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艳
摘 要:自卑本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它能摧人奋发,从而追求更加完美的境界。然而在实践中,由于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不成熟,导致他们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一遇到挫折就否定自己,从而产生自卑情绪。分析学生自卑心理在处理不好的情况下有哪些不良的外在表现,从理论角度分析其存在的根源,提出提升学生自信心的策略,以对帮助学生消除和矫正不良心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自我价值;需要的满足;自卑心理;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9-0008-03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有一句著名的论段:“个体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是以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实为前提的,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应该看到,在我们的学校中,学生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的方式多种多样,总体来说,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这种自卑感会产生积极效应,催人奋发,激励学生付出更多辛勤的劳动,通过取得优异的成绩、公众的赞许来弥补自己所具有的缺憾,那些存有某种身体或外表缺陷、但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我们身边不乏少数;另一种则截然相反,那就是学生对这种自卑心理处理不当,从而走向另一个错误的极端,也就是本文所要谈的学生自卑感的消极效应,其外在表现主要有自卑情结、逆反心理和爱做白日梦三种。本文旨在分析这三种表现形式的成因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矫正。
一、学生消极自卑心理的几种不同表现形式
由于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受个人性格、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外在形式也各不相同,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形式一:自卑情结
自卑本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如若过度自卑,就会陷入自卑情结而无法自拔。自卑情结与自我认同危机、习得性无助等心理学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有共通之处,指的是学生在以前的经历中由于遭受不断的失败,对自身的能力已丧失信心,没有一点前进的动力和欲望,他们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虽然成绩不好,但却满不在乎。
举一个案例来说明自卑情结。有这样一个小男孩,他出生后就患有佝偻病,故而学走路很迟,说话也比同龄孩子要晚,可以说,他的大半个童年都是灰色的。这还不算最糟糕的,到了上学年龄,他的成绩也比其他小朋友落后好多,更“不幸”的是,他有个出色的哥哥,他的哥哥是他们父母的骄傲,这样小男孩就不得不生活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之下:他感觉自己不如哥哥,他也经常听妈妈这么说(特别是她对他生气的时候),他哥哥也经常称他是傻瓜和白痴。在学校里,他的学业继续错误百出,每个问题都令他恐惧不已,每个学科的教师似乎都对他丧失希望。这个学生被一种强烈的自卑情结所折磨,他最终相信,他不可能避免目前所陷入的境遇,他也相信,其他人加之于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
虽然也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在学校里有自卑情结的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并不会比其他人差,但若在他们学习的黄金时期,教师或家长能够找准病根,给于他们及时的帮助和引导,那对他们的心理成长将会带来多么大的裨益啊。诚然,这种帮助是需要智慧的。
形式二:逆反心理
按照阿德勒的说法,儿童总是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心理自卑感的。那么,对于那些成绩糟糕、在班级中没有任何能够证明自己特长的学生,他们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获取优越感的呢?事实证明,这些学生总是不择手段,想尽一切办法通过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关注来获取内心的优越感。为了赢得别人对他们的在意,他们会装出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样子,有的学生还自认为这样很酷,很有个性。
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总是尽可能逃避任何有意义的事,寻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他把别人对自己的关注视为最大的心理满足。如果老师当众惩罚了他,你可千万别以为伤害了他的自尊,这正合了他的本意;如果老师把家长叫到学校,看到家长为他们操心,老师为他们耗费精力,他们会在心里暗自高兴。在这些学生眼里,违纪、起哄、打架等违反常规的活动更具吸引力,更能带来优越感,这比老师和家长所确定的正道要容易的多。这群学生也是学校里最顽固、最难管理的一类,老师为教育好他们可谓心力交瘁,但往往收效甚微,令老师们备感无奈。其实,持这种妄自尊大的想法的学生看似强大,内心实则十分的怯懦,就像那些作奸犯科的人,尽管表面上无所畏惧,骨子里却十分虚弱,心理防线一旦崩溃,他们将输得一无所有。也就是说,教师教导他们只要寻找到正确的突破口,还是会有成效的。
形式三:做白日梦
在我们的学校里会经常遇到这样一种类型的学生,他们懒惰、邋遢和内向,对知识、纪律和批评无动于衷,但他们并不像上面所提的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那样主动惹是生非,而是另一幅模样:即终日沉溺于白日梦和幻想,沉湎于自我。他们上课时总走神,被老师叫起来提问也不知道问的是什么,被叫坐下去后也不主动向周围的其他同学问寻。这些孩子往往能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很长时间而不觉得压抑,当处于青春期时,这种表现尤为明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孩子是出于自卑而逃避现实,进入他们自己所构造的虚幻世界之中。在这种虚幻世界里,他们通常把自己想象的很伟大、很优异。这也是追求优越感的一种形式,尽管它是一种荒唐的形式。同时,这些学生多半十分敏感,一旦他们在现实中受到了一点伤害,他就又迅速的把自己裹起来,躲进自己所建构的想象世界中去。当然,当他们从想象回到现实后,又摆脱不了自卑感的折磨。
二、学生消极自卑心理存在的根源分析
上面所提到的学生的几种自卑心理产生的根源可以归结为一点,即对自我价值的否定。现实生活中,由于青少年学生各方面尚不成熟,难免对自己的评价不客观,偏高了是自信,偏低了就是自卑,事实证明,这种自卑心理远比自信心理要普遍得多。
从理论角度分析,学生对自我价值的否定是因为自身的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形成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七个等级,且较高级的需要是以较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为前提的。那么,在我们的学校中,学生是由于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呢?
首先,安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自卑心理。今天的学校越来越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了。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之下,老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现象依然存在。背负着老师和家长的重望,学生们被压得没有抬头之日,即使是成绩很好的学生,都为“下次要是考砸了怎么办”而担忧,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学生们整日为成绩不好而忧心忡忡,这使他们总笼罩在一种不安全的环境之中,时间久了,这些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些不良状况长期积累就导致学生自主评价过低,缺乏自信。
其次,个人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自卑心理。在今天的学校中,学生得不到尊重的现象依然存在。举例来说,部分学生由于在家庭状况、学业水平或身体素质等方面有优越感会看不起或不尊重不如自己的同学;教师也可能因为个人品格或好恶不同而歧视某些同学;还有很多学生在学校受够了冷落,回家本想在父母跟前寻找一点温暖,却又遭到了他们的不理解。众所周知,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对外界的反应十分敏感,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当这种伤害日积月累之后,就会加剧学生的自卑心理。
最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自卑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喜欢表现自己,开始在头脑中设计“完善的、理想的自我”,可是他们的“完善自我”有的高出“真我”许多,比如成绩好的学生都想考第一,成绩差的学生各科都想及格等,对于某一目标,多数学生都不能实现(毕竟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当遇到挫折时,自卑感便随之而来。
三、提升学生自信心的主要策略
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每一个学生的行为都是与他的成长环境分不开的,没有人从一生下来就愿意做“差生”、做“问题少年”。所以我们应该抱着宽容、接纳的心态去爱护每一位有不同自卑心理的学生,必须悉心读懂每一个学生的心,并以同情和理解的心态去帮助他们消除这种自卑感的根源。
1.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如前所述,自卑感的形成多半是与学生以前多次的失败经历分不开的,所以教师应尽力给此类学生创设较多的体验成功的情境。比如让一个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去完成一件比较容易的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暗示学生,这是比较艰巨的任务,让学生在取得成功后能有效地增加自我效能感。假如学生在完成比较艰巨的任务中失败了,教师可以这样暗示学生:这个任务很艰巨,极少人获得成功,从而使学生不容易降低自我效能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里给予这些学生较多的发言机会、表现机会,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角色职务:小组长、课代表、纪律督查员、考勤检查员等,让他们在集体中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是帮助这些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阶石。
2.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对那些喜欢与父母与教师顶撞且自以为是的学生,他们是否真的不可救药呢?研究表明,这些“懒散”或“顽劣”的学生,实际上心底仍蕴藏着自我肯定的需求和善良的“自卑感”,并没有自甘沉沦,恰恰是希望被重视、被信任的心理过于迫切,他才表现出“顽劣”的一面。
改变他们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出他们身上的“优点”,诱发他们内心深处希望得到父母、教师、集体尊重的渴望,将其变为追求进步的动力。老师和父母要满腔热情的为他们创造适当的环境,给他们“显示”自己优点的机会,让他们切切实实的品尝到受信任、受尊重的喜悦。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专长与潜能,只要善于发现它,并且让这种特长充分展示,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远离自卑的心理。
3.帮助学生规划合理的目标。
对于爱做白日梦的学生,他们往往是“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距离太大,感觉无法实现而产生自卑感的。作为教育者,就是要帮助他们规划合理的目标,从而减少“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差距。教育者在帮助这类学生制定目标时要遵循两个原则,首先是具体原则,即目标要具体,比如下次考试要前进五个名次,或总分提高二十分等。不要有模糊的目标,如“下次考试要进步“,进步多少却没有说,这样的目标往往起不到任何作用;其次是适度原则。目标定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最终实现,如何把握目标的“度”?简单的说,就是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实。这个果实不在他的手边,也不是高高在上,而是需要他使劲跳一下才能够到的位置。也就是说,目标的“度”就是要学生认真、努力学习才能达到的高度,并且这种需要努力的程度是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
参考文献:
[1]金忠明.如何走出厌学的误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4.
[2]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M].彭正梅,彭莉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3.
[3]陈昊.中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与补偿[J].河南教育,1996,9:34.
【责任编辑 韩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