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琳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被一些人评价得近乎“飘飘欲仙”,仿佛欲采撷这颗明珠,非要另辟蹊径不可,于是,众多所谓“推陈出新”的理论配合花哨的课堂行为一时间竞相论起了经典。
时代进步的根本是人类生产力的进步。我们学习与生活的发展归根到底都要归结到“以人为本”的观念上来,教育作为人类思维发展的强有力支撑,不以之为根本,一切都将是空谈。《荷塘月色》之所以成为现代文学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其经典的根源是因为它的“人本”情怀,而不在于旁枝末节中找寻所谓新奇的解析之道。
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是教育教学的原动力,让学生利用现有的情感积累去挖掘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情,是笔者讲读《荷塘月色》的指导思想。针对这篇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笔者把学习目标设定为:通过欣赏和讨论,体会作者心绪和情感的变化。我们的前辈先人在很早就已界定下了诗言志的理论。在这里,作者心绪和情感的变化就是志,就是我们所讲的“人本”情怀。
纵观全文,朱自清先生快乐与忧愁若即若离的变化一直贯穿在文章之中,而不对这一点进行整体把握就无法透析主旨,所以笔者在学生们细读全文的基础上把结尾《采莲赋》的一段提出来,让大家在赏读中讨论这段文字的基调是什么。笔者动用了班级中普通话和表现力都较好的几个同学进行了多遍朗读,同学们在赏读后静默了几分钟,就开始有人发言了,有的同学说这段文字奠定了全文终释愁绪,顿悟快乐的基调,也有的同学说这段文字表面上是写快乐、轻盈的生活,其实是在反衬作者哀愁难遣的情怀。这一问题的课堂讨论延伸得很理想,笔者没有肯定或否定哪一种,而是宕开一笔,让学生抓住文章中描写荷塘和月色的几段文字,并作一番假想,动用自己的情感积累,去做一回朱自清先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朗读,体会这些蘸满作者情感的景色描写对确定《采莲赋》一段的基调有何帮助。这一形式很容易就调动起了课堂气氛,各种各样的朗读语调自然而然地流动于课堂之上。古人讲“诗无达诂”,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想法同时也融入到了朗读、体验、情境表达中来了。通过扮演朱自清先生,同学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应付式地朗读,而是从作者自身出发,有的同学甚至还结合起了自己的生活感悟,有同学向笔者表示:当他有烦恼理不清时,也喜欢借助自然之景去排遣忧愁。课程进行到这儿,笔者及时地感觉到了一个“教学契机”,于是借鉴辩论赛中甲乙双方总结陈词的方法,让持有不同见解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陈述自己体会到的作者心绪和情感的变化,再来说说《采莲赋》一段的基调。这一体验后返回主题的环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见解经过了自己情感积累的过滤,变得更为真实而贴近作者,贴近生活。从这一教学环节上,笔者得到了一些认识:以人本精神作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始终是靠近作者心灵的最佳途径;课堂教学要用“人本”活动去体悟“人本”情怀,要从学生自身出发,开发他们的思辨和感悟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发掘学习材料的能力;答案的多元化在这里已经不是需要肯定或是否定的问题了,它们已成为了课堂精彩活动的见证。
巴金老人在他九十岁的生日时说:“我要感谢读者愿意读我的书,是他们养活了我!”这是一位立足于读者,立足于人本精神进行创作的老人的肺腑之言。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最能震撼人心的东西都是立足于人的本身并生发开去的,现代的语文教学难道不应该回归传统,抛却花哨的“形式主义”,去遵循这一本色天然的真理吗?
(刘琳 江苏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团委221116)