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职业教育应该教什么之二

2009-11-03 06:02申家龙
职教论坛 2009年22期
关键词:技工学校岗位技能

申家龙

学校职业教育应该教什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问题。在工业化初期,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可能就是一些基本的方法和经验。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设备日益复杂,产品科技含量日益提高。其生产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职业教育的内容将会不断扩大,理论深度将会不断加大。这样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理解的问题。无需多加讨论。但有一个问题是需要思考的,即在新的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教育之上才能满足教学需要和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

学校职业教育应该教什么,随着历史的发展会由于教育内部分工和专业教育供给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职业教育不是唯一的专业教育,从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尽管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实业教育初期。多数实业教育仅称为学堂,但在当时完全可以称为我国专业教育的最高学府,不少学堂也发展成为了今天的高等学校。即使是在新中国建立前期,我国的职业教育还主要是以工程和技术教育为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从实业教育开始兴起到新中国建立期间,技术工人还主要靠学徒来培养。并没有广泛地开展学校技能教育,广泛开展学校技能教育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

学校职业教育应该教什么,往往还会受社会制度的影响和制约,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和技工学校教育的分工就是典型的制度性安排。新中国建立后。郭沫若在195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作的《关于文化教育工作的报告》即把技术学校教育列入了干部培养之中,“我们目前培养干部的工作状况是怎样呢?据统计,……培养中级技术干部的技术学校。全国有五百零七所,学生十一万余人”。1952年3月。《政务院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明确指出:“我们的国家正在积极地准备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培养技术人才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而大量地训练与培养中级和初级技术人才尤为当务之急。根据各方面的初步估计,在五六年内,全国经济建设约需中级和初级技术干部五十万人左右。我国现有的中等技术学校。在数量与质量上。均远不能适应此种需要。为此,各级人民政府应领导各有关部门共同积极整顿与发展中等技术教育,以解决国家建设所迫切需要的中级和初级技术干部问题。”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中等技术学校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初级和中级人才。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再次重申了这一定位,在这个决定中的开始指出:“根据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中等专业教育的任务在于有计划地培养中等专业干部,以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同年,当时的高等教育部制定的《中等专业学校章程》再次明确,中等专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中等专业干部。这一培养目标基本延续到了20世纪末期。

而技工学校的广泛建立是在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之时,技工学校在建国初期只有在东北的三所。即1946年5月创建的大连机车技校、1948年创建的哈尔滨车辆厂技工学校、1949年东北机械工业管理局创办的技工学校(后发展成为现在的沈阳工业大学)。对一些城市失业需要就业的人员还主要是开办短期职业(技术)补习学校(班),在一些企业附设了一些夜校或技术工人培训班。学校技能教育的广泛开展是从1953年开始的,随着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特别是156项重点工程的兴建,各行各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开始增大。中央各部委开始建立或委托地方建立技术工人学校,开始了广泛的学校技能教育,主要集中在与机械设备操作有关的行业领域。由于后来我国实行了以身份制度为主要依据的人事和户籍管理制度,技工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于工人。

进入20世纪末。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劳动力进入了市场化,普通中专和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制度安排的目标分工不存在了,给毕业生所能附加的身份标志荡然无存,他们都需要面向市场来办学。市场需求决定了他们应该教什么。

学校职业教育应该教什么也随着不同教育的供给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在新中国建立以后至20世纪末,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没有明显的大规模增长,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重要补充的技术教育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之后,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高等教育在校生从1998年的340.87万人,迅速增长到了2007年的1884.90万人,年招生从1998年的108.36万人增长到了2007年的565.92万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了5倍。同时,1998年之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专业教育毕业生也从政府分配制度转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劳动力迅速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时至今日可以说已完全进入了市场化。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学生年年增加。2009年高等教育毕业生已超过600万人,而2008年我国年新增就业岗位仅为1113万,今年新增就业岗位不会太乐观,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看,在高等教育毕业生占这么大的一个比例的情况下,中等职业教育要想和高等教育面向相同的技术岗位已经不现实了,高等教育的规模足以能够满足岗位需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是大家认为的事实,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初次入职要想进入技术或管理岗位就变得非常困难了,当然并不排除有个案还可以进入技术和管理岗位,中等职业教育需要更多地面向以技能为主的一线操作岗位工作。所以。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尤其是原来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从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发展和就业人口数量看,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学校职业教育转向从事技能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难以改变的。

既然学校职业教育进行技能教育成为发展的必然,是否意味着学校可以包揽所有的技能教育呢。或者说哪些技能教育更适合学校职业教育,学校进行技能教育需要哪些条件呢。从学校职业教育职能和优劣势看,学校职业教育进行技能教育至少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工作场景的可模拟性。要进行技能教育,就要有可以操作的设备或工具。从实现的难易程度看,具有单机工作性是最容易实现的技能教育条件。如机械加工类的机床操作工、汽车维修工、计算机相关专业等等,此类专业所涉及的操作设备一般都可以在学校环境中很容易实现。而与流水线有关或生产过程不是单机完成,而是由多机同时工作才能进行生产的,在学校职业教育中往往就难以进行场景的模拟,如汽车装配工、钢铁生产过程的操作工、化工生产的操作工等。这些行业不仅存在学校难以模拟环境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生产设备和工作过程的独特性,如化工企业,不同化工产品其流程与设备的组合相差极大,即使模拟某个化工企业的生产流程与设备,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掌握其他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早在几年前,网络上就有一则消息,此消息称某钢铁企业年薪20万元

招聘不到一个合格的炉长,由此引发了对过去中专教育的怀念,消息的撰写者谈到这样的工作本科毕业生干不了也不愿意干,而中专又没有这样的人才培养了,所以招不到此类人才,好像这是由于教育问题引起的。难道过去中等专业学校中存在可以用于学生培养的钢铁生产线,从我知道的有限文献中还没有看到过。即使在计划经济时期,这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不是学校职业教育能够完成的,也主要靠学校进行基本的理论教育。实践是靠企业来进行的,只不过那时企业不讲效益,学生实习也是计划经济的一部分。一个企业为另外一个企业培养高水平操作人员那是兄弟的友情,是理所应当的。不过在今天。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自己不培养,靠别人培养是不现实的,这样的岗位若你可以出到20万元。别的企业恐怕也不会太少,靠挖别人的墙角不容易。至于说本科生不愿意干,那是企业薪酬制度设计有问题,如果在办公室不太忙的工作就可以拿到更多的工资,谁会愿意到一个烟熏火燎却工资少的岗位呢。这样的工作岗位什么学校的毕业生可以马上胜任呢,这类岗位的教育尽管需要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但在学校职业教育却很难完成。这涉及了校企合作问题。在这里不作讨论。后面将用专门的篇幅进行探讨。

二是操作技能的通用性。由于我国劳动力已经市场化,如果操作技能没有通用性,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可能就会大打折扣,这是订单培养一直争论的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足够的岗位可以提供,那么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订单培养是很危险的。据我了解的一些情况,一些所谓的订单教育学生毕业后,是难以完全在制定订单企业就业的,即使就业往往会在一些与技能无关的岗位上,直至你心甘情愿地离开,为企业提供了一段时间的廉价劳动力而已。所以,学校职业教育对培养的技能应该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这样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不至于被企业的苛刻条件所绑架。至于说,一些学校把所谓订单教育的狭隘技能培养作为可以就业、甚至尽可能与知名企业签订订单作为招生宣传,一种吸引生源的手段,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但这种状况是难以持久的。

三是技能操作过程的短周期性。学校职业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学校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组织原则和教学规律,进行技能教育也必须在学校教育规律下能够完成,这种技能培养在学校职业教育中才容易实现。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妨以农业教育为例,上篇我们提到我国近代陶行知先生曾致力于乡村职业教育对农民进行广泛的生产知识和技术教育最后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存在进行农业教育技术上的难题,这个难题,至今依然存在。我们知道,农业生产中的各类作物生长周期,是由作物类型及品种所决定。我们是难以改变的。而学校职业教育本身是有学制周期限制的,教学组织也有学制周期下的小周期。拿小麦来说。小麦从播种到收获需要跨年又长达7个月之久的时间,对一个小麦管理教学长达这么长时间是不现实的,如果是果树那就更麻烦了,过去的苹果树从栽种到挂果需要长达7至8年的时间,总不能把学校职业教育的果树专业的学制周期拉大到这么长的时间吧,即使现在的果树新品种从栽种到丰产也需要一定的年限。显然。按照技能培养模式来组织教学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农业教育更适合理论和技术教育,只要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也就达到了学校职业教育的目标。

四是具有技术含量和不易掌握性。具有技术含量和不易掌握性二者是相关联的,如果技术含量太低和很容易掌握,可能就不需要到职业学校学习了,进行短期培训更适宜。技术含量的高低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用是否需要复杂的理论支撑为重要标志,不易掌握性是指需要一定反复操作才能达到基本要求。我们还以农业教育为例,我们很少见到,在学校职业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田间施药的技能培养,一般也没有进行手工收获或进行田间管理的反复技能训练,如小麦的收割、土地的平整等等。至于机械耕作的操作训练等,其实已经不是对农业生产技术本身的培养了,而主要是对机械操作技能的培养了。培养具有技术含量和不易掌握性技能是学校存在的基本价值所决定的。再举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行业作为例子,即美容美发行业,其就业人数已不是小的群体。一些职业学校一直想开办此类专业,在职业学校可以进行灵活学制的讨论中也涉及了此类专业。美容美发人才的培养一直没有摆脱以短期培训和学徒为主要形式的存在。为什么?原因很多,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行业的岗位工作没有形成一套理论支撑体系,没有更多的专业人士去总结、去试验、去发展理论。好像就是一个操作不易掌握的问题,只要不断反复训练就可以了。所以此类岗位的培训一直难以成为学校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形式,与此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所以,具有技术含量和不易掌握性的技能培养是正规学校职业教育与一般职业培训的重要区别。

五是经济成本可以承受性。工作场景的可模拟性本身就是一个经济成本问题,它的经济成本主要体现在初期的投资能力,但是,即使初期能够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起模拟的技能教育环境,还有一个培养过程成本的经济可承受性。这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技工学校时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当时,在技工学校技能培养过程中,实习过程中原材料的消耗就成为了问题,如车工实习出现的“大车小,小车了”的现象,1954年国家劳动部批评了技工教育为实习而实习、浪费原材料的做法,要求学生从第一次实习开始,即应与生产结合。生产有用的制品或成品。为此,当时的西安第一航空技工学校开始试行产教结合,在学校建立附属工厂,学生培养与生产相结合,以此来降低培养成本。1958年1月,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的第四十八条指出,“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试办工厂或农场进行生产,做到自给自足或半自给,学生实行半工半读,技工学校可以多招些学生,但不要国家增加经费”。1958年2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薄一波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关于一九五八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工业学校,都应当像西安第一航空技工学校那样,逐步地设立附属工厂或者参加有关的工厂劳动。1958年3月,劳动部马文瑞部长在全国技工学校工作会议作了《勤俭办学,为培养思想好、技术好、身体好的新工人而努力》的报告,发出了全国技工学校响应西安第一航空技工学校执行勤俭办学方针,实行半工半读,达到自给自足的倡议。此后,不少学校开办学校实习工厂并进行产品生产,与生产相结合进行教学实习。技工学校生产计划后来被列入地方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生产计划内。在一些地方还曾出现从厂办学校、学校办厂、厂办学校的不断转换特例。如目前的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最早是全国总工会西南办事处于1951创办的地方国营重庆市搬运公司五一机器制造厂,1955年4月,四川省重庆市人民政府将地方国营五一机器制造厂扩大为重庆市五一技工学校,同年开始招生。1956年10月,遵照国家劳动部指示,学校改名为重庆市劳动局工人技术学校。1969年12月,经重庆市革委会批准,学校由校办厂改为厂办校,定名为重庆五一机床厂。1980年7月,学校恢复为重庆五一技工学校,隶属四川省劳动局领导(此材料来自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主页的学校历史沿革)。但是,在进人市场经济之后,学校兴办企业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学校附属工厂作为生产企业难以生存下去,以至于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学校附属工厂的沉淀人员成为了一些技工学校的沉重负担和遗留问题,至今还有一些学校没有彻底解决。

提出这样的要求,马上就会面临一个矛盾,一方面要求学校职业教育要进行具有技术含量和不易掌握的技能培养,另一方面又要求具有经济成本可承受性,这是相互矛盾的,这的确是一个矛盾,进行具有技术含量和不易掌握的技能培养是学校职业教育应该教什么所要求,是学校职业教育的社会职能所在,而具有经济成本可承受性则是学校职业教育能够教什么的一个客观现实。怎么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能达到学校职业教育的基本社会职能,又能够切实可行呢,这是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首先看具有技术含量和不易掌握性在学校职业教育进行技能培养中如何体现。即下篇要讨论的内容:学校职业教育应该教什么之三——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支撑理论体系重构。

责任编辑张祥卉

猜你喜欢
技工学校岗位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技工学校内控体系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探讨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拼技能,享丰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浅谈技工学校档案建设与管理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