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昱
长久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课堂教学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即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处于人云亦云的被动学习状态。在这种固定教学模式中,学生难以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难以得到锻炼。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为了扭转上述局面,积极推行新课改,贯彻新课标,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大可能的提高,使其成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创造型人才。因此,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努力学习和运用这一现代教学思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坚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个性特点出发,精心设计调动学生思维的教学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精心设问中,激活学生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师生思想交流的桥梁,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催化剂。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加深理解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特别是在思考问题的转折处和贯穿全文的线索处找到促进学生思维的“生长点”,才能使学生迸射出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教学《祝福》一文时,首先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找出本文的主人公,学生很快就找出了祥林嫂。接着笔者又问到:那么祥林嫂的命运怎样?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祥林嫂在鲁镇祝福的时候死了。学生对这样简单的问题回答得很轻松,在此基础上再次设问:祥林嫂是怎么死的?有的学生说是“穷死的”,有的学生说是鲁四老爷害死的,也有的说是被封建礼教毒害死的。大家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探究问题的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笔者抓住时机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深入钻研设计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好端端的祥林嫂悲惨地死了,谁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凶手?在这个问题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很快从静止状态进入活动状态,主动地去阅读文本寻找信息。教师在课文的“节骨眼”上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有时可从学生感受最深的一点切入。如学生在读了《祝福》之后,对文中有关祥林嫂肖像描写尤其是眼睛描写的片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教学中可首先让学生找出全文十多处有关眼睛的描写语句或段落,然后提出问题:祥林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是谁造成的?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中细加分析,从作者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中,让学生深入体会祥林嫂一生的悲剧命运及其成因,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主题。教师应根据“课情”“学情”因势利导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如笔者在教授《雷雨》后让学生辩论“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学完《失街亭》后让学生讨论“街亭之失谁之过”,这些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论辩当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可见,独创性见解的表达或挑战性问题的提出往往能推波助澜,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在小组讨论中,调动学生思维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分组讨论为实施这种学习模式创设了平台。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可以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观点,从而活跃思维,拓宽思路,激发创新的热情。例如《项链》一文,其主人公玛蒂尔德一般被认为是追求虚荣、贪慕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但抛开历史的成见,重新审视这一形象,便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有的同学在反复研读了课文、查阅了许多资料后,提出了玛蒂尔德在“失去十年青春”的同时,也“得到了善良与诚实”。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大胆鼓励,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和探索精神。例如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笔者要求学生联系故事情节分析评价项羽这一人物性格。学生们争着表达自己的见解,气氛异常热烈,甚至对项羽是否是个“沽名钓誉”之人大胆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项羽虽然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但由于他年轻气盛,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在与对手斗争中,优柔寡断,少谋轻信,并为‘侠义之气所左右,错失了‘杀刘良机,为‘垓下自刎埋了祸根,而这恰恰表现出他的厚道,同时也是他妇人之仁的再现,他并非有意给自己买一个好名声,只能说明他远非是老谋深算的刘邦的对手罢了。”对此笔者给予了高度评价,使学生在被人欣赏中获得成功的精神体验,自然而然,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见,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在语言表达中,发展学生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表达不清的学生思维往往是混乱的。我们常说课堂教学要教给学生四会,即会听、会看、会想、会说,其中会说是关键。因为听、看、想必须通过说来突破,因此,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逐步达到思维有条理,说话有根据,表达准确、严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把学生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例如在教学《边城》一文时,文中写到翠翠的心里有“薄薄的凄凉”,要带领学生走进翠翠的内心世界,就要引导学生理解这种“薄薄的凄凉”,笔者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以“我的心里有薄薄的凄凉”为开头说一段话。学生移情换位,选择记忆深刻的事来说,就有话可说,而且具体真实,叙述事情发展的过程井井有条。每个学生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我们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独特体会。这样既充分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有利于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焕发其生命活力;同时也必然会形成学生富有激情、个性和灵性的创造性参与,提高参与的程度、力度,真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四、在比较阅读中,拓展学生思维
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方法,是在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或者这一特征与另一种特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对比中产生正确的结论或突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通过比较,人们对事物的感知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不仅可以看到事物自身的本质属性,而且能够提示事物间的关系和异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可以纵比,也可以横比。因此,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运用比较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西厢记》一文时,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本文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真挚的爱情,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歌颂了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笔者请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表现男女追求婚姻自由幸福的作品,学生很快回忆起《孔雀东南飞》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两篇文章,接着笔者让学生比较莺莺、刘兰芝和杜十娘人物形象。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认为她们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向往自由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并且都用自己的行动勇敢地去追求幸福,向吃人的封建礼教挑战。莺莺把封建礼教看重的名利说成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并埋怨“拆鸳鸯在两下里”,轻视功名利禄,珍重爱情;刘兰芝为了忠于焦仲卿的爱情殉了情,而杜十娘在当爱情被出卖后,她的希望也破灭了,抱着百宝箱义无返顾地投进了滚滚的江水中,以死来表示对压迫她的恶势力的反抗,以死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她们虽然是柔弱的女子,但为了追求幸福敢于以生命向封建礼教挑战,这种精神真是令人敬佩。从她们的身上学生更加认识到封建统治阶级束缚和扼杀青年的罪恶。刘兰芝和杜十娘死了,而莺莺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追求爱情思想对封建礼教的胜利。通过这样的比较,不但深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在分析比较问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自主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情感体验的主体、思维的主体。因此,教师要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人格、个性和创造精神,把握好教学设计与课堂学生状况的互动关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深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瞻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潘新和.阅读与写作是一种文体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2006,(3).
[3]伊瑟尔.文本与读者的交互作用[A].文本中的读者[C].普林斯顿大学,1980.中译本载《上海文论》,1987,(3).
(肖昱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0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