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有效性问题,其实是个老生常谈而又常谈常新的问题。在今年高三名著阅读复习备考中重读《红楼梦》,读到《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的故事,黛玉教香菱学习作诗,黛玉用心教,香菱刻苦学,终于学成。由此想到了眼下新课程实验条件下人们日益关注的教学有效性问题,颇受启发。因此也想借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积极调动非智力因素,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1)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唤起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红楼梦》中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但是她为人的主流是热情、真诚、富有同情心。黛玉对无父无母的香菱是颇有好感的,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不是囿于礼节规矩而推托,而是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她简单明确地提出作诗的要领,打消了香菱的不少顾虑,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我们这里看到的是,林黛玉在教学中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香菱的三首《咏月》诗,一首比一首进步,虽然与她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假如没有黛玉“诲人不倦”的精神和恰当的启发引导,假如黛玉装腔作势地位不可攀,即使香菱有学诗之志也会吓得不知所措,急于不得其门而入。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像黛玉这样用自己积极的“乐教”情绪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去唤起学生的热情。
教学活动中的和谐,是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训练等多重矛盾达到尽可能完美的统一。这里最为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彼此沟通和默契配合。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教育的艺术》)教育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感知、注意力、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个性和能力得到卓有成效的培养,就必须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美的环境。通过民主平等、生动活泼、宽松愉快而又严谨有致的教学环境的设置,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心理动力,这样就能更好地驱使学生用自己坚强意志和聪明智慧,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而追求教学活动中的和谐,必须讲民主,它要求师生双方的思想观点及情感都受到相互尊重,老师和学生彼此之间努力寻找平衡点。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才会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刻苦学习,乐于学习。
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双方高度配合,教师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有一种解放感、轻松感,学生在学习中不感到压抑、恐惧,心情轻松愉快,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敢想敢说,那么,在此情景中,师生就能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容易出现教学双方机智之光的闪耀,就会有出人意料的发现创造,因而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就是把学生真正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发问争辩,倾听不同的声音。例如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就坚持做到“三个不迷信”“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因而,融洽了师生的关系,放开了学生的手脚,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就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2)重视评价激励,树立学习信心
黛玉教香菱学诗,首先鼓励香菱树立信心,她说,学诗是“什么难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从黛玉的话中,香菱得到了自信心,自然有兴趣学下去。香菱读了几本诗集后就想小试牛刀,黛玉给她限定以“月”为吟咏对象作一首诗。尔后,香菱便废寝忘食地去写诗了。香菱前两首诗都写得不太好,第一首诗很幼稚,堆砌辞藻,内容毫无新意,缺少真情实感。对香菱的第一、二首《咏月》诗的评讲,黛玉也是很注意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她看了香菱的诗,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香菱的诗虽然很糟糕,黛玉仍先肯定其优点,而后委婉而又言简意赅地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以及改进的方法。这样既保护了香菱学习的积极性,又指出了恰当的学习方法,自然对学习大有促进。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若能采用黛玉一样的方式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地看待每个学生,充分地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热情与期待,让学生感到你值得信赖,让学生相信你能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相信学生定会乐于接受,学起来就会更有效。
二、让学生学会选择,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香菱对黛玉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立即谆谆告诫:“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黛玉指点香菱:“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黛玉让香菱先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王维人称“诗佛”,杜甫是“诗圣”,李白是“诗仙”,他们代表唐朝诗歌的最高成就。作为老师,黛玉首先选用经典的作品培养香菱纯正的文学趣味,这便指出了一个正确的阅读之道,要有选择地读一流的文学作品,这样,思想、情趣才有可能达到一流的高度。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阅读教学在育人方面是有特殊的功能与意义的,文学作品中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阅读教学的精神贯注文化熏陶是影响终生的。”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选择什么样的文章给学生阅读是极其重要的。现在不少学生对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缺乏兴趣,更偏爱流行、时尚的作品,而这些眼下热门的作品未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选择那些文质兼美的精品滋养学生,要让学生明白流行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要引领学生走进文学殿堂,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和文学的神韵,从而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否则,学生若只钟情于三四流的通俗作品,一旦入了“这个格局”,正如黛玉所说,就“学不出来”了。
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确保语文有效教学
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相互研讨,互通有无,是增强语文学习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黛玉教香菱学诗并不是一味地灌输,而是要求香菱自己钻研,在理解的基础上共同探讨,遇到关键性的问题加以点拨。大观园里结社作诗,本身就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很好的范例。《红楼梦》中写到,宝玉、探春都在潇湘馆听香菱、黛玉谈诗,尤其是黛玉讲述的关于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中的“上孤烟”是套用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说,并讨论“上”字从“依依”两字化用而来,真是一种极有品位的诗歌鉴赏和具有艺术研究性质的交流,弥补了文学欣赏中个体感悟的局限,因而也就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读诗要如此揣摩交流,读其它文学作品也要如此。深入地品读、悉心地揣摩可以保证阅读的深度,师生间、生生间的探究交流,有助于学生探幽发微,将思维引向纵深层次。
在现实语文教学中,由于考试等因素使得教师容易条分缕析地满堂灌,文学作品成了解读“知识点”的范本,讲台成了演绎“知识点”的戏台,教师的讲读取代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一部部内容精彩、意蕴丰富的作品,一篇篇文质俱佳、情文并茂的美文被肢解得皮毛骨肉各自分家,美感荡然无存,语文教学变得空洞枯燥、索然寡味,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也就大打折扣了。
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悉心揣摩,探究交流,深入品味。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不能以答案为纲进行分析,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作心灵的对话。既是“对话”,就不能是教师向学生的灌输,而应该将学生“引入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大师巨匠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让学生“触摸集中了人世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融会了人间大喜欢大悲悯大憎恨的博大情怀的颗颗大心”(钱理群语)。要细细揣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等诗句的炼字,通过反复琢磨,体会语言的精妙;悉心玩味“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意境,联想自身的生活阅历和现实情景,想像补充,达到创造性阅读。
总之,我们走进新课程,应该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有效教学实施的环境,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朱文真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3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