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美感,让语文课生动起来

2009-10-28 07:01陈晓燕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9期
关键词:美感美的课文

艺术大师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学中不是缺少美感,而是缺少重视,缺少发掘。一直以来,我们只是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忘记了构成语文的主要部分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古今名篇,这实际上是对语文资源的一种浪费,是对美的一种漠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初中生的理解鉴赏能力有限,对课文静止平面的语言及潜藏在字里行间的美是难以领悟体会到的。因此教师须运用自身从课文中体会到的感情去熏陶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引起学生或优美、或丑恶、或崇高、或卑劣、或悲痛、或喜悦的美感体验,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陶冶,从而提高学生鉴别和欣赏美的能力。

一、在课堂上感知美

初中生正处于花季年龄,其生活丰富多彩,学习则显得枯燥,而且压力甚大。每天走进教室,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学生,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渴望。但我们的教学却往往忽略了“美”的功能力度,以单纯“告诉”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恰恰是丢弃了语文教学的精华——美。缺乏美感的教学,便成了没有色彩、没有生气、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学生生来具有的审美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没有主动投入教学过程的“力”,教学的主动性又如何体现呢?如果能把生活中的精彩搬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体验到生活中的美,便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学生普遍好奇心强,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学生的需求与发展规律,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学习。其次,教学用语应力求优美动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在备课时设计文采斐然的导语和课堂用语,在课堂上才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如《最先与最后》的导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一个人,往往喜欢看到或听到自己的优点,却不愿承认自己的缺点。一个民族也是如此。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如勤劳、善良、富有智慧、善于忍耐等等。谁敢正视我们民族的缺点呢?也许,只有鲁迅。在《最先与最后》一文中,向来文笔犀利的鲁迅先生揭开了国民的伤疤,向我们展示了我们民族的劣根性,令人警醒。”《爱莲说》的导入:“俗话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苏轼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黄巢爱菊花,‘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而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则惟独喜爱莲花,并为之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爱莲说》。”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另外,还可运用实物展示、幻灯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这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境界的追求。只有追求美,才能努力再现教材之美。教学手段实际上是一种媒介,通过它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要使教学手段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就得让学生能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因为美感总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具体感受的。没有学生感知的兴奋,就谈不上美的感受。

二、在活动中感受美

让活动进入学科课程,是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活动的前提条件。但是从“学生”到“学生”的固有角色,往往摆脱不了“被教授”“被接纳”的习惯地位的羁绊。这种角色的消极状态,也会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活动。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的活动,因此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是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很有意义的。比如《成语新编》让学生表演相声,《陈毅市长》分角色朗读等等。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为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去学习教材内容,或朗读复述,或报告见闻,或演示操作,或描画表演,或主持裁决,都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活动中学生担当、扮演角色的新鲜感与情感体验,使学生兴奋不已。学生在情感趋动下,主动投入的那种“力”,几乎是无法遏制的。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这正是在特定情境下,角色转换所产生的积极结果。教学过程随着学生的活动推进,再利用角色效应进行,课堂教学比起单一的“灌注式”的教学就丰富多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活动,并不是追求形式的生动,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有的公开课动不动就四人小组讨论,不顾教学实际大搞课本剧,反倒是舍本逐末了。我们主张将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就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活动要突出教材重点,针对教材特点,突破教材难点,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活动还要与能力训练相结合,从而强化基础。因为人的诸多能力,事实上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得到提高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他们似乎发现了自己,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活动为学生开拓了宽阔的创造空间。学生希望自己能表现得更完善的渴望,随着活动的开展日愈趋增。这时,作为他们的老师,也会猛然发现,活动使学生变得聪明、能干,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如此循循善诱,必然水到渠成。

三、在感悟中品味美

教学活动原本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学生,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涵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或艺术之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理应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西湖的绿》是一篇文笔优美的山水游记,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西湖绿的不同表现,文中也说西湖的美“需要仔细领略观赏才是”。但教学中若仅仅是通过修辞方法、优美词语的分析、文章层次结构的划分以及一道道没有实际价值的习题的练习这类抽象的缺乏美感的教学手段,要使学生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同时,获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那是艰难的。而美感性的教学,运用艺术的直观,学生所得就丰富多了。当老师创设“假想旅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西湖时,老师描述着:“到了西湖,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山光水色,就像一幅图画。”随即出示一张放大的课文插图,学生带着追求美的目光,欣喜地看着,入情地听着,老师以导游的身份范读了课文。为了让学生感受西湖绿的美,老师把情境延续下去,并加以强化:“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配以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学生的想象在这优美的情境中悄然展开。此时,学生如置身六月的西子湖畔,课文语言的神韵感悟到了,课文的意境体验到了,不需老师多余的陈述,学生已能真正体验到散文的美,而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是一次美的享受。

教学实践表明,每一堂深受学生欢迎的、成功的语文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课堂设计美、教学用语美、板书美、教学用具美、教学活动美等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心灵需要美的滋润,智慧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益更需要美的推动。所以,忘却语文教学的功利性,发掘语文课堂中的美感,“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无疑是语文老师的明智之举。

(陈晓燕 浙江省瑞安市外国语学校325200)

猜你喜欢
美感美的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好美的雾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