道德事件以特有方式储存在大脑中,以表面的和潜在的意识形式固化在品德结构中。当有类似的或相关的情境出现时,所观察情境发生的行为影响便体现出来。如果在观察中得到了肯定性的情绪情感体验,比较容易发生模仿的行为;如果得到了否定性的情绪情感体验,则比较发生相反的行为或不作为。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个体观察到的道德事件只有少量能够以显性的方式显现,其他大量的则以内隐的方式形成一种无意识结构在大脑中积淀对个体产生影响。对善的行为观察得越多,并且行为者得到的预期后果越好,越有利于观察者模仿行为。
(2)感受善
个体在生活中必须与不同的人进行接触和交往,在交往中,别人给予个体的善意和善行对个体感受最为重要。个体产生的很多的需要在对方的善意和善行中得到满足,个体产生了很多的肯定性情绪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极大地促进了个体本身移情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扩大着善的范围。青少年时期,他们所感受到的善主要来自父母和教师以及同伴。为什么在健康的家庭与在不健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子女的品德养成有很大的差异?有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与他们所感受到的善的多少密切相关。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学生由于受到老师不公正的对待而出现一些偏激的举动,而一些受到品德高尚的老师更多关注的学生也更多以老师为榜样。
(3)善知的形成
学校的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形成了善的知识体系。仅从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来看,道德知识的教育比较成功。绝大多数青少年基本上知道基础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在其行为中并没有以它们作为行动的标准,由很多原因导致。其中有一条就是:我们帮助学生形成了“关于善的观念”却没有帮助他们形成“善的观念”。但是,学习善的知识确实是走向善的必要前提。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少数学生没有很好地接受道德体系的灌输,而出现一些道德情景中不知如何作为的情形。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强调了善的知识形成的必要性。
2向善
个体向善性的确立是青少年品德养成的关键。当我们在生活中进行道德评价时实际所依据的标准并非一些道德规范,而是看该行为是否对社会有益。如果实现了个体和社会的共同的利益,则是道德的;如果损害了社会的利益,则无论个体本身得失如何都是不道德的。现代心理学表明,人的行为的选择与他的动机密切关联,而形成的动机的根源则在需要。在品德行为的选择中,始终有一个以自我中心需要和社会义务需要的矛盾:这个矛盾其实质是个人低层次需要和高层次需要的矛盾。“道德并不只是产生于协调社会与个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产生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道德的约束和规范下,人失去的是低层次的自由,获得的是高层次的自由。”向善性的形成正是高层次的社会义务需要战胜低层次的自我中心需要的过程。
青少年向善性的确立受到他们的自我同一感的影响一他们如果在儿童期发展比较顺利,形成了自我同一感,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理解自己同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如果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则需要在外界的帮助下.形成自我同一感,否则出现自我角色混乱,容易出现不良品德问题。自我同一感一旦确立,就能够明确理解个体的自我需要和社会义务需要的关系,知道社会义务的需要的满足可以更好地满足自我的需要,尤其是自我的高层次需要。否则,以极端的自我为中心,既损害了社会的利益,又没有实现自己的长远利益:
3行善列宁曾经指出:“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青少年不仅能够运用人类特有的语词符号在大脑中通过思维表征对自已的认知和情感进行调节,而且能够选择,组织自己的行为改变其面临的刺激情境。因此,一旦出现了道德情境.形成向善性的青少年个体就会表现出善的意向,通过感知系统对情境感知,传导到控制系统,对情境进行判断、分析、推理,对行为进行选择、实施,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行善是与个体的知善、向善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自动化行为动作。通过行善,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个体的善的知识体系,巩固其向善的内驱力,提高其行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让道德教育围绕善逐次展开
1道德教育的核心要着力培养青少年的向善性
传统的道德教育倾向于对青少年实施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教育,过多强调规范的外在约束价值,以求青少年对规范的遵从来实现对稳定社会的作用,于是尽可能多地灌输“应该如何与不应该如何”,用奖惩来实现对规则的遵守。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是把道德当成是人发展自身、完善自身、体验世界的目的。个体内心实现了善,他就实现了精神层次的提升。道德教育要以主体实现更美好的生活为目标,要使主体使善永驻心中,从长远和根本上获得最大的利益。所有的道德规范都是从规范个体的行为开始并行将结束的,唯有从中提炼出道德规范的精髓和灵魂——善,所有的道德规范才能够被个体所驾驭道德规范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变化,但我们抓住了永恒的善,我们就能够在道德上立于不败之地。把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善为精神的引领赋予它们提升个体精神生命的使命和功能,重视青少年个体对善的体味和感受是当前道德教育的首要之责。
2道德教育要重视培养青少年的行善能力
综观我们的道德教育实践.目前针对中小学学生的道德教育只去强调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忽视或轻视了道德行为是由品德的认知系统、情感系统、动机系统和行为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青少年在经历了这样的教育影响之后,只是接受了刺激而进行简单的条件反射,在外部力量的强化下养成了一些习惯。这种行为习惯是非常不稳定的,如果H 5现了新的不同性质的刺激行为就发生了偏移或逆转: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行为能力要从提升他们的道德智慧人手.通过设置道德情境让他们进行道德行为的模拟和训练,然后把他们放到社会实践中进行锻炼其道德敏感性,发现真实道德情境,进行行为的科学选择.付诸实施。教育者在整个过程要进行监控.并在必要时适当介入,促进良好结果的出现,反馈给受教育的青少年,积累其行为经验,巩同其业已形成的“知善——向善”品德心理倾向。让青少年的行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最终促成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占占质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3道德教育要把不良品德纠正和良好品德培养结合起来
我们发现,品德形成过程理论为不良品德的纠正提供了理论基础。纠正不良品德的“醒悟——转变——矫治”三阶段成功道德教育实践经验,恰好印证了我们揭示的品德形成过程。虽然我们的道德教育很重视对不良品德的纠正和矫治,可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教育的实践中还存在大量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不能够把培养良好品德和纠正不良品德割裂开来,我们可以根据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的理论,从青少年感知善的情况、向善的程度以及他们的行善能力等方面去分析他们品德存在的问题,结合其他的教育策略制定整体性的科学合理的品德培养计划,使我们的道德教育真正建立在有效的理论基础之上,产生最好的道德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