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美国军人的身后荣辱

2009-10-30 07:46谭洪安
领导文萃 2009年19期
关键词:中美合作陈纳德史迪威

谭洪安

史迪威往事

1911年11月,史迪威第一次踏上中国大地时,只是个来自佛罗里达半岛、28岁的美国步兵中尉。1942年3月,史迪威第五次来华。此间,他一共在中国生活工作过13年:先后两度任职于驻华美国公使馆,又在驻天津的美军部队中服役,还一度被国际赈灾委员会借用,担任晋、陕两省的筑路工程师。他游历过几乎半个中国,能说流利的汉语,有时用中文写日记,甚至自称“是一个中国人了”。

此后发生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史迪威训练出的勇敢善战的中国远征军,在印缅战场上屡次击败日军。但是,由于主张在中国战场对日军采取更加积极的进攻战略,大幅改革国民党军队的管理系统以提高战斗力,并认为应该平行援助共产党的抗日部队,令当时的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大为不悦,三次要求罗斯福总统将这个“傲慢”的副手调离中国。1944年10月,史迪威极不情愿地离开了他倾注半生心力的土地,当时他的头衔是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离开中国仅仅两年,史迪威因病在旧金山一家陆军医院去世。25年后,费正清耐人寻味地评论说:“幸运的是,他没有活着看到我们变成了敌人。”

1991年,在中美两国官方和民间的努力下,重庆史迪威将军旧居陈列馆建成、对外开放,此后每年接待慕名而来的美国客人不下数万人。史迪威研究中心研究员邓平说,史迪威在美国军方和民间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史迪威陈列馆建立的初衷,便是用作对外展示和接待,承担中美之间“民间外交”的功能。

双面陈纳德

尽管不能与中国人一同迎接最后胜利,史迪威仍然是幸运的,时隔半个世纪,中国政府和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开始缅怀他的功绩。但另一位来华援助抗战的美国军人“飞虎将军”陈纳德,身后却留下不少争议。

1941年,51岁的美国退伍空军军官陈纳德带领从美国招募到的大约100名退役飞行员,组成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还通过美国的“租借法案”为中国购入了100架P-40战斗机。这支后来被称作“飞虎队”的传奇空军使重庆终于拥有了防空力量。

但接下来陈纳德在中国战场上所扮演的角色,让国内史学界众说纷纭。有研究者批评,陈纳德逐步听命于蒋介石,在蒋介石与史迪威的“较劲”中,被蒋用作筹码。1943年夏到1945年春之间,陈指挥的航空队听从蒋介石“保存实力”的授意,在占有绝对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未尽全力打击日军。更严厉的指责是,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到1946年6月全国内战爆发,10个月的时间里,陈纳德的航空队和美国海军把54万国民党军队及数十亿美元物资运送到了内战前线,帮助蒋介石抢夺了百余座城市。

不过也有说法称,1944年七八月间,作最后挣扎的侵华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攻势,逼近桂林、柳州、衡阳一线。陈纳德不顾守卫桂林地区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非蒋嫡系的事实,向薛岳部队空投一批武器和弹药,自此为蒋记恨,处处刁难,不久便愤而辞职返美。

陈纳德曾感叹:“八年来我唯一的野心就是打败日本,而现在我却被剥夺了参与那最后胜利的权利。在战胜日本后,我热切希望能够在东京湾登上‘密苏里号战舰,看看日本人正式宣布他们的战败。”然而中美双方政府和军方都没有向他发出任何邀请。与他关系微妙的老上司史迪威,倒是应邀出席了“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参观过史迪威旧居陈列馆的人会注意到,该馆对面设有一个飞虎展览馆,不过无论规格和内部陈设,与前者相比均有明显差距。

梅乐斯与中美合作所

与史迪威和陈纳德不同,主管中美合作所的美国海军中校梅乐斯在中国一直背负恶名。

一提到中美合作所,国人就会联想起长期关押迫害革命志士的白公馆和渣滓洞,这主要是从《红岩》等文艺作品得来的印象。实际上,1943年经罗斯福和蒋介石批准成立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宗旨很清楚:“交换日军海陆空军事情报和搜集中国大陆气象情报,训练游击队,挺进日军后方,协助美军在中国沿海登陆作战,共同迅速歼灭日寇。”

中美合作所直接隶属中美两国最高军事统帅部,总部设在重庆西北郊歌乐山下的杨家山。国民党军统负责人戴笠与美海军部情报署代表梅乐斯中校(后升准将)为正副主任,下设情报组、气象组、心理组、军事组和秘密行动组等部门。

二战后期,盟军曾计划在中国开辟第二战场以全面打击日军,一度准备在山东沿海登陆,后来再三权衡,才采取了太平洋上逐岛反击、直接进攻日本本土的战略。二战结束后,美国一份报告评价中美合作所的军事及气象信息“成为美国太平洋舰队和在中国沿海的美潜艇攻击敌海军的惟一情报来源”。可见该所在对日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研究人士认为,随着二战结束,中美合作所也于1946年1月(一说5月)完成了它的使命,后来内战时期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及“中美合作所大屠杀”,严格来说大都是国民党军统的所作所为。另有史料称,身为中美合作所副主任的梅乐斯,对戴笠统辖下位于歌乐山的军统看守所(即著名的白公馆、渣滓洞等)内部情况,实际上无权过问。

当年曾以美国战略情报局雇员身份在重庆与梅乐斯共事的费正清评论说:“中美合作所确实曾经部署过骚扰日军后方的行动,并为美国海军的登陆做了准备。但中美合作所的弊端在于,当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时,它把美援全部用在了国民党一边。这就在客观上意味着美国‘过早地正式加入了反对中共的活动。这为中国共产党所深恶痛绝,并完全有正当理由把它看作是美国帝国主义的不义行为。”

(摘自《中国经营报》)

猜你喜欢
中美合作陈纳德史迪威
谁愿意去完成这个必死的任务?
陈香梅:与陈纳德的一千个春天
中国与美国反腐败追逃追赃合作机制研究
制造出来的“史迪威神话”
从关联产业视域探讨中美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环境
推进跨国科研和教学 构筑国际教育项目新格局
史迪威陪都城里的美国将军(三)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
陈纳德在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