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月
高中语文苏教版新教材的编选中设置了《史记》选读,一些入选篇目中模棱两可、不太确定的注解给共同学习的师生带来了很多困惑。在此,笔者将自己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几处疑点写下,希望方家不吝赐教。
一、词语拆合不一
选读开篇《太史公自序》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对于词语“史记放绝”的理解,教材本身便说法不一。页下注解释为“史书废弃”;而原文右边的翻译中这个词语则解释为“史书散失,撰写中断”。从这两处注解来看,页下注是将“史记”理解为“史书”,“放绝”理解为“废弃”;而原文右边的翻译则是将这个词语进行拆分然后分别解释,“史”为“史书”,“记”为“撰写”,“放”为“散失”,“绝”为“中断”。这两种解释很明显不是出自同一标准,但是从文言角度出发,好像又各有自己的道理。然而,尽管笔者心中充满疑惑,但作为教学一线的人,面对学生的质疑,却又不能直接道出自己的疑惑,更不能随意地解答成两者均可。
之后查阅商务印书馆2005北京版《古代汉语词典》,里面的【史记】词条解释为:1.泛称古代各国史官所记史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2.西汉司马迁所著,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如果依照词典的解释,那么此处应该是采用页下注的说法,但是这样就必须否定同是教材上拆分之后的翻译,笔者对此又不能妄下定论。
二、词类活用矛盾
《史记·高祖本纪》课文的第四小节,吕媪得知吕公将自己的女儿许给刘邦时恼怒地说,“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教材和教参上都认为这里的“奇”字有文言活用现象,但关键问题是二者的看法不一。教材页下注将“奇”解释为“异,使与众不同”,是作为使动用法注解的;而同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学参考书在译文中却将此处理解为“认为自己的女儿与众不同”,很显然是作意动用法理解。一个是主语使得宾语怎么样,一个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绝对不能混为一谈。那么,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处理呢?
如果是使动用法,那么文意理解为:吕公想使自己的女儿与众不同,想把她许配给一个贵人。如果是意动用法,那么则可以这样理解:吕公起初就认为自己的女儿与众不同,因此要把她许配给贵人。就字句的解释来说,二者真的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然而,总不能就这样告诉学生吧?毕竟,我们在文言教学中还是相当强调词类活用这一块,更不用说其中极为重要的使动、意动辨析了。
三、理解取舍各异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写到韩信准备谋反的事情被告发后,文中这样记载:“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关于其中的“党”字,页下注解释为:党羽。然在江苏人民出版社所编的《高中文言文精讲精练》中却解释为:同“倘”,或者,万一。一个是指韩信的党羽,一个是指韩信万一,两种说法可谓相差远矣。再搜求其他的参考资料,却发现取后者的理解的占了绝大多数。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取舍?
那么,将这两种说法分别带入原文来比较文意。若选“党羽”,句子的意思就是:“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的党羽不肯就范,就和萧相国谋划,令人假说从皇上那儿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若选“同‘倘,或者,万一”,关于“党”的短句就理解成:“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就范。”比较而言,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前文的确提到了韩信的所谓党羽,而吕后担心韩信不听她的诏令入宫也在情理之中。然教学是要做取舍的,是依教材说法还是因“英雄所见略同”而取大多数资料的意见呢?这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字词的理解正确与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关键字词的理解有一个明确的解释也是一种必需。我们知道,在文言翻译中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然而不管是选择了哪种方法,对于文言句子中的关键词都需要有明确而合理的解释,否则,所作出的解释便是缺乏说服力的。
客观地说,笔者也并不认为学习文言文就得强调“抠”字眼,字词就只能有一种解释,更何况古今间隔久远有争议也是难免;而且多方面探究古人留下的文字,本身就是对古文化的一种尊重,也会是一件很有价值、很有意思的事情。然而作为高中教学的课本和教学参考书,还是尽可能给教学者一种明朗的、合理的解释,毕竟,高中阶段的文言教学目前还不能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境界。
(周月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